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上週收到板友的來信詢問在挪威生活相關的問題, 回信之後,決定乾脆整理一下,好跟大家分享, 如果是學術上的問題,相信大家在找工作時,都有自己的考量跟想法, 所以這篇是以個人生活為出發點,稍微跟台灣(亞洲)作比較。 大家對在北歐工作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稅率高, 因為我已經在北歐工作六年了,對於繳稅已經不那麼的排斥, 甚至因為自己也開始考慮生小孩,相關福利的完善就變得很有價值, 像是育嬰假的長及在家帶小孩有津貼,(第一年在家帶小孩,幾乎可以領全薪) 在生小孩方面的經濟壓力比在台灣少很多,而且跟小孩子互動的時間也多, 所以在攻讀博士的期間跟博士後,對要結婚跟生小孩的阻礙低很多很多。 我目前的簽約薪水大概是437k挪威幣(博士後第一年), 然後實驗室給每個博士後個人硬體所需跟旅行的經費為30k NOK, 簽約的時候,大學也有另外給我搬家的預算(含機票, <= 80k NOK), 其中搬家的先決條件是不超過50 cubic的貨櫃, 基本上對一個人或是小家庭來說,應該都是沒甚麼問題才是。 對當地來說,大概是屬於平均薪水,雖不高薪但也有一定的生活水準, 因為是外國人,前兩年的納入扣稅的收入額度比同職的當地人少10%, (一年下來,大概差個12k NOK) 每個月扣除稅款、退休儲金、健保後,大概是25k NOK, 看到稅後薪水只保留簽約薪水的68.7%,再想到物價指數高的消費, 看起來好像很可怕,但是其實是可以過得還不錯的,前提是不要過度依賴他人的服務, 因為聘請人的工作時薪高(加班機制也嚴謹),所以任何含服務的消費都很貴, 對於台灣人來說,就是生活便利度差異大,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學著處理, 當然也因為對自我時間的掌握度大,普遍工時短比台灣低很多, 所以也沒啥麼不好,就是生活的重點不同罷了,可以適應的話,就沒甚麼問題囉。 譬如:弄個基本美甲就要350NOK(約2k NTD),在台灣大概七百塊就夠了, 當然如果拿台灣博士後薪水來看,這項消費佔薪資比例的差異並不大, 飲食部份,便利程度當然沒有台灣高,外食開支比例很高, (要有人烹飪又要有人服務上桌,然後營業稅也高) 但是酒的話,雖然酒稅高及賣得貴,佔稅後薪水比例其實比台灣低耶, 像是我前陣子買了一瓶白蘭地、一瓶紅酒跟一瓶氣泡酒,是我稅後薪水的2%, 在台灣,用同樣薪水比例,大概只能買到白蘭地吧, 這種比較方式套用在一些奢華品牌的消費, 簡單的說,就是一般生活消費是比較貴,也幾乎沒有便宜的選擇, 但是在台灣屬於大筆開支的消費或旅行,想花的話,比較下得了手, 舉例:我上個月買電視,差不多是我稅後薪水的16%, 相同尺寸跟差不多的規格,至少會是我在台簽約薪水的25%左右, 感覺起來,在這裡買電視比較不貴,即使電視本身售價差不多比台灣貴八成, 一房一廳的小小公寓(~40 m^2)住宿開支大概是7-8k,(含房租電費跟網路費) 基本生活開支大概是6k-9k,我的生活花費是比多數同事高不少, 但是剩下來的自由運用的基金還是不少, 很多人都買冷凍蔬果跟食物,會便宜很多,只是我多還是買新鮮食材為主, 挪威的漁貨很棒,當然要買新鮮的.我是盡量在吃喝的方面,不要委屈自己, 偶而也外食,加上我平日有喝酒的習慣,消費也比不喝酒的多。 學校餐廳的供食大概是40-70 NOK,三明治差不多是35-50 NOK, 一杯一般咖啡是9 NOK,甜點大概是20 NOK,所以就數值本身來看, 跟台灣沒差很多啦。 週末下午到一家還不錯的餐廳,用個午餐差不多是350,(主菜、甜點跟一杯酒) 晚餐的話,幾乎都會花上500以上,因為不大可能只喝一杯酒。 因為我住在一個很北邊的小鎮,訂機票出國的價格比在首都貴啦, 可以直飛的點也不多,這點算是比較讓人生氣的地方, 氣候的話,其實跟之前住的Helsinki沒差很多, 日照的部份,對我來說,沒甚麼問題,但是很多人都會比較憂鬱一點, 不過了解跟適應當地飲食習慣是有幫助的,加上也可有科技跟運動的輔助, 再來是年假的部份很無敵,大家都養成不放假,好像會死掉的壞習慣/病,(這會傳染) 工作第二年開始,可以有一個月左右的有薪假, (從上一年累積來的,所以離職的時候,好像還可以領一筆相關費用) 然後這裡不像台灣有年終,不過十二月稅收減半,好像是六月是免稅月, 所以一年下來,也有領年終的感覺。 另外多了一張申根地區的工作簽證,對於一個持台灣護照的人來說,真的方便很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9.242.218.243
etonman:推這篇 用比例還算 不然很多人看到物價高就以為不如留台灣 04/26 21:47
u870458:有看有推 04/26 21:49
basel:informative 04/26 23:30
wlsherica: 04/26 23:34
kusobike:我想吃挪威鮭魚 04/26 23:58
kittypudding:北歐算歐洲英文最普遍的地方了,其實還不錯耶 04/27 01:12
chopriabin:很棒分享!謝謝 不知對於挪威的氣候 台灣人容易適應嗎 04/27 04:27
恩,如果現在要我選擇台灣的夏天跟北歐的冬天的話, 我會寧可選擇北歐的冬天耶, 其實沒有容不容易適應的問題,而是必須能夠生存, 天氣不是可以改變的因素,祇是盡可能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已,其實並不難. ※ 編輯: antibonding 來自: 89.8.54.203 (04/27 06:23)
SakuraWars:好文推 04/27 06:26
owenkuo:北歐海鮮耶^^" 04/27 11:25
eva19452002:請問原po是那個領域的博後呢,謝謝 04/27 12:53
owenkuo:化學吧 原po之前的文有提到 04/27 14:08
tenghui:去年去了幾趟奧斯陸和卑爾根, 只能說真的是很"高貴"的國家 04/27 17:40
tenghui:原本在瑞典已經覺得很誇張, 去挪威發現是"天價之國"XD 04/27 17:41
etonman:你如果從所得低的國家到這些"高貴"的國家當然覺得是天價 04/27 18:54
etonman:你要用當地的收入和物價比例來算你想要的生活型態才知划算 04/27 18:55
VIATOR:剛剛查了一下,挪威1月平均最高溫-1度,平均最低溫-4度 04/28 02:31
VIATOR:怕冷的人可能會很難受 04/28 02:32
Dinjang:國外通常室內會有暖氣 所以我覺得台灣冬天比國外難受 04/28 13:21
氣溫上來說,當然是比台灣低,但是也因為長期如此, 所以不管是交通或是住的方面,當然都有相當的應對方式囉。
tupolev:挖謀醉牟醉牟醉 04/28 16:29
ahamin:北歐的瑞典、挪威、丹麥甚至德國都是非常好的 04/28 18:53
ahamin:大陸學生對那也十分熱衷,非常多的去那深造,有很多大陸教 04/28 18:54
ahamin:授了。如folk.uib.no/nmaxt/Tai_Home_Page/Home.html 04/28 19:04
如果是我們的領域的話,在瑞典攻讀博士的中國人很多, 大概是因為那裡有位中國教授吧,每年都會收很多中國學生, 不過中國學生的薪水都不高耶,不然就是還要是靠中國政府補助, 當然也因為有中國補助,所以對於當地實驗室來說,負擔就少很多,傾向收中國學生。 相反地,在芬蘭唸書的時候,就發現到北歐的台灣人很少, 不過這樣比較也不是很公平,畢竟中國人比台灣人多很多很多。 要是知道自己的薪水跟當地人同職薪水跟福利有差的話, (很多北歐的規定,都沒設想到有人會不遵守規定,所以也沒有懲處或處理辦法) 我自己並不會很想去這種實驗室工作,基本上就是走法規的灰色地帶。
reinherd:我在美國好羨慕北歐可以有一個月有薪假~~XD 04/29 00:30
我覺得這應該會是離開歐洲最令人想念的一件事。
ahamin:在論壇上聽說,那裏讀博士算工作有薪水的,可以維持生活吧 04/29 09:22
ahamin:自費留學生沒有國家補助。挪威科大為挪威最好大學,有很多 04/29 09:24
ahamin:大陸教授。 04/29 09:25
"挪威科大為挪威最好大學,有很多大陸教授。" ? 一開始我就說明了,專業的選擇不是本篇的重點, 原因是多花點時間去了解實驗室的走向跟未來性是個人的責任, 我並不想沒有根據地說我不懂或不清楚的事情, 我對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認識為零, 因為在我的領域裡,應該找不到指導教授吧, 挪威很多研究型計畫都是重點補助,也強調各大學的合作跟資源共享, 是要攻讀博士學位,重點應該是擺在實驗室的資源,而不是只看學校名聲吧, 既然你都起了頭,我去看了一下該大學的走向, 為了避免台灣學生被你簡短的一句話誤導, 我在這裡順便附上該大學研究方面的重點補助網頁 http://www.ntnu.no/strategic_research_efforts
ahamin:總之,北歐是求學的好地方,值得考慮選擇 04/29 09:36
※ 編輯: antibonding 來自: 129.242.218.243 (04/29 18:05)
illufox:挪威去過一次,環境好棒!! 04/30 19:04
fran2888:以天氣來說,台灣的夏天真的很可怕,可是等到傍晚就舒服多 05/02 01:56
fran2888:了,而不管冬天或夏天,都可以出去走走逛逛,可是寒冷地區的 05/02 01:58
fran2888:冬天,根本整天沒辦法出去逛,只能趕快跑到建築物裡,我覺得 05/02 01:58
fran2888:我還是會選台灣的夏天和冬天(當然,重申一次,台灣夏天真 05/02 01:59
fran2888:的很可怕),這是我個人來美國以後的感想,對我而言mobility 05/02 02:00
fran2888:真的很重要,我喜歡每天到處走走,台灣比較能符合這種需求 05/02 02:00
其實我住的地方冬天即使是零下, 走路去實驗室還是滿舒服的, 只要鞋子選對, 也會懂得穿適當的衣服, 根本就沒什麼問題, 平常路上都會看到有人在慢跑跟健走, 不管在哪裡居住, 我覺得比較有問題的日子是風大跟持續性下雨, 冬天的時候, 實驗室的男同事不少都會在下班後去滑雪, 或是午後時間, 去划個雪, 再回來實驗室工作, quite enjoyable ※ 編輯: antibonding 來自: 89.8.98.200 (05/02 06:13)
sneak: 國外通常室內會有暖氣 http://yofuk.com 01/06 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