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Crit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par (沒有堅持的下場)》之銘言: : #3 這張喔 我覺得沒有那個安全帽或許會入戲些 : 不過當時是想用很殘破的背景 跟 運動風的東西做衝突對比 : 這個人要呈現的是負面的哀傷情緒 透過眼神動作 同情飛碟屋的遭遇 這一點是人像沙龍最喜歡搞的手法 但你可能要了解 "衝突對比"跟"突兀"的差異 一個影像的陳述與本身的內在邏輯有關 如果在畫面中安排一老一少的人物 這種對比能夠引導觀者往"年齡".."歲月"等時間性的角度去理解 一個珠光寶氣的路人與乞討的老者 可能引導向與經濟有關的理解 運用同一維度兩端的對比線索 某種程度上能夠錨固影像的浮動意義 但是不處在同一維度上的兩個元素 出現在畫面中反而容易引起混淆與突兀 運動風跟廢墟 就是個看似不相關的元素 放在一起實在意義不明 並且重點是...沒什麼趣味性產生 這種時候 若無法改變人物的服裝 或是適合陳述的角度 我會傾向於根本不讓人物出現 除此之外..影像中的其他視覺線索 也決定了元素衝突的合理性 美少女外拍最常看到的就是"意圖"拍攝日系清純自然的風格 結果女主角畫個大濃妝 非常陰鬱誨暗的主題 主角卻穿得超花俏 配件一大堆加雙可愛長靴 這種照片看來就會非常矯柔做作 假設影像的重心在元素衝突上的話 那會有更多視覺線索去輔助"衝突"這件事 例如板友sim3000的這張作品.... http://www.flickr.com/photos/sim3000/2782974107/in/set-72157606828992986/ 從角色的服裝..防毒面具..室內撐傘..破敗的空間與明亮的採光配色..角色站立的位置 每一個元素都在訴說著一種荒謬的夢境感 達成整體的趣味性 反過來看 當影像中其他線索都在描繪對於衰敗的憐憫時 冒出一個無關的運動風服裝 看起來就會比較像是失誤 我不會將這種運用稱之為衝突對比~ 類似的問題還蠻常見的 稍微提出來討論一下~ 淺見~ -- http://www.flickr.com/photos/boy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8.82
apar:恩 真的耶~ 這樣說我懂了 謝謝 10/22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