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ilo-04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關於功利主義的論戰 功利主義認為幸福快樂是可以被追求的,更進一步來說,到最後是唯一被追求的。任 何其他為人所追求的,都只是為了達到這目的的手段。 約翰˙斯圖亞特˙彌勒 功利主義 於1861 John Stuart Mill, Utilitarianism 1861   一般人並不會為了幸福快樂奮鬥不歇﹔只有英國人才會。   佛里德里西˙尼采 偶像的沒落 於1889 Friedrich Nietzsche Twilight of the Idols 8.1 正統理論(The Classical Version of the Theory) 典型的功利主義,也就是邊沁與彌勒索提倡的,可以被以下這三點概述:首先,行為 唯一對錯的判準在於其結果,其他的都不重要。第二,在評估結果對錯的時候,唯一需要 考量到的就是行為所帶來的快樂與不快樂。最後,每一個人的快樂在算計上都是相等的。 就如同彌勒所說的:   依照功利主義來判斷一個行為的對錯,所要考量的不只是行為人的快樂而已,而   是一切被影響到的人。在考量的時候,功利主義要嚴格地要求他做到極度公正無   私與仁慈。 因此,所謂對的行為就是當每一個被影響到的人都被公平考量的狀況之下,那些能帶來最 多平衡掉不快樂的快樂。   這樣的理論對於哲學家、經濟學家以及其他關於人的行為的理論產生極大的影響。雖 然遇到了許多強而有力的對抗,但這理論仍然大量的被採信。有一些反功利主義的論證強 到有許多人認為功利主義應該被放棄,但是很神奇地仍然有很多人繼續採信它。很多思想 界的人士拒絕讓這樣的理論沒落,而無視於反對的理論。依照一些當代的功利主義者的看 法,這些反功利主義的思想只是顯示了典型的功利主義必須被修正。他們認為基本的概念 仍然應該維持,只是必須被重新塑造成更完整的型態而已。   在接下來的文章裡面,我們要看一些反功利主義的論證,並且檢視是否傳統的功利主 義能夠被修正到符合這些要求。由於這些論證還可以喚起一些道德哲學的議題,因此他們 不只是可以用來修正功利主義,而有自己存在的目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2.242.236
weipoyen:什麼是快樂?快樂是什麼? 140.112.239.100 11/25
imp1026:我怎麼知道 原文是Happiness 211.72.242.236 11/25
※ 編輯: imp1026 來自: 211.72.242.236 (11/29 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