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IF就是影響係數,有個公式可以算, : 大致上就是總篇數在分母,被引用數在分子。 : 但這裡面牽涉到兩個問題: : 各領域的從業人員數量不同,作研究的型態也不一樣。 : 有些領域期刊的IF平均水準都在 5.0 以上,也有些領域其IF只有 1.0 左右。 : 這時可以看該領域的ranking,將各領域作各別的比較,而不是僅以IF作唯一的標準。 : 另一個問題則是我們只知道某期刊的IF, : 但同一本期刊裡,其文章的引用數還是會有差異的。 : 前述的600次或1200次,絕不會是來自很多不同的文章, : 比較可能是由某些文章具有高引用數來撐起這個數字, : 其他文章還是可能連被引用一次都沒有。 : 因此即使文章投在IF較低的期刊裡, : 但如果該篇文章時常被引用,那表示這文章仍是很重要的工作, : 並不會因為期刊的較低IF而被輕視。 這是有見識者所為 不懂得人只會看點數分高下 (就像味覺白吃 看著米其林吃飯 沒米其林就分不出好壞 或把米之外的歸於不好) 有時會注意到有些高點數或重要論文會引用一些很老(超過20年以上甚至比你老的) 或點數很低的論文很有趣 這表示這被引論文很原創 很啟發 或引用者很用心從老舊東西中看出新玩意 讓我們對引用者跟被引用者都感敬意 : 但不可否認,高IF期刊表示其內刊文章被引用的「密度」較高, : 的確比較容易曝光或被重視。 風潮跟炒作 : 所以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文章該投到哪裡去, : 當然首先你得對想投稿的期刊有個初步的認識: : 我這內容會是這期刊的讀者想看的嗎?他們通常都是刊登哪些類的工作? : 這是編輯關心的問題,也是投期刊前自己要注意的事情。 通常不在乎點數或可以不在乎點數的人才比較注意這點 讓自己的東西出現在適當的地方 有些歐洲學界會新建立自己的期刊跟美國老牌打對台(如非始於歐陸) 而歐洲自己本土大老也會想辦法出力支持(本土化??) (就自己的研究分兩邊投 投美國維持能見度 投歐洲當臺柱撐起一片天) 這些大老也都會建議徒子徒孫到美國走一趟見識見識 (私下也會譙美國制度就是) 但大老自己練出的學生也不差就是 只是資本主義比較厲害 比較能榨出人的潛能 還有經濟強大軍需強大也是資源重要差異所在 : 至於期刊好不好投,有些人會把審稿人數當做標準。 : 畢竟要說服一個人總比說服兩個人容易一點。 : 但如果你的文章跟該期刊主題接近,有可能是這本期刊讀者感興趣內容, : 刊你的文章可能會增加該期刊的引用數的話,那投上的機會就會大一些。 說到"文章" 又想到一個有趣的東西 "文采" 讀論文 不知大家會不會注意到 有些"大師"的論文 很有風格 通常論文為求上 大家都中規中矩寫減少麻煩 但有些大師會不照規矩 但那種不照規矩 讓論文更有特色鮮活 而不"死板"生硬 這也有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1.125.133
vaquero:有教授提醒,大師可以有文采,因為他已經是大師。 04/30 14:27
vaquero:另外,米其林較容易判別的是服務精緻度,食物則看人喜好。 04/30 14:28
saltlake:原波能舉幾篇有文采的論文例? 04/30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