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純粹個人的過度臆測 就是 戀校情節 可能生不出或是不想生出論文 但是就是想待在政大教書的心理情結 不過能在越好的學校教書 學生素值平均也較好 教起來確實也會比較爽 政策面矛盾的地方也沒辦法 另外理工是有些很會教書也很會研究的教授 因為教授都會帶博士生 博士生畢業不都規定要發表兩三篇國際期刊的嗎? 這樣他不是等於從來沒當過博士班導師? 還是政大的博班要求不一樣? @.@a 帶博士的話 很多研究都是博士生在做的 教授出張嘴 最後寫論文要發表的時候 再來幫你看論文 雖然說要花些時間 但大部分最花時間的部分 有百分之七十是博士班學生去完成的 指導學生畢業 自己也順便有論文 一般教授不是都這樣嗎? 還是他也不想去指導博士生? 還是社科院的生態跟理工真的很不一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4.50.53
ewayne:他的領域是各自努力的,收的學生跟他的研究不見得有正相關 10/02 01:12
winchin:這我可以給點經驗,該位老師領域是政治思想。話說這領域在 10/02 01:18
winchin:台灣屬冷門中的冷門,就算有興趣的學生,也不會留在台灣念 10/02 01:19
winchin:而是會出國跑到德國或法國。思想這種東西,不是說把工作分 10/02 01:19
winchin:給博士生,然後就有文章出來的。而是要自己靠時間去累積跟 10/02 01:20
winchin:建構。而且,就思想領域的老師來說,大部分思辯力跟立場都 10/02 01:21
winchin:蠻堅定的,就我遇過的幾位搞思想的老師,普遍都不削台灣這 10/02 01:21
winchin:套用文章篇數來衡量人的制度。又加上這領域真的冷門難熬, 10/02 01:22
winchin:所以會拖這麼久都沒啥文章出來我也不意外。 10/02 01:22
winchin:不過上過這類思想課程,如果老師用心的話,真的很精采。因 10/02 01:23
winchin:為它們可以很有邏輯系統的把一堆哲學思想都上的清楚,還會 10/02 01:24
winchin:夾雜故事..其實要上這種課真的很不簡單。沒有點斤兩,根本 10/02 01:24
winchin:沒法上。照本宣科的話,穩被學生批。 10/02 01:25
winchin:至於他指導博士生這方面,話說其實應該不是它不指導,而是 10/02 01:26
winchin:學生大多沒興趣或怕太晚畢業。研究別主題可能2-3年就畢業 10/02 01:27
winchin:但如果研就思想方面的,拖個3-4年以上才畢業的很正常... 10/02 01:27
winchin:而碩班都這樣了...博班當然就要拖更久。 10/02 01:28
winchin:最後,真的搞思想的大師,一輩子能出一兩本書就很厲害了。 10/02 01:30
winchin:國際期刊的話,上個1-2篇就算強了... 10/02 01:31
R2D2:生態不一樣。 10/02 03:23
belleville2:西思(不是西斯@@)去德法念還說得過去,中思幹嘛出國?? 10/02 07:45
huges0111:18年連一篇paper也沒有也太說不過去了,這樣跟那些努力 10/02 09:44
huges0111:作研究的老師一比,是我的話也想不出理由續聘他 10/02 09:46
ewayne:18年來沒有發表研究成果這真的太扯 他的研究領域也不是台灣 10/02 09:54
ewayne:養不起的領域 不然請內政部長以江教授的身份說一下他怎麼做 10/02 09:55
ewayne:研究好了 18年沒有研究成果 難道郭老師備課時都沒有疑問? 10/02 09:56
ewayne:還是這些疑問他都以博愛精神教給學生? 過於要求學術是偏頗 10/02 09:56
ewayne:但大學老師難道不須教學與研究並重嗎? 10/02 09:59
ewayne:再以另一篇報導中,郭老師自己說他無法發表傑出的人文領域 10/02 10:00
ewayne:論文,在我看來這只是逃避研究,不想寫東西吧 10/02 10:00
cssula:我想一個老師如果精於研究, 一定會拼命發表東西找尋成就感, 10/02 13:58
cssula:可能這個老師不太精於研究, 但是是精於教學的老師, 所以才 10/02 13:59
cssula:會想轉移焦點, 以突顯國家過份重視論文的弊端. 但我認為比 10/02 14:00
cssula:較有說服力的做法是: 等他的發表也到達平均質, 課也上的好, 10/02 14:01
cssula:再來用這種手段抗議, 才不會讓人有"逃避"的感覺 10/02 14:01
problemcloud:發表量到標準,課也上得好的時候 大多就沒力氣抗議了 10/02 18:08
problemcloud:人文類的狀況是 研究 上課 指導 服務幾塊,重疊的部分 10/02 18:09
problemcloud:相較來說小很多.以指導來說,學生寫的東西 老師基本上 10/02 18:13
problemcloud:是不可能也不會去用的 即使想到相關的東西 也是叫學 10/02 18:16
problemcloud:生自己去做. 再者,也鮮少有"一個主題大家分工研究" 10/02 18:18
problemcloud:每個人會有各自的主題甚至脈絡 老師必須自己切進來帶 10/02 18:20
problemcloud:上課更和研究不必有甚麼關係... 10/02 18:23
problemcloud:有些上課永遠都講同一套的老師 可能研究做得非常好 10/02 18:24
problemcloud:因為他不花太多時間備課 反之,一個老師也可能講得很 10/02 18:25
problemcloud:好,而且一直跟著學界的最新研究,而有新東西給學生, 10/02 18:27
problemcloud:但這對產出論文未必有太大幫助 10/02 18:29
problemcloud:所以現在常見的做法是:1.壓縮個人休息時間 2.降低品 10/02 18:30
problemcloud:質標準 以至少先符合量的規定... 這是我看到的情形 10/02 18:31
problemcloud:閒聊幾句是...碩一的時候聽到系主任年初二就到研究室 10/02 18:35
problemcloud:念書,覺得老師好慘,結果我畢業那年也讓指導老師把我 10/02 18:36
problemcloud:論文帶回老家過年(慚...) 10/02 18:37
winchin:推樓上,其實每個領域生態差異很大,沒辦法一體適用。如果 10/02 19:35
winchin:研究的是選舉,至少還每年都有冷飯可以炒,或撿國外主題回 10/02 19:36
winchin:來做。可是如果你的領域是柏拉圖 老莊孔孟政治思想,這要 10/02 19:37
winchin:有新突破,然後又要讓期刊願意登..難度就大很多。 10/02 19:38
winchin:如果又加上個性是比較堅持水準不願屈服一點的,那有這情況 10/02 19:39
winchin:也不意外。只能說這位老師還真是硬脾氣,如果是別人,罵歸 10/02 19:39
winchin:罵,多少也弄個幾篇出來應付...要一直死都不發..這還真有 10/02 19:40
winchin:決心.... 10/02 19:40
winchin:如果要說發表量多,然後又常批評台灣這不良的社科文章計點 10/02 19:43
winchin:制度的,我想台大的石老師是個好例子... 10/02 19:43
vnucit:確實 社會科學不像理工博士那麼好拿光發表期刊就差很大 10/03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