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兩三年前在博班尾聲時也有相同的感觸, 所以在這兩年一直想辦法訓練自己的presentation能力 當然觀察他人做報告演講是很重要的一環, 看是上網看演講的webcast 或是用ipod/iphone 等工具將好的presenter的演講錄下來研究 他們演講時的用辭用句, 陰陽頓挫, 演講的flow, 還有很重要的slide design 再來是自我訓練方面, 以前在準備演講時會寫稿然後跟著稿念個數十次 可是這種準備方式常常會讓自己無法對突發狀況有好的反應 現在比較常做的方式是寫完稿做完slide 後把稿念個兩三次後就不再看稿練習 在dry run 的時候只看slide 練習, 不要求每次講的字句都一樣也不要求速度 只要求講起來順暢。這樣反而會根深地固的記得每張slide 的重點但不會局限在 同樣的字詞, 所以即使演講節奏被打岔或是突然想穿插個玩笑也有辦法銜接回去。 最後臺風就是讓觀眾聽起來順暢看起來舒服, 所以可以將自己的dry run 用 webcam 錄下給自己看看要如何調整。 這聽起來是很多的功課, 確實的, 學好communication是需要很多功夫和時間 但做學問原本就有很大的一部份是如何把學問清楚的表達出去給大眾 希望這些經驗能對大家有幫助 ※ 引述《lingling (記憶,散在風裡。)》之銘言: : 各位前輩你們好: : 念博班後,一直有一個很深的感觸, : 就是做學術好像不是只有做在電腦前分析資料寫文章, : 是否能表達自己、推銷自己與公開場合論述得體也是非常重要的。 : 因為參加過幾次國內外研討會,觀察了許多外國研究生, : 都覺得在他們身上幾乎找不到「緊張」、「怯場」, : 英語流利自然不在話下。反觀華人研究生甚至教授,在國際研討會的表現, : 語言就已經輸人一截了,自信與台風更是讓台下的人很容易看出破綻。 : 說實在的,其實華人的研究也未必就做得比較差, : 那些外國研究生也有做的很不好的,但是包裝之下, : 有自信與台風就是很好的加分! : 在學校上課與小型報告時也是, : 有些研究生、老師就很頭頭是道,幽默風趣,談笑風生, : 有些研究生(像我啦)就很容易緊張結巴,腦袋空白XD : 更不要說落落大方有自信了。 : 很多時候都覺得很吃虧。 : 因為我覺得自己想講的東西,腦袋裡的東西一旦表現於外後,往往打了2折不止XD : 請問一下前輩,這些表達與推銷自己的能力是否是從事學術關鍵的條件呢。 : 以及,你們是如何訓練自己在國內外的報告、辯論等等, : 能夠展現自信與魅力的? : 謝謝你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55.52.120.170
lingling:謝謝 12/27 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