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Crit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因為這個討論串牽扯下去...有太多名辭需要先定義 論述的範疇也要先定義 為了避免討論脈絡綿綿無絕期... 我嘗試盡量揣測aloke可能的原始疑問去討論 ※ 引述《aloke (人生有一半是失眠)》之銘言: : 些藝術運動的影響,而這些作品也因為沾了這些邊而增光 <-- 這也是把攝影推往藝術 : 講得有點言不及義 ... 我想這具體難講,不過應該是個挺明顯風氣吧 ~??(有人附議嗎?) : 攝影作品因為符合藝術的標準、討論藝術的議題、或宣稱為藝術,所以 "比較好" ~~ 個人蠻認同這串的第一篇回文中..shell所提的一點... 那就是"藝術的範圍廣,還是攝影?" 不過這比較方式有點奇怪..因為攝影的整體與藝術恐怕不是處在一種對等關係 依照aloke原始的提問... 我認為真正要比較的應該是"藝術的範圍廣還是攝影藝術範圍廣?" 如此一來答案應該很明確了 被包含在藝術範圍中的"攝影藝術" 如何探討"被推往藝術"? 當然攝影還有一些其他的價值..例如歷史價值..科學價值等等 不過我們應該很容易發現.... 假設探討攝影"非創作"層面之價值.. 何來"將攝影推向藝術"之說? 那根本是不同的面向~ 攝影依然在醫界和警界等扮演佐證的重要角色.. 看不出來有趨向藝術的徵兆 所以我認為aloke真正的問題.. 或許是: 為什麼攝影藝術要follow當代藝術的主流? (工藝水準的部份其實也屬於創作面向吧) 這個部份其實我了解得不是相當透徹 就拋磚引玉班門弄斧一下 就我個人僅有的一些知識.. 我逐漸了解到一件事~ 藝術發展的典範轉移並不是憑空發生的創新 而是跟整個歷史與社會文化的進程環環相扣的 杜象的小便斗..或是安迪沃荷的玉米湯罐... 早一個世紀恐怕就真的變成垃圾 所以同樣地~ 從整個藝術史與歷史發展的過程看下來... 也有可能發現 當代藝術走向目前的思維 自然不是石頭裡蹦出來的結果 那是整個藝術進程累積的蘊釀 當代藝術之所以由觀念藝術領軍..強調創作脈絡的展現 原因必須從目前的社會文化背景探究 例如視覺影像的數位化..商業化與大量複製 影像的產製門檻降至前所未有的低(只要會按快門都能產製) 網際網路型塑的速食瀏覽觀看習慣造成視覺思考的扁平化 可能還有古典畫派以降的所有表達形式之嘗試所奠基的形式創新阻礙 此種情況下當代藝術為了要超脫已普及的氾濫視覺刺激 勢必要往更深層..更強調思維脈絡的方向去發展 因此攝影藝術雖然有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 然而其發展不可能自外於這樣的社會文化背景 更何況攝影術是導引這個趨勢的重要推手(降低影像產製門檻..加速影像產製與複製) 有鑑於此....我個人倒不認為攝影貼了當代藝術的冷屁股 攝影藝術本來就在裡面了 至於aloke提到以"攝影的角度"去看Cindy Sherman的作品... 我蠻好奇什麼是"攝影的角度"? 個人淺薄地認為目前攝影藝術持有的視覺語言以及構圖美學... 大部分不就是繪畫發展累積之成果..頂多加上這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延伸 假設撇除掉這些以及當代藝術的主流價值對攝影媒材特性作用的結果... "攝影的角度"還剩下些什麼? (數位)暗房技巧嗎? 還有什麼東西? 你在談"以攝影的角度"時... 腦海中浮現的是否為某種單一內涵? 而不是真正容納了所有攝影的表現可能? 至於aloke所說的另一個層面.. 眾攝影師巴著"藝術"不放的問題... 前面已經有幾位闡述過了... 單純就是消費一個名為"藝術"的標籤來提升產品的價值..價格..建立某種區隔.. 在下就不再獻醜了~ 一點淺見 對當代藝術理解的闕漏部份 還忘諸位不吝指教~ -- http://www.flickr.com/photos/boy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9.174.163
aloke:攝影 follow 攝影藝術,攝影藝術 follow 當代藝術 ~~~ 01/21 16:00
aloke:越右邊的越好 ~ 就是這個現象。 01/21 16:01
Boyen:痾 請注意我的用詞 我沒說"攝影藝術 follow 當代藝術"喔.. 01/21 23:10
Boyen:我是說..."攝影藝術 follow 當代藝術主流".. 看出差別了嗎? 01/21 23:11
Boyen:攝影藝術本身就被包含在藝術與當代藝術中 如何談follow? 01/21 23:13
Boyen:所以你所指稱的"當代藝術"其實是"特定類型"的當代藝術吧 01/21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