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ilo-04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7.3 例二 非人類動物(Nonhuman Animals) 在傳統道德觀上,對於動物待遇的議題一直不被視為一個主要的道德問題。基督教傳 統道德觀宣稱只有人類是依照上帝自己的形象被造的,而其他的動物都不具有靈魂。因此 這樣就允許人們對於動物進行一切他們覺得適合的行為。聖多瑪˙阿奎那在他的著作當中 如此寫道:   以下是對於那些宣稱「殺害動物是有罪的」的反駁。動物本來就是為了人類而創   造的,因此人們利用它們並沒有什麼不對,不論是殺害它們或是用其他的方式去   對待它們。   但是虐待動物不是錯的嗎?阿奎那認為是,但是他的理由是跟人類幸福相關的,而非 與動物福利有關:   聖經上一切禁止人們虐待動物,比方說殺死一個幼鳥嗷嗷待哺的母鳥,都是因為   這樣的行為會導致我們對於他人的冷酷。為了避免人們從虐待動物到對於他人的   殘酷,聖經對於這樣的行為是禁止的。   因此人類與動物分別在不同的道德範疇之中。嚴格來說,動物在道德上不具有自己的 立場。我們可以依照一切對我們有利的方式來對待動物。   當這種觀念被如此醜陋地被描述時,傳統的教條讓人感到不安。那種人類對於動物的 漠視感覺起來太過於極端。但是只要稍微反省一下,就可以發現我們日常行為是如何受到 這樣的支配。我們肉食﹔我們用動物來做實驗﹔我們用它們的毛皮來做衣服﹔我們把它們 的頭掛在牆上當作裝飾品﹔我們在動物園或牛仔表演當中把它們視為娛樂的對象﹔我們甚 至將打獵視為一個很普遍的運動。   如果有人對於神學在這事件上的「合理化」感到不安,西方的一些哲學家也提出了更 多非教條式的合理化。比方說,動物不具有理性,它們不能夠說話,它們根本就不是人類 。這些是為了說明為何動物不適用於道德的考量。   功利主義者卻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他們所關心的並不是一個個體是否有靈魂,是否理 性或其他的能力。一切應當被考量的就是是否能夠相受快樂或是經歷不幸。當一個個體能 夠受苦的時候,在我們決定要進行行為的時候,就應該把它納入考量,不論它是不是人類 。事實上,邊沁認為這樣的區分根本就跟種族歧視沒有兩樣。他寫道:   「有這樣的可能」,就是或許到哪一天,一切的動物可以獲得它們在目前的「暴   政」之下所不具有的權力。法國人已經發現膚色並不構成人們被差別待遇的理由   。或許有一天我們會發現皮膚的品質、脊椎的樣式也都不足以構成差別待遇的理   由。還有什麼能夠不受到這樣的限制呢?是理性的能力還是說話的能力?一隻成   年的馬或狗搞不好都比一個一個月大的嬰兒具有理性或溝通的能力。但是到底什   麼應該納入考量?問題不再於它們是否具有理性,或者它們是否能溝通。問題在   於「它們是否能受苦」。   由於不論人類或非人類都可以受苦,我們就不應當對任何一方有所不好的待遇。為什 麼虐待人類是錯的?因為他或她是能夠受苦的。同樣的如果一個動物被虐待,它一樣的會 受苦,因此這就跟惡待人類是一樣錯誤的。對於邊沁與彌勒來說,這就是整個問題的結論 。人類與動物在道德上都是等同的。   然而這樣的觀點卻顯得十分極端。與功利主義立場相背的傳統道德觀並不認為動物在 道德上是擁有獨立的地位的。動物與人類真的可以被視為相同的嗎?在某些地方邊沁與彌 勒或許是認同的,但是他們在處理這個議題的時候相當謹慎。事實上人類與動物是有一些 區別的,而這些區別就能夠合理化一些差別待遇。舉例來說,人類具有動物所不具有的理 性能力,因此能夠進行許多動物所不能享受的娛樂。人類可以處理數學問題、可以欣賞文 學等等的。同樣的,人類的理智也讓人能夠經歷動物所無法經歷的挫折與失望。因此在促 進快樂的原則之下,我們要設法防治這些特定的不愉快,並促進這些特殊的快樂。然而, 我們對於動物的福祉也必須同時納入考量,功利主義道德上嚴格要求必須考量到動物的受 苦,就如同我們考量到人類一樣。   然而同一時代的功利主義者,有對於這樣看法的不認同卻也不令人意外。我們殺死動 物、用它們來做實驗的「權力」,似乎讓人很難去相信我們真的像邊沁與彌勒所形容的那 樣糟糕。然而卻有一些功利主義者提出對於邊沁與彌勒的論點,強烈的支持。一位名叫彼 得˙辛爾的哲學家,在一本於1975年出版,有著「動物解放」這樣奇怪名子的書中指出, 依照邊沁與彌勒的觀點,我們對於動物不良的待遇是應該嚴格禁止的。   辛爾要問我們如何去合理化以下這樣的實驗。   在哈佛大學,R.所羅門、L.卡門以及L.偉尼對於狗在受到電擊的行為反應做出研   究。他們將四十隻狗放入一個叫做「梭盒」的實驗器材當中。這個實驗器材有許   多以一些障礙分成兩個小區塊的隔間。起初那些障礙只有狗的高度。數百道強烈   的電流會從狗腳底下的網子通過。起初那些狗學會從障礙物之上跳到另外一個區   塊就能避免受到電擊。為了要「打消」狗跳的念頭,那些科學家們迫使狗兒們「   跳進」電流一百次。他們宣稱,當狗兒們跳起來時會發出很得意的叫聲,但是當   它們降落在通電的鐵網上時,就會轉而發出哀嚎。接下來他們用一些玻璃板將障   礙的上空整個擋住,然後再進行同樣的實驗。那些狗兒跳起來之後,就迎面撞上   那些玻璃板。起初那些狗會有一些排泄上的不正常、尖叫與哀嚎以及攻擊儀器的   狀況,但是在十到十二天的實驗之下,狗兒們都放棄了想要逃脫的念頭。那些科   學家們表示對於這次的實驗相當「滿意」,並且認為電流與玻璃板的結合對於打   消狗兒逃命的意願「非常有效」。   功利主義者的論證就是這樣的簡單。我們應該以行為所帶來的快樂與不快樂來評斷行 為的正誤。在這次實驗當中的狗兒,毫無疑問的經歷了極大的痛苦。而對於這樣的實驗, 有任何對於人類或動物在快樂上的彌補,而能使之合理化嗎?有更多的不幸被防治嗎?如 果沒有的話,這個實驗在道德上就是難以接受的。   我們要注意到這累的論證並不會說這樣的實驗是「不道德的」。它只是建議我們應該 以其優點來評斷每一個獨立事件。以這項實驗來說,它是一種對於「後天的無助」的一種 研究,而在心理學上面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家認為去了解後天的無助,對於長期下來對 心理疾病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功利主義者並不會自己告訴我們這項實驗真正的意義所在 ,但是他們強調這樣造成動物的傷害是需要有理由才能合理化的。我們不能只因為它們不 是人類,就簡單地把它合理化。   然而對於這種實驗的批評,對我們來說太簡單了。因為我們本身不會進行這樣的實驗 ,而我們可能就自以為崇高或是自以為是正義的。辛格卻指出,沒有任何人是可以免於這 樣的指責的。事實上,我們對於動物的殘酷就跟進行這些實驗是一樣的。因為我們大多數 人都是吃肉的。而肉品的生產就跟動物實驗一樣殘酷。   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即使屠宰場是很不好的,但是至少那些動物在活著的時候待遇都還 不錯。但是辛爾指出,這些都不是事實。以肉牛為例,它們的一生都待在小到連轉身或躺 下的空間都沒有的小隔間裡面。但是就從生產者的較度而言,這樣卻是很好的。因為任何 的運動都會影響到肉品的「品質」﹔另外要提供牛隻生活的空間成本實在是太昂貴了。在 這樣狹小的空間當中,牛隻連本能的求偶都無法進行,因為空間時在是小到連要回頭張望 都是不可能的。很清楚地,些牛隻會很想念它們的母親,就跟人類的嬰兒一樣,它們也渴 望能夠吸吮東西,而這樣也反應到它們會嘗試去吸吮隔間的邊緣。為了要讓肉品更加地美 味、嫩白,牛隻被灌食一種缺乏鐵質與纖維質的液體。如果有足夠空間可以轉身的話,對 於鐵質的渴望甚至會驅使牛隻去舔食自己的小便,而這樣的行為對於正常的牛隻是不可能 的。而這樣狹小的空間,卻很有效地「解決了問題」。由於反芻必須要用到纖維質,牛隻 對於纖維質的渴望也特別地強烈。因此牛隻不能夠擁有稻草鋪的床,因為它們會想要去吃 它,而進一步會影響到肉質。所以對於這些牛隻來說,屠宰場搞不好是對於這樣痛苦生存 的一種解脫。   再一次用功利主義簡單的論證來看待這件事情。整個肉品生產對於動物造成極大的痛 苦。我們並不一定要吃肉,因為素食也一樣可以營養又美味,而這樣肉食是不能合理化肉 品生產的。因此辛爾認為人們都應該素食。   最革命性的地方在於,功利主義者認為動物也應該納入考量。一般的道德關認為只有 人類才應該是道德的對象。功利主義對於這方面有所挑戰,並堅持一切被影響到的都應該 納入考量。雖然說一個充分的道德觀會注意到人類確實是比較特別,但是事實上人類只不 過是地球上中多生物的一員,因此這也是道德所應當考量到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2.24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