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Crit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的一些問題似乎沒有被察覺到... 還是直接回文好了~ 我的感覺是探討到"藝術"的議題時... 最後常常討論串會將探討的層次愈拉愈高... 演變成什麼都是藝術的結果 讓人懷疑這種論調有什麼積極作用存在 原po提到了"轉變為藝術"不是為了藝術動機而存在... 但經過歷史環境變遷之後...其美感元素突顯出來而成為藝術 到這裡不知道我有沒有誤解意思? 那接下來我開始談為什麼我認為這個定義範圍很大.... 我們歧異之關鍵在於"美感元素"~ 你認為.... "作品在經過時空轉變的考驗下,脫離先識結構後而仍可以得到共鳴者反而不多" 我從訊息傳播溝通的角度來看... 第一個這要看你的時間軸拉得有多長? 脫離先識結構的程度為何? 亦或是指"徹底脫離"~? 假設是徹底脫離的話..很抱歉那個結果是完全無法預料的 亦即原先被認為能超越時空考驗的創作反而可能會變成垃圾 垃圾或毫不起眼的東西卻可能成為藝術 亦或者..根本就沒有了"藝術"這東西~ 因為根基的知識結構與價值觀已經完全不同 不能用既有的知識結構與價值觀去試圖揣測~ 因此一但時間軸持續拉長....我恐怕"轉變為藝術"的釋義範圍會變得無限大~ 或者相反地來說是無限小~ 而假設不是指"徹底脫離"的話.... 那麼時間軸要拉到多長是一個標準? 又為什麼是拉到這麼長不是拉到那麼長? 這都是有待釐清的問題~ 此外..認為能超脫時空環境歷練的創作方能成為藝術.... 又不預設時間軸長度的類似論點... 通常是假設了有"某種美感價值"能超脫時空環境歷練 也就是某種根基於"人類本性"之類的價值~ 這個部份有異議嗎? 好 那麼最接近這種價值的應該就是類似"原型"或稱"集體潛意識"的東西 但假如有接觸文化研究的人..可能會發現... 要在藝術創作中排除文化歷史建構的痕跡...那作品幾乎是所剩無幾 不但是殘存的作品所剩無幾 那作品殘存的內涵恐怕都所剩無幾 我跟心理學不熟.... 但我認為就算藝術創作中的確有某種美感原型 也不是能夠清楚指稱的內涵 所有指稱的語言和知識結構都來自於過去的已知 假如用來指稱的語言都脫離不了文化建構的痕跡... 要怎麼指稱"脫離文化建構痕跡的內涵"? 有鑑於以上的脈絡~ 我個人會傾向於從歷史發展以至於當代文化背景...等等的"已知".. 去闡釋"是否為藝術"或者"藝術是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 因為一但將未來的可能囊括進來.... "未知"將會摧毀你所有論述的合理性~ 淺見~ -- http://www.flickr.com/photos/boy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8.82 ※ 編輯: Boyen 來自: 59.126.8.82 (02/04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