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ilo-04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8.2 快樂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嗎(Is Happiness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什麼是善」與「什麼是對的」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而效益主義用追溯第一個問題的 方式來回答第二個問題。所謂對的行為,就是能夠帶來最多善的行為。但什麼是善?古典 效益主義者會回答,只有一個東西是善,那就是快樂。就如同彌勒所說的「功利主義認為 幸福快樂是可以被追求的,更進一步來說,到最後是唯一被追求的。任何其他為人所追求 的,都只是為了達到這目的的手段。」   這樣認為快樂就是最終善(而不快樂是最終惡)的思想被稱為快樂主義。快樂主義是一 個長期下來一直頗為受歡迎的理論,最早可以追溯回古希臘時代。它之所以那樣具有吸引 力是因為它簡單而美妙,以及人們很直覺地會認為事情的好與壞的判準在於人麼的感受。 然而一些簡單的反省就可以看出這樣的理掄,當中所含有的重大瑕疵。就以這樣的例子來 說明:   「一個很有前途的年輕鋼琴家,在一場車禍當中手部受傷,而因此她再也不能彈奏了 。」為什麼這件事情對她來說是不好的呢?快樂主義會認為是因為她的不愉快所造成的。 每當她想到她原本能夠擁有的前途時,她都會感受到挫折與痛苦,而這就是她的不幸。但 是這樣對於不幸的解釋似乎倒果為因。我們並不會認為因為她對於此事不愉快,而將一個 原本中性的事件變成不好的。相反的,她的不愉快是對於她本身的不幸的一個理性的反應 。她原本可以是一個很有前途的鋼琴演奏家,而現在則不行了。這就是整個慘劇。我們不 能只以設法讓她開心的方式來化解這樣的慘劇。   「你或許會認為某某是你的好友,但事實上他卻經常在背後嘲笑你。」如果沒有人告 訴你的話,你或許永遠都不會知道。這樣對你來說是很不幸的嗎?快樂主義不會這麼認為 ,因為這樣並沒有對你造成任何的不愉快。但是你會覺得這樣怪怪的。你會認為他是你的 朋友,而又有被耍的感覺,雖然說你可能毫不知情,也不會因此感到不愉快。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相同的基準點。我們會珍惜許多事物,像藝術創作與友情。而我們 之所以珍惜他們,是因為其自身的好處。它們的確會讓我們快樂,但是完全是因為我們已 經認為它們是善的。(我們不會因為它們讓我們快樂就說它們是善的,而這就是快樂主義 倒因為果的地方。)因此,失去它們是一種不幸,而這樣的不幸獨立於它們所帶來得不愉 快。   快樂主義就是這樣子誤解了快樂的本質。快樂本身並不會被視為善,更不會因此而被 追求,而「其他的都只是追求快樂的手段」這樣的看法根本就是錯的。相反的,快樂是在 我們達到我們認為是善的時候,所產生的東西。我們會認為交朋友是善的,而交朋友也會 讓我們很快樂。這與一開始就假定交朋友只是追求快樂的手段,而快樂才是真正要追求的 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   因此當代的快樂主義哲學家所剩無幾。那些同意功利主義的哲學家們,則設法在排除 掉快樂主義的理論之下,重新定義善與惡。有一些哲學家就像英國哲學家莫爾(G.E.Noore) 一樣,設法找出一串被認為本身就是善的事物。莫爾認為有三個很直覺的善,那就是愉快 (這樣翻不太好pleasure的意思應該相當廣)、友情與美的欣賞,而所謂對的行為就是那些 能夠增加這些的行為。另外有一些功利主義者則迴避到底有多少本身善的問題,而宣稱不 論行為是如何被衡量的,只有對的行為才能帶來最好的結果。另外還有其他的人以另一種 方式迴避,就是宣稱我們應該進行滿足人們喜好的行為。然而要在本書當中完全介紹各家 功利主義優缺點是不太可能的。我之所以會提到一些,只是為了傳達這樣的訊息,就是雖 然快樂主義已經被否決了,但是當代的功利主義者,仍然能夠繼續持有功利主義這樣的學 說。而他們更宣稱,快樂主義從一開始就不是功利主義必要的成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2.242.236 ※ 編輯: imp1026 來自: 211.72.242.236 (11/26 23:36)
weipoyen:謝謝 140.112.239.100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