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ilo-04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8.4 每一個人都相等嗎?(Should We Be Equally Concerned for Everyone?) 功利主義最後的一個要素就是每一個人的幸福都一般重要的概念,就如同彌勒要當一 個「嚴格公正無私而仁慈的觀察者」。當這個概念很抽象地被表達時,似乎相當合理,但 是其實裡面有相當多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平等的考量」對我們來說太過於嚴苛了 ,另一個問題就是這樣會徹底地瓦解掉我們既有的人際關係。 功利主義苛求太多了。 假設說你正好要去看電影,在路上遇到一個人宣稱說你去看電影所花的前可以幫助第三世 界那些缺乏食物或者醫療的孩童。很明顯的那些孩童需要食物或醫療的急迫性比你要看電 影還強。於是你放棄了這次看電影的機會,而把前捐給慈善團體。但這不是故事的結局。 依照同樣的理由,你不可以買任何新的衣服、新車、電腦或是數位象機。更進一步來說, 你應該搬進租金較低的公寓。因為照這樣來說,到底是你的享受重要,還是給那些快餓死 的孩童食物重要?   事實上墨守功利主義的話,你會被要求把你的一切都施捨給那些更需要的人,直到你 幾乎一無所有。我們會非常崇敬這樣的人,但是我們不會認為他們只是在旅行義務。相反 地我們會認為他們在進行超過他們義務所規範的事情。我們必須要區分哪些是道德上必要 ,與哪些是可敬但是是非必要的(哲學家稱後者為超義務的行為)。功利主義似乎忽視了兩 者的界線。   但是問題不只在於功利主義會要求我們將所有的都施捨出去。滯於相等重要的概念, 功利主義幾乎會完全妨礙我們的日常生活。那些充實我們生命的計劃與活動,都會在服從 那無私促進最大幸福的原則之下幻滅。假設說有一個木匠,不是很有錢但至少家境小康。 他擁有兩個子女,而在週末時他會參加一個業餘的劇團,同時他也很喜歡歷史,並大量從 事閱讀。這有什麼錯嗎?但是依照功利主義來看,他正在過一個道德上不允許的生活。畢 竟如果他把那些開支花在別的地方可能會對大眾更有幫助。 個人人際關係。 實際上沒有任何人會對所有的人都一模一樣,因為這樣我們就必須要放棄我們與親朋好友 之間特殊的關係。我們深深地對自己的親朋好友有差等的關懷。我們很愛他們,並且願意 對他們有很大的付出。對我們來說,他們不只是廣大人群中的一份子而已,他們是特殊的 。但這一切都與更正無私衝突。當人要公正無私的時候,什麼親情、什麼愛情、什麼友情 的,通通都要幻滅。   事實上功利主義徹底的瓦解我們的個人人際關係似乎是它最致命的錯誤。而這樣子來 看,功利主義似乎失去了一切的真實性。如果人對於自己的丈夫或妻子的關懷,與對完全 不認識的路人甲一樣,那會是怎樣的世界?這個觀念非常地荒謬,因為這樣不只是徹底地 違背一般人的感情,更進一步的會瓦解掉伴隨婚姻制度的特殊關係與義務。如果對自己的 子女與路人乙一模一樣,那會是怎樣的世界?就如同約翰˙卡丁漢(John Cottingham) 所 說的「一個父親或母親坐視自己的子女活活被燒死,而去搶救一個可能夠更有前途,更能 為社會大眾謀福的人,根本就不是什麼英雄。他根本就是道德上為人所鄙視的病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2.24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