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果在美國三年, 都是跟台灣朋友混在一起, 上課也不參與討論, 平常也沒多看電視多聽英文, 念書寫報告全靠editor和google, 那麼出國增強語言能力的確就只能是不實想像。 我自己是出國兩個月就有感覺了, 上課聽懂的部份越來越多, 也開始能發表自己的意見, 跟外國朋友講話能用的辭彙和句型也增加, 看電視電影也逐漸知道人家在笑什麼了。 講到底,還是個人學習心態和努力的問題吧! ※ 引述《rolcoco (行路難)》之銘言: : 我在美國已經快三年了,我覺得上述幾點,還是跟語言很有關係耶。 : 但是我很受不了那種出國語文能力就變好的不實想像, : 我來了那麼久了,上課時還是覺得自己是個聾啞人士耶。 : 第一點我還蠻同意的。不過就第二點而言, : 我覺得一個禮拜念六百頁英文,增進的不是英文能力,而是google的功力耶。 : 我現在一週「理論上」也要看六百頁啊,但實際上根本沒人看的完。 : 所以本班同學還常分享如何快速跳過章節以及如何到google上找有用的摘要。 : 第三點的話,我也不覺得出國念博士會有太多投稿和寫作上的優勢耶。 : 就算比本土博士有優勢,也頂多是國中生程度的英文VS小學生程度的英文吧, : 距離研究所程度的英文,大家都還差得遠的呢。 : 所以重點是有沒有辦法找到好的、有經驗的editor幫你修改給你建議吧。 : 所以國外博士有優勢,頂多就是他比較容易認識到好的editor。 : 第四點的話,有人作本土題目是出自於對家鄉的關懷, : 但很多時候是因為語文能力真的沒辦法作國外的題目。 : 當初出國前在台灣旁聽過一堂研究所的課,覺得那樣的學習有效率多了。 : 就算國外能學到的是國內的兩倍,但你只聽的懂一半,還不是正負相抵銷了嗎? : (ps 日常生活會話沒問題並不代表上課時就不會變身聾啞人士,這是兩碼子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4.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