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anabidsca (哈納比surface)》之銘言: : 女化學人視訊早餐 出路不止「家庭」 :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97441 歐洲也有一場,主題是 Women Sharing a Chemical Moment in Time http://www.chemistryeurope.eu/ 恩,應該不難猜我是化學系,一直都還是在化學系, 在台灣時,大學部的男女比例幾乎是一比一, 後來不管有沒有出國,念博士班的女生其實還不少耶,(轉系的倒是很多) 出國後,我是在芬蘭念碩博,現在挪威當博士後, 可能是因為領域的關係,女生比例已經較其他化學領域低, 發現北歐同領域的女生比例明顯比其他歐洲國家低, (這一點在上面的座談視訊裡,也有被提到) 其實還滿難想像的,因為北歐福利制度還算滿健全, 男生共同承擔養兒育女的責任觀念也算強烈, (即男方請育嬰假較不受歧視,比其他國家來說) 我們實驗室男同事在有小孩後,也會申請育嬰假,跟另一伴輪流在家帶小孩, 去年夏天,我們實驗室舉辦了以女性為主的研討會,(還是有男生參加啦) 邀請我們領域裡比較有名的女性學者,除了演講之外,也分享他們的生涯過程, 以下是我不負責任的心得分享 恩,可以劃分出幾個族群:南歐(西班牙、義大利及葡萄牙等)、德國、東歐等, (這只是我根據當時整體狀況來說明,不表示適用套入個例,也跟工作國家不見得相同) 據德國人的說法,女性學者會被問「選擇家庭還是事業」, 當場聽到的人,不少人覺得這是很嚴重的歧視, 女性會被男生用男生的角度評論,感覺上跟北歐有點像, (you gotta be tough and better look tough/sharp as well) 然而,南歐似乎沒有這樣的問題,即使制度上沒有其他西歐跟北歐健全, 我常覺得她們還是很有女性魅力,不會給人有相處上的壓力, 但是她們會提到社會給女性在家庭扮演的角色壓力還滿大的, 東歐跟俄羅斯等,可能是因為前共產國家的關係,(可能跟中國還滿像的) 比較不會去區分男性或女性較多的領域,另一半也是在學術界的比例也很高, 至於女性博士生跟學者單身的比例比較高,我從來沒想過耶,一直覺得這是個人問題, 我自己的女性博士朋友(以台灣人跟歐洲人較多),一直都單身的很少耶, 也沒聽說她們會覺得找對象很難之類的,當然也不會刻意要找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6.212.92.167
pasmoi:無論男女,重視家庭都是好事啊!不一定要講到性別歧視上面 01/20 12:07
pasmoi:我認為選擇家庭、重視家庭,都是應該鼓勵的,沒有不好 01/20 12:09
pasmoi:女性其實不必對這類詢問太敏感,親情與家人的珍貴是無價的 01/20 12:10
pasmoi:若女性學人真的重視家庭,應該坦然面對自己的情感與需求 01/20 12:11
pasmoi:好好與另一半討論兼顧的方法才是上策 01/20 12:12
Silience:只是被問選擇家庭或是事業還不算是歧視。畢竟就算是男的 01/20 12:19
Silience:也同樣會被問這個問題。畢竟,不少男博士後研究員也被問 01/20 12:20
Silience:同樣的問題。畢竟要選擇家庭跟事業應該要看自己的另一半 01/20 12:22
Silience:不管是男女,只要另一半願意照顧家庭的話,那有人專心衝 01/20 12:24
Silience:刺事業的話也是很好的。而且這種例子是已經出現很多了。 01/20 12:25
Silience:除非對方說女性應該優先照顧家庭,那這樣才能構成歧視的 01/20 12:27
Silience:條件。至於從社會文化來討論的話,那就是case by case。 01/20 12:30
Silience:有的社會願意接受,有的社會不願意,這就是社會文化。 01/20 12:33
忘了說背景,他們並不會問男生同樣的問題, 那個問題的基準是女生「只」能選其一,而沒有兼顧的能力。
seii:國科會有支持一個台灣女科技社群互助網,有興趣可以看看 01/20 15:18
※ 編輯: antibonding 來自: 46.212.194.231 (01/20 17:35)
Silience:我覺得只能擇一是蠻不錯的,這樣另外一半就能專心顧家。 01/20 17:42
lovpeace:不論男女 我都覺得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01/20 17:46
dos792:不願為家庭犧牲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最好別結婚以免害了一 01/20 19:08
dos792:個家。 01/20 19:09
dos792:社會也許有那個意識,但並無權力限制男或女要不要家庭 01/20 19:10
dos792:別把自已的自私假裝成對學問的愛。為了照顧父母生病放棄 01/20 19:11
dos792:學術的人並不少。也許他們學術是"loser",但人格是winer 01/20 19:12
推「自私」兩個字,我還滿討厭因為自己的個人成就,就硬要另一半跟家庭犧牲的人, 若家人是支持的,當然是很幸運,但是真的還不少人,會把家庭的體諒當成是理所當然。 ※ 編輯: antibonding 來自: 129.242.218.243 (01/20 21:08)
whc760123:看ID就知道原PO是化學背景XD 01/22 15:45
uka123ily:但是為了家庭而愧對學術與教授職位 也是人格缺陷 01/22 15:58
uka123ily:而事實上 無法兼顧學術工作往往是跟家庭無關 01/22 16:01
uka123ily:在台灣常常是外務耽誤了家庭與學術工作 01/22 16:01
Silience:uka大有卦???要分享一下嗎?? 01/22 16:08
uka123ily:不就是陪啥大官大老闆應酬或當顧問 不顧家 還怪學術? 01/22 16:22
uka123ily:也算是為了學術犧牲家庭嘛? 還差的遠吧? 01/22 16:22
uka123ily:就算為了學術 那麼也只能說是效率太差 01/22 16:24
uka123ily:蹲在研究室 但是卻想不起來自己當天做了啥 並不少見 01/22 16:25
Silience:uka大被凹了不少的樣子!!! 辛苦哩 01/22 16:28
uka123ily:沒研究沒教學領很多錢又喊說好忙的教授 讓人很心寒 01/22 16:30
Silience:有阿...遇過一個..... 01/22 16:32
Silience:沒研究沒教學計畫找人寫...簡直..... 01/22 16:34
uka123ily:這種人說顧不得家庭 只能說學生跟paper很冤枉 01/22 16:37
hanabidsca:沒研究沒教學領很多錢又喊說好忙的教授=MY BOSS 01/22 17:03
Silience:hana大衝了!!!!! 01/22 17:12
Silience:小弟願聞其詳..... 01/22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