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Crit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cho (KEEP WALKING)》之銘言: : ※ 引述《psilotum (好小孩)》之銘言: : : 枝微末節 : : http://nudum-cafe.blogspot.com/2007/11/blog-post_24.html : : photos here: : : #1 http://www.flickr.com/photos/mutolisp/362394026/ : : #2 http://www.flickr.com/photos/mutolisp/1872294628/ : : #3 http://www.flickr.com/photos/mutolisp/1985899455/ : : 請指教,謝謝! : 很有趣的作品~ ^^ 我來選的話會把這篇跟 Kirros 那篇仿 Bill Jackbson : 的作品列為今年十大之一.... : 這篇三張作品我想可能有個問題需要釐清: : 你想要什麼樣的感覺? 先說一下我的思維: 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在都市、森林間找尋一些關於樹、森林、與植物的創作 #1, 和 #2 是我主要呈現的主題, 我想要找到兩組可以有明顯對比的 (#3 是為了要湊三張的 XD)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兩種植物代表的環境 #1 血桐: 是低海拔開闊、干擾地會出現的代表樹種,都市裡頭空地荒廢地蠻常見的 常綠闊葉樹。 #2 山毛櫸在台灣分佈十分少,這是在太平山拍的,該林分已經是片老熟的山毛櫸林 而且更新程度很差,環境變動有可能造成族群分佈減少甚至滅絕 而山毛櫸是落葉的闊葉樹 -------------------------------------------- #1 去年隨手拍這張之後,愈看愈有意思。 於是讓我開始拍起樹冠透光後的光影,我用明暗深度來解釋生命對於各種不同面向 的嘗試及心情上的複雜。如果用我自己的心境來說: 那時我剛退伍不久,當了幾個月的研究助理,和老闆鬧翻了,也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走, 大家給了許多意見,但我聽不到我心裡頭的聲音。 此時 #1 很能代表我當時的心境。 #2 度過將近一年沒有工作、沒有唸書,持續放空的狀態,想清楚了一些事情 就像 #2 一樣,清楚的枝幹,明顯的脈絡 此時又回到了學校唸書。 這是我心境上從混沌走向清晰的過程。 我聽見心底的聲音, I heard: ``Follow your heart'' 剛剛想了一下,第三張台灣欒樹有點多餘,是到此一遊類 XD #3 本來是想說清晰之後,再開始慢慢成長的感覺,不過真的感覺有點多餘 : 小時後相信很多人都作過葉脈標本, 很漂亮的紋路。在後面兩張, 全部用 : 剪影,而且也沒多的光影,或是重疊的空間,看起來似乎想把圖片裡的 : 景物全部壓在一張紙上,像我們看到的葉脈標本一樣, 全部是平的;但是 : 第一張,利用明暗的差距作出空間深度的意圖很明顯。所以,整個看下來, : 第一張和後面兩張的所呈現出來的氛圍是有相當差距的。 : 所以我要再問一次: 你想要什麼樣的感覺? : 如果是葉脈標本,那國畫裡二維空間的運用會是你很好的參考對像;而 : 如果是明暗(色塊)與空間深度,那也許"野獸派"或"抽象表現主義"可以 : 幫的上忙。 謝謝,我當初完全沒想到這點,感謝你的提點!! : 如果是到此一遊....那....可以印一張送我嗎?....XP 我要有正妹的喔...XPP : 淺見~ 可以啊,我最近準備想把這系列印出來,也有點想做關於樹的攝影集 正妹的話.... 我不太會拍人像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