看板 Palmar_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xisx (坨<딱9힄l麠鳭eポ鐼)》之銘言: : : → hamasakiayu:其實我不太了解口白甚麼意思 02/21 20:01 : : → hamasakiayu:維基百科是這樣寫的:口白就中國傳統戲曲而言, 02/21 20:01 : : → hamasakiayu:是指人物內心獨白或兩者對話。 02/21 20:01 : : → hamasakiayu:我是純外行,希望有高手能解說 02/21 20:02 : : → hamasakiayu:口白的獨特性在哪,何以不能用配音的? 02/21 20:02 : : → hamasakiayu:我再布袋戲與口白當關鍵字搜尋 02/21 20:05 : : → hamasakiayu:在維基百科布袋戲條目有提到口白 02/21 20:05 : : → hamasakiayu:特別舉出出場詩需要念白式表演 02/21 20:06 : : → hamasakiayu:後面提到一位口白師傅最起碼要替28種不同情緒與角色口 02/21 20:07 : : → hamasakiayu:白配音的本事。 02/21 20:07 : 太多了,直接回文 : 其實我也不曉得口白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 我只知道從小到大,不論看霹靂 天宇 金光 甚至巨登 神魔 新世紀 等的布袋戲 : 給人物賦予聲音的那個人,在片頭的職稱就是【口白】 : 甚至在電視看到任何介紹布袋戲的節目,甚至是採訪黃海岱 黃俊雄 黃文擇等的大師 : 他們也一定是說自己是口白,而非配音(更遑論什麼聲優) : 之前霹靂的徵人廣告,也是寫口白培訓人員 : 所以我們也該給予基本尊重,要說也說他們是口白師,而不是配音員 : 當自己認同兼喜歡布袋戲文化的同時,多多少少注意這些細節 : 不然講難聽一點,感覺只是個湊熱鬧的門外漢 實話說x大這篇實在也沒解釋甚麼 只說明了布袋戲從業人員習慣用口白這個名詞來稱呼而已 一時半刻我在網路上也找不到甚麼專業的書籍 找了一篇碩論來拋磚引玉 《地方文化產業全球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 劉德臣著,黃漢青指導,南化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97年碩論 頁55-56 2.5.5 口白 「 布袋戲的表演除了戲偶的操演之外,最重要的莫過於是口白配音,梨園諺語: 『布袋戲上棚中講古』、『一聲蔭九才,無聲不免來』說明了念白的重要性。 故口白對於布袋戲而言,是其精神與精髓之所在,從早期到現在都是由一個人來進行 不論生旦淨末丑,均是由一個人用聲音來扮演所有角色。 而霹靂布袋戲也保持了這一項的傳統表演方式,但是早期的台灣口音各地均有不同, 光是閩南語就有北部腔、中部腔和南部腔等差異,因此霹靂布袋戲為了能更接近 與增加收視大眾,使用了一種較為大眾所接受的中性台詞口白,讓大眾有較高的接受 度與較低不適感。再加上由於科技的進步,有些角色口白的部分會運用電腦配音來 輔助,例如 葉口月人其身分是以外星人為參考對象,所以就有運用電腦配音的方式 來呈現其特殊種族的一面。除此之外,霹靂布袋戲的口白還融入了國語、日語、 英語...等,甚至是一些時下年輕人的流行用語,不僅增加戲劇的多元性與時事性, 更使觀眾多了一份特殊的親切感。」 由於非是以布袋戲藝術性為主的論文 因此或許沒有講得很深入 不過暫時就這樣聊備參考 期待板上的高手提供更專業的定義 嘉惠我這種門外漢 謝謝 剛剛順便看了一下霹靂除夕特別節目——梁祝之西湖蝶夢 http://youtu.be/WvaqiI-nUfU
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在片頭居然沒有出現口白或者是配音人員XD 然而我們去看其他霹靂片頭 都會很明白的寫出 口白:黃文擇 是否代表其實霹靂也很注重所謂口白跟配音的差異呢?X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1.138.152 ※ 編輯: hamasakiayu 來自: 124.11.138.152 (02/21 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