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mileFace (明天好天氣)》之銘言: : 話說回來,如果不是為了升等或外力因素 : 純粹只是對做研究有興趣、有志往clinician-scientist之路走 : 我比較建議各位MD在當到VS之後 : 去念基礎醫學研究所,訓練會比較紮實一點 當到VS以後,誰有辦法每周找出三四天做研究, 在台灣的常態, 念基礎醫學研究所, 最後還不是請助理做,從頭到尾沒有做過幾次實驗, 然後莫名其妙就畢業了........ 整本論文不知道有幾趴是自己寫的..... 至於什麼叫做臨床醫學研究所!? 台灣的臨醫所,目的就是[以人類疾病相關的研究], 不管你是用人類SAMPLE,動物模型,細胞株, 其實跟基礎醫學研究所沒有任何不同, 不同的地方在於,出發點是人類的疾病..... 現在各個臨醫所,幾乎不太接受那些跑跑統計流病就畢業的。 如果clinician-scientist只是跟一般的研究員一樣, 作純BIOSCIENCE,研究些很基礎的東西,Polymerase作用的機制等等 那當初何必去拿這張MD呢!? 如果真的如我說的, 臨床醫學研究所,不就跟基礎研究所一樣嗎?! 那為什麼台灣還要這樣分!? 歐! 因為台灣的醫生念博士班喜歡在職, PH.D一般生通常又要全職, 然後醫學這個字又特別炫,可以吸引一般生。 所以就分作[全職一般生:基醫所] [在職醫師:臨醫所] 其實差不多....... 以上是本人跑過國內各大臨醫所跟基醫所的經驗.... -- "不要為我哭泣,我需要所有的勇氣為了在20歲死去" "Ne pleure pas, j'ai besoin de tout mon courage pour mourir a vingt ans." Le 30 mars 1832 Evariste Galoi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1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