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laySt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好久沒有人討論GT6了,這代不論人氣與買氣真的掉了不少XD 最近不只我個人,連平常一起連線的玩家都對GT6頗有微詞 不過這篇沒有抱怨XD,只有分享一些遊戲經驗 ※ 引述《lancelotyen (lan)》之銘言: : 手把操作速度快: : 不論是方向鍵、香菇頭或者L2R2等,共通的特性就是行程短,方向左右切換或回正,從全 : 油門到全煞車的速度很快。但反過來的缺點就是細微的操作比較困難,如果沒有輔助系統 : ,在擬真的情況下應該是沒辦法玩的,GT的手把操作輔助無法完全關掉。而由於行程很短 : ,油門或煞車的控制也相對困難。 如果你有注意到畫面上的油門/剎車量表,你會發現手把的油門剎車反應其實比踏板慢。 雖然手把按鈕行程短,但由於「關不掉的手把輔助」的關係,油門與剎車開度的變化 速度是有上限的。無論是0%到100%,或是100%到0%,粗略估計大約都需要0.2~0.3秒。 用踏板的話,就看你的腳踩多快,而不會限制速度。 我猜這個輔助的原意是為了手把行程太短,不易控制油門與剎車,要是突然油門按太深 的話,輪胎容易空轉,或是剎車突然按太重的話,車身姿態容易失去平衡等等。 但這個輔助與轉向速度不同,是無法調整速度的。 與方向盤最大的差異,我覺得是在一些直線底重剎車時,為了彌補剎車反應時間,手把 必須稍微提早剎車點。車速越快,差距會越明顯。 : KTM的X bow,手把輔助相當到位,容易上手,方向盤則因為車輛敏感而需小心操控。 : Lancia的Stratos,手把輔助還是非常容易失控,方向盤反而只要稍微轉一下,配合重心 : 改變,車子就會自己轉向。 : GTR R35這類前置引擎4WD,手把轉向會被限制舵角,除非刻意帶甩,否則轉向不足明顯。 : 方向盤操作可以在彎中稍微再多轉一些,過彎會更快,當然會消耗更多前胎。 我覺得GT6刻意把MR車做得非常不穩,後輪很容易失去抓地,因此用方向盤的話只能用 非常小的轉角來過彎,而且要時時反胎修正,否則很容易spin。然而手把轉角不足的 特性正好符合MR車敏感的動態。 最近正好看到Assetto Corsa與GT6的比較影片,注意看兩者方向盤轉角的差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whUgKgVGg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SokAkokB1A
哪個比較擬真? ...我想只有實際上過賽道的人才知道了。 回到GT6,我平常最常開的是Super GT GT500系列的賽車,其中只有NSX是MR。 NSX在低速彎會有不尋常的轉向過度(鈴鹿的髮夾彎和chicane等),即使我入彎前已經 適度減速,彎中也很小心控制油門,一但我的轉角超過某個角度,後輪就會突然失去抓地 ,而且還很難修正回來。雖然可以靠練習與懸吊調校來彌補,但是基本上無法根治,因此 NSX與其他FR車相比,在低速彎有相當大的劣勢。 講到MR的操控,最近在GTPlanet的論壇上也有不少討論。有些人覺得GT6的MR車物理 模擬有問題,另一方面有人覺得是玩家的技術問題,討論到後來都變得有點火爆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3.12.157
clark3530:昨晚玩GT錦標賽,最後的紐柏林好滑好難開......... 01/24 16:14
clark3530:大直線微左彎被電腦推屁屁,大概轉了十幾圈才停下...... 01/24 16:15
atropos:好高階的討論啊 @_@ 01/24 19:47
bagacow:原來MR變難開不是我的錯覺… 被電腦A一下就出去了 反過來 01/24 20:29
bagacow:去A電腦的屁股 電腦:有蚊子咬我嗎? 這代常被頂到火冒上來 01/24 20:31
atropos:確實是, 大直路被摸一下都飛很遠 01/24 20:46
clark3530:山內一典要去台北電玩展~~~大家快去佔位置 01/24 23:01
banpui:mr車過半成了玻璃娃娃,ㄧ觸即破,但也有莫名好開的XD 01/25 02:44
banpui:某些我實在難以掌控,乾脆調配重比較快 01/25 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