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看到版上沸沸揚揚的在說台灣太愛看IF這些,而國外根本不在乎 個人覺得有失偏頗,有誤導後輩之可能,所以提出一點個人的看法 某版友說:說IF不重要的,要麻就是大咖要麻就是Loser。 不得不說,是個很中肯的評論。 除了少數的領域與歐洲國家,IF至今還是最重要的評價方式之一 說外國不在乎的,實在不是精確評論,只是外國沒有像我們與大陸這麼會"玩"數字而已 除了IF外,他們更在乎研究的品質與應用性,但不代表不在乎發表文章 隨便舉個例子,哈佛醫學院的大牛Lewis Cantley教授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ewis_Cantley/ 發表文章490篇,總IF約5400點,對比我的21篇與95點,高下立判。 我算過,如果我一年發表10篇IF=5的高品質文章,100年後我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 你覺得我如果說我比他強,誰會買單? 不得不說,包含IF, H index,這些還真的是有其的公正性存在 不然為什麼IF=3X的Nature我發不上,而IF=1的某期刊我又不想發? 一個年輕的研究者蛻變成大牛的過程中,發表高品質文章是最直接的方式 大家可以由網路資料庫認識你與你的研究,而也可以幫你覓得一份好的offer 如果你什麼發表都沒有? 要如何說服別人你有本事? 我想是很難的。 放在國外也是一樣,別天真的相信外國人不在乎(歐洲人除外) 如果不在乎,那些Nature, Science, PNAS, 是哪些人在爽爽發阿? 美國的Funding除了一些工業界非常牛的大老,一樣是要靠文章去拿的 講近一點,如果你的發表很薄弱想去當博後,那些美國大牛實驗室看都不會看一眼的 這些寫在履歷中的發表,就是人家認識你最直接的方式,尤其對我們年輕學者來說。 這邊說個小故事, 我來日本後認識一個中國人才知道我們當時同時去應徵了一個美國大牛實驗室的博後 她是大阪大學博士,文章一作2篇;我是成大博士,一作文章當時是7-8篇,結果呢? 我拿到了而她失敗了,到現在她還在酸我說我放棄那機會很可惜。 當然,我也很看不慣文章亂掛名、灌水、甚至假數據。 這種"操作"IF與citation的確不是正當的思維,西方人的確是比較不齒的。 但真的不代表他們"不在乎"這些指標。 跟大學聯考一樣,這些指標不是完全準確,但卻是相對的公平 除了少數有特殊技能(專利)或少數系所外,IF與H index對大多數人還是公平的 大家科研做這麼多年都知道,就算灌水文,也需要時間去做與寫吧 發表不管點數高低,還是都有一定的困難度吧。 不過說真話,這些指標的確不應該跨領域去比較,譬如我做工程的發Nature是難上加難 但在同領域裡面,這些指標還是很重要的,包含在國外(歐洲我不確定) 有機會,研究做得好,就儘量多發表。 別酸葡萄的說這不重要那不重要,等文章不如人而吃悶虧時就真的很悶了。 STEPHEN in Japan -- 小砲‧攝心情 http://www.wretch.cc/blog/stephenh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3.30.124.195
puec2:其實會說IF不重要的,通常不是會吃虧的那群人。 11/13 14:23
puec2:講太明就沒意思了,點到就好。:) 11/13 14:23
joeism:題外話,或許是老美他們對「合作」的定義比較寬鬆吧,常常 11/13 14:24
joeism:在我的領域也是看到幾個大頭在那邊作者互相掛來掛去... 11/13 14:24
oplz:問個問題.. 你覺得有幾個人可以隨時知道每本期刊最新版本的 11/13 14:34
littlest:原PO本身就是強者了! 11/13 14:34
oplz:impact factor 多少? 每個領域大概都知道哪些是頂尖的期刊 11/13 14:35
oplz:哪些是好期刊 那些是垃圾..這些不用 impact factor 就可以知 11/13 14:35
oplz:道.. 如果你從 IF 的既有立場往他人身上看.. 當然好像每個人 11/13 14:37
oplz:都會記較那些數字.. 當研究落到要去計較那些數字時 其實也蠻 11/13 14:38
oplz:可憐的.. Lew Cantley 實驗室丟 paper 是投好期刊 不是點數高 11/13 14:39
oplz:的期刊..另外他已經離開 HMS 了. 11/13 14:40
puec2:IF沒有人在橫向比較的啦 國科會AB表算出來也是在學門內排名 11/13 14:40
puec2:怎麼會認為有人會拿不同領域的IF互相比較?這不是外行的話 11/13 14:41
puec2:就是故意的錯誤類比了。 11/13 14:41
Narcissuss:自己領域的好期刊點數一定要知道吧 不然怎麼更新網頁.. 11/13 15:13
ljii:看ptt長知識,原來Cantley去Weil Cornell了. 他是cancer meta 11/13 15:19
ljii:bolism界的牛耳啊~ 11/13 15:19
KittyGod:因為IF出現的盲點就是有些很有趣或是很重要的研究 11/13 15:51
KittyGod:不是出現在高IF的期刊 11/13 15:52
limingche:就好像問錢重不重要一樣..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 11/13 16:19
guare:還是有些人橫向比較IF => 少數外行人, 不多但還是有。碰到只 11/13 17:04
guare:好暗地裡笑笑。 11/13 17:04
mzac1b:並不是說IF不重要 只是說東方國家以為衝高點數量 11/13 17:48
mzac1b:就能跟科技先進國並駕齊驅 結果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11/13 17:48
mzac1b:一味數點數 連亂掛亂升等都無法區別 11/13 17:50
mzac1b:那數點數只流於算數 缺乏內涵了 11/13 17:51
francej:沒有人會否認Nature的地位啊 真正的問題是在IF系統底下 11/13 19:42
francej:3x篇IF=1的文章等同於一篇nature. 但真的可以這樣算嗎 11/13 19:43
francej:不過說個現實的,有nature又能如何...這年頭教職那麼難找 11/13 19:45
francej:科研經費也越來越難拿. 有nature的可能還是得去業界找頭路 11/13 19:45
francej:業界真的會看到有nature就把你當神拜馬上高薪聘你? 我看也 11/13 19:46
francej:未必吧 11/13 19:46
allenehongn:業界不看發表量,是看領域,謝謝~ 11/13 20:33
bmka:敝校醫學院升等主要是看H-index(all, first/senior)跟number 11/13 20:51
bmka:of citations (all, first/senior). 而這兩項指標跟期刊的IF 11/13 20:52
bmka:總體來說是成正相關,所以敝校重視IF?也對,也不對 11/13 20:53
bmka:基本上升等的評量標準是impact, 而且必須是measurable impact 11/13 20:53
tainanuser:推 11/13 22:37
IPSN:IF有其重要性 但偏偏鬼島制度搞得大家只會想去衝點數... 11/13 22:48
OhMyAlex:熱門領域點數好拿很多 明明沒做什麼還是樂勝一堆作傳統的 11/14 00:24
dreler1:我覺得這篇說出一些情況不是全部情況 11/14 00:57
dreler1:我認識的美國人 覺得投稿要看IF 畢竟想有高曝光率 11/14 00:58
dreler1:但是他們覺得 Tier 1 大概前10% 的期刊是沒有分別的 11/14 00:58
dreler1:還是要看題目內容決定 譬如我們最高分不算 Nat Sci PNAS 11/14 00:59
dreler1:大概最高分是 6 前10% 到 3.2 他們覺得 6跟3.2 是沒差別 11/14 01:00
dreler1:投完稿去評量一篇文章不是看 IF 是看獨立引用 11/14 01:01
dreler1:所以 IF 重要 但是其實在看一個人的成就 11/14 01:02
dreler1:IF 完全沒辦法顯示出個人的成就 投其刊 Tier 1大概有7-8個 11/14 01:03
dreler1:journals 過不過不是文章本質決定的 雖然是佔了一部分 11/14 01:03
dreler1:但是 主編 審稿 跟 期刊目前接受的進度 也是很重要的 11/14 01:04
dreler1:我投過 Tier1的journals 低分沒過 老闆不服沒改 投高分 過 11/14 01:05
dreler1:我有一些低IF的文章citation比高IF文章多 11/14 01:06
dreler1:IF 有其用途但是 代表的東西我覺得很薄弱 11/14 01:06
dreler1:上面都是說我們領域的情況 11/14 01:07
GoldLight:我是社科領域的,我們大多認的期刊名字 11/14 02:34
GoldLight:IF也會看,但不是第一個看的,比較像是補充說明 11/14 02:34
GoldLight:有些很有聲望的期刊雖然IF不高但是還是得至少有一篇 11/14 02:35
winchin:我這領域SSCI期刊的IF都沒很高,最高的也都才1點多,很多 11/14 07:41
winchin:期刊的IF值都差個0.02分左右而已 11/14 07:41
caseypie:不是除了少數領域,是除了人不像醫學那麼多的領域 11/14 07:53
kittypudding:我認識的一個在NIH的說,大約是10, 5, 細的就無差 11/14 13:32
kittypudding:但他們的評比還是要看5以上的有幾篇,所以還是在意的 11/14 13:32
kittypudding:也就是,若不能到5以上,就考慮好不好投,和名氣了 11/14 13:33
kittypudding:還有一個評比是看你有多少和別人合作的paper,多的話 11/14 13:35
kittypudding:表示你是很well-known的學者(?) 11/14 13:36
kittypudding:這裏的多不是單指篇數,還有國家,lab數之類的 11/14 13:36
kittypudding:所以也不是他們愛掛來掛去,而是有很多合作,代表你 11/14 13:40
kittypudding:的scope。。。 11/14 13:40
tommy770726:生醫領域過5應該有些鑑別度 不過OA跟應用型例外 11/16 01:05
tommy770726:近年許多基礎科學老牌如jbc跌很慘 應用新刊卻大漲 11/16 01:15
ynssun:史上最強冥師那個好幾年0篇也活得好好的 你覺得呢? 11/17 20:27
ynssun:史上最強冥師那個好幾年0篇也活得好好的 你覺得呢? 11/17 20:27
ynssun:史上最強冥師那個好幾年0篇也活得好好的 你覺得呢? 11/17 20:27
mzac1b:IF有沒有用? 應該有多種面向來探討 11/20 21:27
mzac1b:最俠義最直接的就是 卡位有沒有用? 升等有沒有用? 11/20 21:28
mzac1b:但廣義來說 對學術、國家、社會、經濟 有沒有用? 11/20 21:29
mzac1b:各國對教育或學術投資方式都不同 目標應該也不同 11/20 21:30
mzac1b:不應該一味模仿別國 而該設立自己的目標 並自問達成了沒 11/20 21:31
pc1234:既得利益者:IF棒透了;非既得利益者:IF爛透了 11/28 01:18
Narcissuss:換另一種評比還是會同一群人在那說 看那個沒用 11/30 02:56
musicy:真的不在乎耶.... 12/05 09:21
neil16:請教授幫忙協調PM 增加IF 12/20 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