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Faji (...)》之銘言: : → SakuraWars:我倒覺得臺灣應該要引進永久技師的職位,而且是可以升 05/08 12:33 : → SakuraWars:等加薪的那種。我碰過很多博生其實沒有很強的意願要領 05/08 12:34 : → SakuraWars:導實驗室,他們的興趣就在做實驗,這種職位就很適合 05/08 12:35 這種技術職位中研院似乎有,而且有不算短的升遷路線, (不算短的意思是,不會升個兩三次就到頂了) 但是否有向學術職位中的終身職那種永久職位我並不知道。 我個人認為這種技術職位很重要,但也不能完全用這種來取代研究生。 完全靠技師與研究助理來貢獻人力, 實務上是只要有錢就可行(而中研院相對來說比較不缺錢), 但對長遠的人才培養並不是好事。 技師方面,技師要轉研究員並不容易, 讓實驗室平穩運作(技師)與主導實驗方向以及規劃新實驗(研究員), 要求的是兩種不一樣的能力,需要的訓練也不同。 研究助理方面,現在也快要沒有簽長約的研究助理了, 這些人很多都是做個兩三年甚至一年,就另有人生規劃, 並不是適合執行大型計劃的穩定人力。 這些人離職後,有的固然是繼續去念博班,但這引起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與其讓他浪費兩三年青春當助理,然後才唸博班, 何不一開始就讓他去唸博班? 當然唸博班需要點時間下定決心與弄清楚自己的性向, 但兩三年也未免太長了, 以研究助理為人力主幹,有可能會(部份)虛擲學術界未來的潛在人力。 要讓年輕學子唸博班前弄清楚自己的興趣,有其它更有效率的方法。 簡言之,某實驗室或研究計畫,除了需要人力來推動, 也需要讓這些推動的人有機會從計畫中學得高階的研究技巧與眼光, 進而有可能往上爬,成為下一代的大學裡的教授,或者中研院的研究員, 而不是只把他們當成左右手來使喚而已。 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是拿來當成下一代學術主力來培養的, 助理則只是助理而已,這是二者間最大的差別。 所以,站在培養下一代學術接棒者的角度來看, 以技師與助理為研究主幹,其實是不好的, 研究生的未來性與可塑性,都比這些角色高,位置也更適當。 大家如果同意中研院平均而言有較優的實驗室、待遇、計劃, (以上是“如果”,你當然可以不同意些, 但那就是另一個主題了,與此處的主題無關。) 那應該要同意讓中研院也兼負一部份培育下一代人才的責任, 而不是研究員只要衝自己的論文就好,不需為未來的人才負責。 不然,納稅人出錢讓中研院設立這麼多比國立大學還好的國家級的實驗室, 招覽這麼多海外學人回來主持,這固然是一種很高遠的理想與投資, 但在投資這麼多之後,卻在培育下一代人才這一部份不設法讓它發揮最大效能, 豈不是非常可惜與浪費? 任何一個純學術機構都不該只是生產論文或專利,而不培養下一代人才。 (除非你能論證,不讓這機構收學生,只讓它專心生產論文, 可以有更高的產出,進而讓納稅人的投資效益高過培育下一代人才。) 在這個脈絡之下,讓中研院有適量的研究生是必要的。 至於這研究生的來源,是讓中研院自己招生、自己授與學位? 還是為了不和大學搶人,必需要讓中研院透過與大學合作來取得研究生? 這兩種作法之下如何配套? 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課題。 題外話是,在我之前回覆南大的推文裡有提到, 前一陣子立法院明確要求中研院縮減全職研究助理的人數, 就跟這次立法院不同意中研院招生一樣, 理由不管合不合理,中研院就是得照辦。 但問題變成,在無法招生的情況下,現在連要以助理為主要人力都越來越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77.127 ※ 編輯: Epsilon 來自: 140.109.177.127 (05/08 13:32)
niceday:中研院這樣的用亦會不會是希望PI原則上都能親手作???? 05/08 13:57
experience:個人非常同意研究助理有點浪費時間 05/08 14:03
experience:現在太多學生都是去當研究助理一兩年同時準備出國 05/08 14:03
experience:如果有心的話其實從大學部好好做 可以不用浪費這兩年 05/08 14:04
FRAXIS:不是每個人都是大學時代就想出國的 05/08 20:03
FRAXIS:而且當助理是希望可以多增加經驗 看能不能申請到更好的學校 05/08 20:03
FRAXIS:也有些人是經過研究助理的階段 才發覺自己喜歡作研究的.. 05/08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