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triking (abstention)》之銘言: : 來稍微分享一下社科領域的情況... : 在英國據說是念3到4年(看研究主題和學校), : 但同樣的情況是,因為現在台灣的國立大學的教授多是留美, : 對於英國的學制比較不熟(或說是不信任好了) : 所以相比之下,留美回來可能稍微有些優勢。 : 但時間上,差異的確挺大, 關於英國博班的修業年限迷思,三年畢業云云, 這些"聽說"、"據說",似乎很難停止。 剛好我也以社會系為例,來跟這位板友的描述做個對照, 順便解答,英國博士班只念三年就可以畢業的疑問。 當然領域、學校不同可能會有差異, 但既然同樣以社科領域最對照,相關變數應該可以減到最小。 首先,所謂的三年,指得是最短修業年限(minimum)。 換句話說,如果你強到不可思議,也必須念滿三年、繳滿三年的學費。 這個最短年限,還不包含最後一年的"寫作年", 我們稱為"completion year"。 滿三年才可以提出申請進入寫作年, 而一旦進入這個階段,必須在一年內提交論文完稿。 而提交論文完稿,才能安排口試。 所以一切都非常、非常順利的情況下, 最快可以拿到學位,也要四年多一點點。 再來,所謂的不用修課、沒有資格考是怎麼回事呢? 換句話說,這三年學生在幹什麼呢? 那就要從入學、升等制度說起。 英國博士班入學,與美國不同,必須先念過碩士班。 那些修課、考試, 也就是進入這個領域需具備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我們認為是在進入博士班之前就必須具備的。 這也能夠說明,為什麼入學審查最重要的項目是研究計畫, 特別看重個別學生是否能夠提出特定問題、研究策略, 能不能滿足立即執行研究工作的要求。 因此,在某個程度上,碩班的要求可以視為美式博班的第一二年訓練。 入學之後,博士班的第一年, 敝系要求兩件工作: 一是文獻回顧,二是研究設計。 文獻該如何幫助界定研究問題、又如何引導研究設計,是這一年的重點。 每半年,學生、指導教授、和指導委員主席, 會開一個審查進度的會議。 在會議上,比平常的指導更為正式, 學生要提交工作成果、說明進度、甚至進行口頭答辯。 這個審查,關係到能不能"升等",升上二年級、升為博士候選人。 在二上,會特別開一個升等會議,審查一年級的所有成果。 他們要看你文獻回顧作的完不完整、研究設計嚴不嚴謹、 最重要的是,你這個學生,做不做得到。 少數可以在一下升等,多數在二上, 但總有一些人,會因為進度成果不足被延後升等。 這什麼意思? 就是你要繼續博一的身分、繼續博一的工作。 甚至,會被要求拿碩士走人,或是連碩士都沒有、退學。 而且這是玩真的,真的會有人博二升不上去 (看過)。 第二年,通常是資料蒐集(田野工作)、初步資料分析。 第三年,則要進行論文各章節的大綱跟初稿。 同樣的,每半年要接受委員會考核。 在第三年下,也就是上述的最短年限到達時, 指導委員會會再進行一次升等考核, 這一次,不是升博士候選(那是第一次), 而是進入前述的"寫作年"與否。 換句話說, 你在三年級末,有沒有足夠的成果、有沒有夠好的初稿, 關係到你能不能升博四,寫論文。 如果有,恭喜你,你在最短年限裡做到了。 如果沒有,那抱歉,重複博三的工作一直到達到標準。 再糟一點,你成果太差,會叫你走人。 去年,就有博三學姊被退學的案例,連碩士都沒有。 相對於美國的資格"考試", 我們的資格"審查",會一直進行到四年級。 也不是進入寫作年就頂天穩當了, 進度不足,寫作年可以延長時限一次, 若仍然無法完成,系上會為你一個人特別開會, 讓你特例延長、退回博三,或是省下這個麻煩乾脆叫你走人。 這有點像破關遊戲,是會卡關的,每一關都有倒數計時。 雖然理論上四年可以提口試畢業, 這前提是你每一關都"一次就破"。 而且呢,沒有一次破會有前功盡棄(fail)的風險。 因此有不少人,甚至我懷疑是多數人,會採取技術性休學。 進度、成果不足以通過下一升等審查的情況下, 休學可以讓破關的倒數計時暫停。 敝校社會科學博士班,絕大多數要5到6年畢業(average)。 上一個四年畢業的台灣人,在10年前。 如果加上碩班的時間 (在這邊的、不是在台灣念的), 那也可以說平均拿到博士學位要6到7年。 相信這樣說明,應該可以比較清楚知道, 最短年限和實際平均修業,minimun vs average,是不一樣的概念。 相信也可以說明,為什麼英國不用修課、"聽說"沒有資格考。 我們認為修課是你碩班該做的基本功, 系上對博士生只"審查"你的"成果和資格"。 至於你需不需要多修課來加強特定主題和技術能力, 那是你博士生自己去衡量跟決定的事。 最後,這是"英國"學制特殊嗎? 我想不是。 德國的社科博班,也採用這套"最短三年、年年審核"的制度。 所以,這類英國博班三年畢業的聽說據說,有不少錯誤, 至少,這既不"英國",也"不只"三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09.145.184.2 ※ 編輯: bright308 來自: 109.145.184.2 (11/13 07:47) ※ 編輯: bright308 來自: 109.145.184.2 (11/13 07:53)
saltlake:真是精采的介紹 如果還有相關連結或提供可進一步查證的 11/13 08:08
saltlake:文獻參考 或許可以讓不熟悉歐制博士的人 能進一步自行 11/13 08:08
saltlake:確證 而取得更有力的信心 11/13 08:09
cscc:增廣見聞..thanks 11/13 11:50
wedme:推!這應該可以打破多數人認為英國博士比較好取得的迷思~ 11/13 12:41
ab1211:很實用的經驗分享 ~ 終於有人出來說清楚 講明白了! 11/13 16:32
penicilin:推...與其看幾年畢業,不如看歐美博士訓練的『質』... 11/13 21:44
striking:推 所以申請學校前還是要衡量自己比較適合哪一種學制 11/14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