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議題經常在博士班版引起大家廣泛的討論 原po講的雖然在某些數據上不完全正確 卻也反映出台灣教育環境目前以及未來即將發生的狀況 這樣的情況確實需要目前還在養成階段的學子們好好去思量 未來的路自己該怎走 小弟本身在學校也服務了八年之久 算是末代的講師 過去一年才又帶職帶薪 重回校園攻讀博士學位 看自己班上這些新一代博士生同學們 對於未來的路該怎走 確實不若十幾年前自己念研究所時 那些博班學長們來的較有踏實感 以前唸博士班出來 大概都不必擔心找不到教職缺 只有公私立學校差別而已 而且從未想過學校還會有"倒閉"的危機 (財務狀況不良的除外 不過都還能被教育部接管) 我目前攻讀的是行銷相關領域的博士 雖然行銷的缺比起大多數領域而言還算多 以敝校這幾年畢業學生找教職的狀況來看 雖大致都還能找到棲身之處 但是幾乎已很難聽到有人能畢業就進到國立學校任職 曾跟幾位學校老師聊過 儘管這兩年開始聽到有所謂18分的現象 老師們都預估目前還僅能算是風雨前的寧靜階段 大概不出五年 整個後段學校招生危機才會真正蔓延開來 若相關的應變機制與政策不在事先加以因應的話 大家所擔心的現象必定會實現 小弟在此就不去深談政策面的問題 因為才疏學淺 多說了恐怕只會引來更多的筆戰 而且也於事無補 不過我倒覺得在政策上或許政府可以從幾個方向去做調整 1. 招生來源, 包括外籍學生,陸生 2. 學校分級, 這裡指的不是好壞的分級 (已經在做了), 而是特色的分級 如研究型,教學型,社區型等等, 按照不同學校特色分級 全面檢討現行教師 的基本授課鐘點制度以及其他相關配套措施 小弟這裡主要是想給這三五年間即將畢業的學生一些建言 特別是商管相關領域的: 大致而言 現在各校對於新聘教師的需求標準 大概分為兩塊 一是具有國際觀 能英文授課 二是研究量能 這兩點算是自己比較能掌握的因素 其他例如機運 人脈關係等特殊因素就先不談 第一部份其實就是希望以國外學歷為主要招聘對象 只是不明說而已 要的是你能較有能力能英文授課 你的人脈會較具國際化 關於此點 國內博士生不妨把握國外學校交換學生機會 不一定要千里馬才能出去 其實各國大學多半都有提供exchange scholar機會 千里馬不過就是政府給你錢去而已 不代表政府不給你錢 你就去不了 關於此點 以小弟就讀的系所來說 會鼓勵博三已拿到 博士候選人資格者 在博論研究架構大致底定後 就找機會申請出去歷練並與國外教授 建立研究合作關係 提高自己競爭力 其實就我的觀察 國外學校博士班交換學生 並不難申請 第二部份 研究量能對於國內博士在找教職時格外重要 如原po所描述的 四年一次的 大學評鑑已然成為學校生死存亡之關鍵 而在這評鑑中的一項重要指標 就是老師們的 contributions 這其中大致又可分為 a.期刊,研討會論文發表質量 b.國科會計畫 c.產學合作案 d.專利發明 (理工科為主) e.其他研究案 f.專書報告 G.獲獎紀錄 (工商設計類為主)等 小弟這幾年的觀察 發現一個有趣現象 那就是國內外博士在國內找教職時 其實是有市場區隔的 有些私立學校不盡然非國外師資不要 因為他們會擔心 這些博士在自己學校留不久 而寧可要研究表現不俗的國內博士 因為研究成果 是跟著研究者跑 以小弟任職的學校為例 前年開了一個缺 也是有相當多國外博士應徵 不過後來卻聘了一位已有六篇SSCI成果 從別校想跳過來的國內博士 除了上述原因外 也在於剛好隔年敝校就要接受教育部評鑑 這位新人一進來可以立刻提高系上的研究水準 而這點加分效果 明顯高於聘一位國外回來 但是在研究經歷上幾乎空白的洋博士 說到這位新進同仁 雖然他隔一學期又被挖走了 不過我曾問過他那年 到國內各校征戰的狀況 (行銷相關領域) 得到的答案是 越好的學校 越喜歡國外學歷 只要是國外不算差(至少講出來大家聽過) 學校畢業的洋博士 即便是研究空白 也會打死他那種已經有六篇SSCI的土博士 (他當時可是說的很憤慨!) 若沒有國外學歷 接下來看的會是國際經驗(在某個還不錯的私立普大缺額的廝殺中 有位應徵者硬是把他幹掉 系上給他的答案就是對方有交換經驗) 再來才是看你過去博士班期間的研究量能 而研究能力不錯的土博士 只能用跳的方式慢慢找到自己理想的學校 (他自己就是跳 第三次 才到國立大學去教) 他當初下了一個有趣的結論 那就是能出國念才是王道 (這僅是他個人經歷下的看法 不代表個人立場 請勿筆戰!) 最後小弟要說的是 橫豎大家已經走在這條路上了 與其想東想西 除非想通不唸了 否則就好好利用這幾年趕快裝備自己 政府政策也不是我們說了就會改 但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千萬別白浪費時間 當然這些是就我接觸領域所見所聞 而提出的心得與看法 可能也不盡然適合於所有領域啦 不過多讀書 多發表 多充實自己 這幾項法則應該是到哪都通的 ※ 引述《tainanuser (南南南)》之銘言: : 看到有很多正在念碩士班,或正在念博士班,都將博士班的求學,認為可以多增加一個教 : 職工作的選項。會有這個想法無可厚非,或許這個是因為還沒有開始找教職工作,而不清 : 楚目前教職市場的狀況。 : 因為我與我的朋友,有些淺薄的教職求職經驗,在此與您經驗分享一下,也讓有心要求教 : 職工作的人作為參考。國內目前大學的教職工作,面臨的一些問題,敘述如下: : 1. 少子化:這個名詞我想很多人都聽過,但是對於它的衝擊,卻都不是感受這麼深刻。目 : 前國內去年出生約20萬人,今年考大學、考科技大學等學生,總和大約34萬人,這個還不 : 包含不唸書要直接就業的。也就是粗略評估,大概每年都要少一萬人來就讀一般大學或科 : 技大學,一萬人要減少多少班?我想大概是兩百個班級及四百個老師(大學一個班級,大概 : 兩個老師)。所以教職工作機會越來越少,這趨勢是無法避免。 : 2. 普遍一般高中廣設:因為現在大學升學率高,所以現在學生家長大多希望子女就讀一般 : 高中,而各縣市政府也為了選票的壓力,加上國中、高中都算為中學教育,造成短短幾年 : 內,高中增加的速度非常的快,不然就是高級職業學校(高職)轉變成綜合高中,這個也造 : 成目前科技大學的一個問題,來源不斷的減少,率取率不斷的提高(去年大約七成)。當然 : 高中生增加得太快,也趕上大學增加的速度,所以才會出現大學入學接近100%的比例。而 : 根據教育部前幾天的資料,預計民國104年,四技錄取率也會到達100%。 : 3. 評鑑制度的影響:一般大學這幾年都要接受教育部的評鑑,而評鑑師資這一項,會使得 : 無論公私立學校會拼命將師資補齊,雖然目前已經有多所學校評鑑完,而評鑑的相關網站 : :http://www.heeact.edu.tw/2007-eva/bulletin.htm,其結果如網路資料顯示。 : 這個表示在99年時,一般大學將會全部評鑑完。一旦補齊的師資,你必須要等到有人離職 : 或退休,才會有機會。國立學校因為教育部的員額管制,所以很難出缺。私立學校則是因 : 為董事會會考量成本,所以也不會無故增加師資。 : 4. 大學總額管制:教育部已經確立要大學總額管制,所以以後新設系所的機會非常的低 : ,也因為如此,學生不增加的情況下,老師幾乎不可能會增加。加上教育部將針對研究所 : 的部分,在100年開使要開掉一些研究所(跟前幾天的研究生破17萬人有關),故以後系所 : 將只會減少,不太可能會增加。 : 5. 教職競爭越來越激烈:因為國內明星學校培養的博士班非常多,常常是私立學校一個 : 缺,就會有二、三十個博士競爭,國立學校很容易出現上百的數字。也就是說,就算你要 : 找一個比較穩一點的私立科大缺,也大概也淘汰十個人以上。換句話說,如果你們博士班 : 入學時,有十個人,你就必須是這十個人裡面最優秀的,才有機會一畢業就找到教職。 : 根據上述的理由,我相信隨著時間,大學教職求職的難度會成等比級數增加,尤其是教育 : 部大量核准的博士班員額,直到今年才開始管制,也就是說,教職求職的高峰,將會出現 : 在大概五、六年後(男生有一年兵役、女生沒有),而我認為到時候求職的難度,將是現在 : 的好幾倍(有人找好幾年)。另外一個問題也是會發生在五、六年後,就是經營不善的私立 : 大學或科技大學,或許會面臨倒閉,而釋出一波波的教師。或許這些人你會認為沒有競爭 : 能力,但是不要忘記經年累月的累積人脈,在求職上也是可以略勝一籌的。 : 念博士如果是為了要求教職,建議一定要仔細深思! : 以上為個人淺見,提供您參酌。謝謝! -- No doubt, just keep walk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70.46
cfhuang:說得很好~ 02/19 08:20
Caster:推啊! 02/19 22:28
allisoncat:中肯!! 02/20 12:17
agenghost:感謝學長賜教! 02/23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