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是從比較正面的角度來想啦 其實最低的畢業標準通常是用來規範一些不負責任的老師 也就是台灣的國情不像其他國家 指導教授要為自己的學生負責 有些老師可能會早早放學生出去 尤其對於某些需要文憑的科大老師 (無意冒犯科大的老師 我相信所有繼續唸博班的人都對研究感到興趣 ) 如果老師指導到這類的學生 可能會想 她們畢業沒有找工作的壓力 離退休也只剩五到十年 乾脆早早讓他們拿個學位升等 這樣對大家都輕鬆 (OS: 如果我也早早退休 還可以到他的學校找第二春 ) ------ 我自己亂想的 為了預防這樣的狀況 系上只好制定一些畢業的最低門檻 這些門檻通常都不難達成 (只有運氣不好 或 能力沒到的才無法達到 ) ---------- 我應該是能力沒到吧 哈哈 但是 這些門檻對認真研究 或 對學生有所期許的老師 可能不夠嚴格 所以老師自己會有一套 "她們自己認為" 對學生對有幫助的規則 這個規則和學生的認知通常會有落差 因此才會造成師生間很多無謂的爭執 ...................... 好像沒有重點 ................ 其實唯一的重點就是找老師前 一定 務必 要先 停 看 聽 停 --- 入學後 不要衝動 慢下腳步 不要急著做決定 看 --- 到各個實驗室去串門子 仔細觀察實驗室的微妙變化 (有些事只能意會 不能言傳) 聽 --- 多和 學長 老師 聊天 聽文字後面的意義 (有些話是用面部神經來傳達的) 我想這樣比較不會踩到地雷 要也是自己撿起來的炸彈 ... 呵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195.73
LinusChen:學術界 = 黑社會 10/14 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