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ys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陳碧芬台北報導 若不是中研院召開院士會議,中研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鄒至莊,可能沒什麼機會返台 。面對台灣的現況,他不諱言「有些生疏」,對於難得的會面馬總統機會,他也說,「禮 貌性聊聊吧」。 鄒至莊年近80,是美國經濟學會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主席,對中國經濟研究特別專精,為 中共總理溫家寶的經濟顧問。比較中國、香港等地的近期發展,他很確切地點出台灣的大 問題:台灣人口少、菁英數目不足,已是台灣追求發展的大問題。 財經院士們一行10人,昨天當面向馬總統疾呼:重視人才培育,提高吸引高級人才的誘因 與籌碼,否則台灣永遠無法和他國競爭,且遠遠落後於新加坡、韓國,甚至中國大陸。 院士們感嘆,台灣學界的薪水真是微薄,願意留下來的人先不說處於物質的犧牲,拿現有 條件籌碼去國際學界挖角,是完全比不上的。鄒至莊舉例說,台灣的菁英人數只有中國的 50分之1,海外優秀人才又不來台灣、不在台灣長期發展,恐會淪入惡性循環。 中研院士會議每次選出的院士級學者,7成是長年居住海外的華裔知名學者,許多是在台 灣的大學畢業後才到海外深造,數十年來深耕學術研究、在國際上表現卓越,中研院還有 授封其為最高榮譽院士的籌碼,勉強維持台灣學界與國際沾的上邊,卻因為台灣學界的薪 資水平低落,完全無力於把他們留在國內,無法為國內作出實質貢獻。 此次當選的19位新院士,僅有4位住在台灣,而2位新當選的財經院士王平、段錦泉,在美 、加學界聲譽卓著,過去10年來國內財經界幾乎動用了所有可用的資源,想把他們聘回台 灣,無奈香港、新加坡和美國,都明白優秀人才的無價,一再抬高薪給與豐裕學術環境, 台灣只能淪為短期訪問的次要地點,即便如此國內財經界已對他們兩人銘謝五內。 其實,鄒至莊也坦白說了,如果不是長年在台灣持續追蹤政策問題,以一般學者在學術理 論上的成就,並不足以直接影響政府的經濟政策,在如此百變的環境下,他寧可相信市場 機制。 因此海外財經院士們,對於台灣印象最深刻之處,是企業家特別傑出,昨天他們對馬總統 強調,兩岸的開放政策應是容許「通」,自然會觸發雙邊企業、民眾發展出市場機制,雙 邊政治力介入太多都不是好事。 ============================================================================= 要是台灣學術界待遇能提高 大家就不用吵該念物理還是該去賺錢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125.59.93
RikerKing:發股票吧~這樣會吸引很多高科技的人才。 07/07 01:07
noonee:唉...薪水啊... 07/07 01:18
caseypie:外國又不是沒這個問題,學術界的薪水硬是比業界少一半 07/07 01:37
alen3321:推。薪水要提高。我很佩服一些留在台灣的一些教授 07/07 12:35
alen3321:他們到其他國家待遇會更好。留在台灣真的是佛心來的 07/07 12:35
agoodjob:我們只知道要發給榮民和錢坑法案 ! 07/07 18:50
theory:榮民以前是真的有貢獻..發給很多只會作秀嘴砲的官員才是@#$ 07/07 20:28
Cger:很多榮民是很慘的...錢都被上面搞掉了 07/07 21:03
hept:慘的一樣慘,好的還是一樣好,榮民也是呈現M型化 07/07 21:11
feynman511:我很尊敬對台灣有貢獻的榮民... 養他們沒啥不對吧 07/07 21:46
red0210:這也有一些沒辦法的事 台灣地狹人稠 資源有限 07/08 00:50
red0210:想要有錢 都去當政府官員、商人比較快... 07/08 00:51
nidoran:學術界不是很擠嗎? 怎還要招攬國外的? 07/08 00:57
cbao:禾斗禾斗 錢拿出來就有人了呀 07/08 01:46
red0210:錢拿不出來呀... 07/08 15:26
e04bank:把立萎的補助砍光光,何來無錢? 07/08 17:00
chungweitw:不過, 我覺得美國學術界的薪水比台灣學術界薪水還低 07/09 12:08
chungweitw:尤其是博士後研究員. 07/09 12:09
agoodjob:那還有很多對台灣有貢獻的人為什麼不都養一養? 07/12 21:51
agoodjob:跟砍18%不就是一樣要追求大家的社會地位都平等嗎? 07/12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