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ngeleu (還沒想到~~)》之銘言: : 兩週前剛跟大陸的教授們聊過 : 這幾年重點學校會將博士畢業門檻拉緊 : 也已陸續開始正式訂定SCI等投稿畢業標準  理工科系把SCI列為畢業標準比較早, 現在清華理工科博士畢業至少要三篇SCI, 我跟一個山東大學碩士、清華化學系博士生聊過, 他們幾年前就規定碩士也必須發表SCI才能畢業。 不過社會科學相關科系的paper要求是這幾年才比較普及, 記得最早是南京大學在1999年開始規定人文社科博士生必須發核心期刊paper : 前幾年真的博士班滿好畢業的 : 所以連教授都覺得博士生水準不足 : 但相對對碩士生要求比較高,三年畢業是常有的事 以前是碩士三年,博士也三年, 這幾年政策是碩士放寬,博士放嚴, 目前多數學校碩士兩年就可以畢業,博士要四年以上 : 不過大陸那邊比較奇怪的就是 : 除非之前就有教學經驗者 : 否則博士班畢業是先從講師幹起 大陸的講師=台灣的助理教授,必須有博士學位才能擔任, 職等是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簡稱博導) : 而且就算有學校聘為講師,也不見得有課可以開,有學生可以教 : 熬個幾年升到副教授才能指導學生 : 升到教授才能帶博班學生 事實上必須升到博導才能帶博士生,這是大陸比較特殊的制度, 好處是這些博導都是研究、教學經驗極為豐富的人, 而且不需要為了自己升等而壓榨學生寫paper, 壞處是學生選擇比較少,一個系往往只有兩三名博導而已, 而實際上往往是聯合指導,幾個還不具備博導身份、但學有專精的年輕教授, 會和博導一起指導博士生 : 不過也有見到連指導教授自己都自嘆不如的學生 : 20多歲博班還沒畢業SCI就超過十篇 : 當然這還得查證一下啦,但也就是說還是有不少留在國內的一流學生 大陸這幾年拜政府大力支持頂尖大學之賜,加上國內外各種大學評價體系的壓力, 發表paper是非常積極的,量沖得很快, 2005年上海交大的世界大學排名, 清華的SCI總篇數已經超過台大,北大也和台大差不多, 而發表在Nature或Science上的文章,則北大清華都超過了台大。 我和清華理工科系的人聊天時發現,學校雖然只規定發三篇SCI, 但比較認真的博士生幾乎都會發七八篇甚至十篇以上,應該說他們真的很拼 然而量是沖得很快,質的方面也許還不是那麼高, 正如前面幾位網友說的,大陸學校在許多領域頂尖刊物上發的文章, 可能還落後台灣不少, 管理領域也是,雖說這幾年SSCI的文章也不少, 但在最頂級刊物如AMJ、AMR上發表paper,似乎還沒成功過。 大陸目前的政策是先把量提高,再考慮質的問題, 我想接下來幾年,提高各領域頂尖期刊的paper數、Nature&Science的文章數, 以及增加Highly Cited的學者數等,會是大陸頂尖大學努力的方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1.149.104 ※ 編輯: ed3 來自: 61.51.149.104 (07/31 18:09) ※ 編輯: ed3 來自: 61.51.149.104 (07/31 18:10)
Iversonchi:推,很仔細:) 07/31 18:59
flac:推 量多而質不經 07/31 21:26
kalamucho:其實台灣理工也還稱不上從量轉質。我極推崇的是瑞士荷蘭 08/01 01:46
kalamucho:以色列...那種比台灣還小國寡民,研究/高技術卻強到靠盃 08/01 01:47
kalamucho:不知道他們人民腦袋究竟是長什麼樣的例子 --恐怖... >"< 08/01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