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原po的撰文口吻 應該自幼就奉行菁英主義和叢林法則 當你原本設定的條件和目標都達到 卻沒有得到你原本預期 的報酬 於是在失落之餘變得憤世和反社會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大部份的台灣人文社會類博士都遇到和你相同的處境 我們的運氣 好在較少洋博和我們競爭 缺點則是台灣各大學都在產出我們 這樣性質的博士 量大的不得了 資源和位置也都被稀釋的不得了 不過這些在讀博士之前就應該想清楚了不是? 在我的領域 失業半年到一年是常態 能在二年之內找到稍微理想 的教職己誠屬不易 但我身邊這些學長姐學弟妹遇到一塊兒 --甚至是面試時狹路相逢 都還是互相打氣一下 當然裡頭不乏有 很多後來去考公職 或轉場中等學校教職戰場的 不過大家都還在 堅持 都還挺熱愛生命的 你可以覺得我們是在相濡以沫或苟延殘喘 但我們對我們的生命負責 而且包括我在內 找不到工作或甚至連面試機會也沒有時 我們選擇 自我反省而不是抱怨 從你的文章中可以看得出來 你的條件不錯 但比你條件更優而 失業的大有人在 手上有十幾個文學獎或論文獎 主持過教育部 或國科會計畫而失業的人我認識幾個 這些人雖然哀怨嘆氣 但也從沒想過要死 你提到的thci 我都不曉得自己有幾篇 全國性的論文獎我也有 差一點我也在退伍那年就失業--後來僥倖找到了個偏遠的 修羅界學校 現在為了五斗米和妻小而甘願折腰 我和我身邊的博士朋友和你的想法不同 我們不會把身邊的人當敵人 看待 以我為例 我樂於分享我所知道的訊息 甚至在去大專院校面試 出了口試間 我還在等待室把口委問我的問題分析給其他準備要 面試的人聽 我的想法很簡單 其實每個來應徵的人條件不盡相同 每間學校開出來的條件也不盡相同 在需求和供給都不斷在浮動的 情況之下 你如何有把握你就是那個人選?這又不像考升學考 可以 用分數來量化 現在我還是持續的在找人界的學校 資料投出去 人家不回你那很正常 條件不好自己要繼續努力 如果你心裡都是恨 面試時就算如何的對答 如流 口委感受到的不是信心 而是自你身上發出的具壓迫感的怨氣 我不認識你 但我知道就算你條件再怎麼好 充滿恨而無法和同事和諧 相處的博士 是不會有學校想聘的 對不起我扯得太遠了 既然是來分享的 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小弟求職的 一點心得 如果以下幾點包括原PO的各位大大在畢業後二年之內還做不到 能拿到專職的機會只怕就不高了: 1.儘速想辦法和找管道辦好助教授證--現在流浪教師多 徵人的學校胃口 都給養大了 今年開始有好多學校的應徵門檻都增加了這一條:具助教授 以上資格 只怕再過二年就會變成徵人的常態 2.透過師長朋友 取得公私立研究計畫或產學案的共同主持人資格---愈來愈 多學校強調新進人員的計畫執行能力 這種案子能爭取 多少能代表自己的 能力還不差 所以能拿到幾件是幾件 3.想辦法給自己學位論文出版 並多發幾篇文章到權威刊物去--慢慢有幾間 學校開始用算點數加權的方式決定面試資格 當然著作的質很重要 只不過 現在除了質 也要衝量 否則光是算點數就輸人一截了 4.多兼幾間學校的課----因為總量上重視教學的技職體系的大專 要較普大來得多 而普大裡明定或暗地裡自我定位為教學型大學的比例上也不少 因而現在對新進人員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學經驗要夠多 多兼幾間學校 履歷 看起來也會漂亮一點 5.常去開研討會會並勇於向大咖介紹自己--這就不用多說了 人脈其實也是 實力的一環 透過老師的人脈或研討會的機會多認識一些人 萬一以後面試 遇到了 見面三分情 多少有幫助 而且多個認識的人 多少知道一點內幕 像是是否早已內定 或開的是真缺還是假缺等等 順帶一提 如果有認識什麼 高官或主管 能影響人選的決定的 這個人脈是一定要用的 這也是個人實力 的一種展現 6.心存善念廣結善緣 凡事往好的方面去想--這個我就懶得解釋了 請去看 "秘密"一書 小弟只說一句 一個人的心是好是壞 大部份人雖然沒通靈 但還是都感受的到地 口委不會自找麻煩讓一個難相處的人變成自己同事 這六點如果原po還沒辦到 表示你還有可努力空間 還不必到自殺的地步 以上PO文 有些不得體或不恰當的地方請各位大大見諒 只是我覺得博士不教書研究 並不是世界末日 我也不曉得我現在待的修羅界學校何時會倒 但我已開始培養 第二專長 並打算回鄉下接我爸媽的家傳工作 奉勸原PO大大 不要自己把路走死 套句伍佰的歌詞:"如果前方沒有路 踏出一步 那一步就是你的路" 路要自己 走出來哦~~ -- 夏天的冷 好藍 拍拍翅膀 沒有人注意到 我這一朵 彆腳的 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1.168.233
SINOLOGY:再補一條 最好有雙專長 這樣你能開的課就不會過度單調 06/01 23:05
SINOLOGY:對系上開課上的調度也會很有幫助 雙專長也是一個重要條件 06/01 23:05
genieal:中肯推~ 06/01 23:08
wuandy10:沒辦法~~台灣的小孩都太好命 被保護的好好的 06/01 23:32
wuandy10:博士~~只不過是個名稱~~拿來升職用的!! 06/01 23:32
wuandy10:對於有興趣的事物就去學習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06/01 23:32
wuandy10:誰說文科博士就一定要走文類的呢??~就一定要當叫瘦呢@@ 06/01 23:33
wuandy10:我只想當義工 或志工~~有機會多去幫助一些該幫助的人~~ 06/01 23:40
emitter:你把PHD拿來當升職用的,等到小碩班學歷的比你先卡到位 06/02 00:24
emitter:大概會發類似的文章 06/02 00:24
dehors:中肯~ 06/02 04:05
meijer:推 06/02 13:24
pikaq:小時候升學主義~父母&國中老師都這樣教的啊!長大才發現被騙~ 06/22 17:31
sneak: 對於有興趣的事物就去學 https://daxiv.com 01/06 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