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幫朋友代po,小弟真的不是強者我朋友XD 各位會讓家人了解自己的研究工作嗎? 今晚和家人起了小口角,理由其實很無言 簡言之,家母晚餐後突然遞了一篇報紙報導給我 內容就是某某名人出言反對某某政策 該政策是我的研究領域,論文平日讀多了 這類文章僅是小菜一碟,我草草看過便放到一邊 家母見狀突然發起脾氣來,用她那套常民的似是而非觀念大放厥詞 我也懶得解釋,就左耳進,右耳出,當耳邊風 或許是我的態度太沒禮貌,家母繼續加大火力,家父也加入插起花來 開始批評我社會經驗不足,都關在學術象牙塔中,搞不清楚社會現實 某某名人地位顯赫,閱歷豐富,我竟不當一回事云云 不知為何,我突然有些惱怒,大聲回嘴,最後也不待他們說完,就跑回房內 坦白講,我從碩士班迄今,研究主題都集中在該政策,碩士論文也與此有關 在這方面不敢稱是專家,但至少包含事實面及理論面,也比一般大眾有更深入的了解 說得功利些,好歹也因此凹到了幾篇TSSCI 其實我不求家父家母理解我的研究工作 但或許他們是大學以上學歷,高階金融機構主管,在同輩間算是高知識分子 這樣的身分背景讓他們習以一種權威的角度發表議論,不管內容是否真確 其他問題也罷,但這一次正好是我的研究領域 我實在無法忍受他們引用錯誤觀念來批評,理智線才突然斷裂 現在事後檢討,一方面自己的態度確實不佳 一方面我也在思考往後面臨類似的情況,應該如何面對 該讓他們知道我的研究成果,不要再隨便胡亂批評 還是繼續裝聾作啞,好好修養自己的脾氣呢? 不知道版上諸位先進有沒有什麼好的意見可供酌參?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7.53.117.201
lidance:針對那篇報導寫個review給父母看吧 05/20 23:32
Narcissuss:跟家裡伸手牌就忍忍吧 除非你不靠他們吃穿 05/20 23:45
verylikeTN:我只是覺得 你現在發了幾篇tssci好像就很了不起... 05/20 23:48
verylikeTN:但是他們養你養了幾十年 都老了還要養你念博士..多辛苦 05/20 23:49
Sayaa:將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常民"能懂的方式解釋出來 05/20 23:51
verylikeTN:念到年紀都大了 還要拿tssci來忤逆父母... 05/20 23:51
Sayaa:其實是很好的學術訓練啊 就好好跟父母解釋自己的想法觀點吧 05/20 23:52
diyaru:當然是要好好休養脾氣 不管怎樣 都不要對你父母發脾氣 05/21 00:15
leprosy:跟爸媽比點數嗎? 你的出生證明點數最高了, Nature都比不過 05/21 00:16
winchin:等你畢業 你會發現 這世界上 只有"有權""有錢""有地位"的 05/21 00:17
winchin:人說話才有人聽 才是對的。你有個學位,發再多PAPERS`, 05/21 00:18
winchin:人家對你只會聽聽就算了。 05/21 00:18
winchin:你爸媽的態度 就是你畢業出社會後 其他人常見的態度 05/21 00:20
winchin:強爭 或 論辯是沒有用的,你說越多,人家只會覺得你"不會 05/21 00:21
winchin:做人"。真聰明的人會選擇附和 低調 ,與其得罪人,還不如 05/21 00:22
winchin:拍馬屁來得好。 05/21 00:22
diyaru:做人才是最重要的 05/21 00:23
Metonymia:試試看用幽默化解如何? 用辯論的方式只會讓情況更糟 05/21 00:41
Metonymia:而且就算對方知道or事實證明你是對的, 通常對方也不會 05/21 00:42
Metonymia:真的道歉或願意接受, 尤其如果對方脾氣很硬拉不下臉的話 05/21 00:42
Metonymia:訓練自己笑笑的面對批評或不順耳的話, 開個玩笑引起對方 05/21 00:43
Metonymia:興趣. 不過現在還是先等爸媽氣消, 再找個時間聊聊天吧 05/21 00:46
andypen:跟父母道歉吧~點數真的不算什麼~家人是最重要的 05/21 00:46
Metonymia:這是你苦心鑽研的領域, 但是換個角度想, 很少人像你花這 05/21 00:48
Metonymia:這麼多時間在該議題上, 理解錯誤是可以預期的, 05/21 00:48
Metonymia:再換個角度想, 你爸媽也許是找這個話題想跟你聊聊呢, 05/21 00:49
Metonymia:像我親戚朋友家人沒有一個人知道我在幹嘛XD 他們講錯我 05/21 00:50
Metonymia:高興都來不及了, 至少他們願意講啊, 很可愛!像是小朋友 05/21 00:50
Metonymia:般想要跟我說話討論. 也許你用這個角度想, 就不氣了~~ 05/21 00:51
DDMO:能把你的研究講的讓一般人也能略知一二不也是不錯的訓練嗎?? 05/21 00:53
DDMO:就把一些不合理的質疑當成口委再刁難,你該做的是如何應付場面 05/21 00:55
DDMO:而不是對口委生氣吧^^ 05/21 00:55
chongzi:社普也很難好好試著解釋一下吧,有社經經驗的人都知道表 05/21 01:11
chongzi:像不一定對,說一下也可以讓父母知道學術上的看法 05/21 01:15
hohohaha:用一般人聽得懂的方式跟他們說 爭執只會讓你失去你展現 05/21 01:17
hohohaha:自己學術成果的機會 就當成是教書的訓練如何? 05/21 01:17
vaquero:沒聽過隔行如隔山,要父母了解是緣木求魚~ 05/21 01:31
vaquero:通常台灣傳統家庭父母,對於權威和媒體有莫名其妙的崇尚 05/21 01:33
vaquero:溝通,是要在兩者知識有共通性時找出共通性~ 05/21 01:34
vaquero:明明沒有交集處還要硬要別人了解那太浪費時間了~ 05/21 01:34
joeism:講給他們理解,稍微磨掉點專業的傲慢,這也是我自己的課題 05/21 01:51
vaquero:每個人的父母都不一樣,不用強求吧~有些父母的權威像神 05/21 02:02
vaquero:通常成就愈高的父母,對威權的傲慢一般父母很難比美 05/21 02:04
vaquero:但是期刊是真的不代表什麼,有天你在報紙寫社論~ 05/21 02:09
vaquero:你爸媽就會降低對你禮貌的要求,完全理解你了。 05/21 02:09
LEDG:就順著你父母 05/21 02:56
fishbaby314:就想辦法溫和的講給他們理解,就算是丟Paper還是 05/21 03:00
fishbaby314:有機會被reviewer argue的,就當成是訓練吧 05/21 03:03
olaqe:傻了你 何必跟父母嗆這些? 05/21 08:58
chickenboy:你應該可以試試講些一般人聽得懂的話 05/21 10:20
Linethan:能夠講到不懂的人懂 也是研究者的功力之一 05/21 11:38
kage01:台灣已經走到有錢說話就是對的地步 05/21 11:48
frost529:如果是跟人有關的東西 讀再多文獻不實際接觸也枉然 05/21 13:30
frost529:看看政府一堆精美的政策 實則窒礙難行民怨四起 卻不理會 05/21 13:33
pastoral:沒必要這樣跟家人吵 家人只是想跟你聊天 不是跟你講理 05/21 14:25
Ranch99:我覺得這個故事給原po的啟示應該是:跟父母分享自己的研究 05/21 21:30
Ranch99:得要長線佈局、由淺入深,免得等到碰上某某名人才爆氣。當 05/21 21:31
Ranch99:初發paper的時候就可以用「聊工作」的方式跟他們解釋這是 05/21 21:32
Ranch99:個怎樣的專業活動、其中的「眉角」在哪裡,然後專家的看法 05/21 21:32
Ranch99:跟江湖郎中有什麼差別。 05/21 21:33
tainanuser:自己的父母,就算你的學問再大,也是要低頭啊.... 05/21 23:45
jamtu: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學社會科學的人 因為看過比較多理論 05/22 10:26
jamtu:然後就認為其他人都不懂 沒有必要跟他們討論 05/22 10:27
jamtu:可能是你的父母權威性的態度讓你不爽鳥他們而已 05/22 10:27
jamtu:不過我覺得學社會科學的人 有絕對必要用淺顯易懂的邏輯方法 05/22 10:27
jamtu:向大家宣傳與討論自己的研究與想法 05/22 10:28
jamtu:否則造就的只是一群被民間罵到臭頭的學術象牙塔政務官而已 05/22 10:28
jamtu:畢竟學的是人的東西 最後還是得回歸到人才可以 05/22 10:29
vaquero:上面的仁兄的論點滿偏頗的~理論、權威、象牙塔的連結 05/22 16:54
vaquero:哪裡有這麼絕對,有時候反而是不喜歡論斷和選邊的態度 05/22 16:55
vaquero:平和的態度會很容易激怒那些本來就已經有立場的人~ 05/22 16:56
jimiras:你可以不讓家人了解, 但要人家了解唷.. 05/22 18:00
tupolev:父母希望你讀那篇文章,絕對不會是想害你,而是希望你更好 05/24 21:11
tupolev:難道這樣你也需要以那幾篇TSSCI,完全將父母的意見置之不理 05/24 21:13
tupolev:說直接一點,沒有你父母從小拉拔你到大,根本不會有那幾篇 05/24 21:13
shooding:有能力+能配合的, 才是人才. 05/29 18:57
gt2771991:我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只能說父母平常不夠了解小孩 06/02 16:12
gt2771991:想要孩子青出於藍勝於藍,卻又要小孩聽他們,超級矛盾! 06/02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