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感謝大大經驗分享 想請問,在國科會沒給經費的情況下 要怎樣進行研究? 就我所知 國內(至少光明界的學校)生科對新進教職會先給一些經費去籌備實驗室 但是這些經費並不足以支持很燒錢的生科研究 更不用提要投稿SCI 期刊時需要支付的款項 以一位國外剛回來的新進教職,國內產業界關係也不會太好 若是連申請國科會新進人員計畫審過比例不高 該如何生存?依附在別的教授下面? 或是只能自挑腰包? ※ 引述《lsc2k (lsc)》之銘言: : 2005年從「國外名校」畢業回台時,第一次申請國科會(新進A類),結果 : 沒過。2006年再度申請國科會,想說來申請個新進B類(就是不要給我錢,但 : 給我一點名來肯定自己的那種),還是沒過,想免費做點研究也不給過。聽前 : 輩們說新人的計畫比較容易過,結果連續2年都沒過。 : 於是在這三年中,我靠自己的力量生出了三篇文章,一篇SCI,二篇中文 : (前輩們說,偶爾也要顧一下中文的市場),至少未來升等時有東西可以拿 : 來當主打用,這樣感覺真的比較能肯定自己,國科會過不過,已經沒差了。 : 2008年,國科會終於給過。這是去年寫的計畫,申請的是新進A類(新人 : 只能用三年),因為前輩們說,新人不要一開始就申請太多錢,不會這麼 : 容易給過的,加上聽說鼓勵多年期,所以我申請了連續三年,一年40幾萬 : 就好。榜試結果雖然是過了,但是只核過一年,而且被砍成30幾萬。當然 : 過了感到很欣慰,但是內心真是百感交集,因為同領域中認識的人,隨便 : 都是申請到50-80幾萬,其中幾位大老,他們的題目彷彿似曾相識,但是 : 卻都可以拿到70萬以上乃至上百萬。看著別人給過的計畫,心中盡是佩服 : 和羨慕,不知道何時才輪到我當「角兒」。 : 猶記得在按下往自己學校連結的畫面時,雙眼閉了起來,心裡暗自祈禱, : 希望上天給我這個不偷不搶、努力備課以教好18分就可上大學的這一代、 : 辛苦爭扎於光明與黑暗交界的喘息者,一個可以稍微看到一點未來的我一 : 次機會,讓我過吧,這次。 : 最後,看到自己的名字,瞬間,我想到很多事: : 我的主題終於有人欣賞了、我的研究成果可能有被加分、 : 審查者們終於不擋我了、大老們終於可憐到我了、總算分到剩下的餅了.... -- 如果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 與你相遇 如果能 眷地愛過一次再別離 那麼 再長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時 那短短的一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69.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