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reschool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言;前幾天去做臉,做臉阿姨提到了自己讀小班的孫子不喜歡寫功課.. 我聽了差點沒嚇暈,小班有功課?! 大概是我的表情太震驚了,阿姨開始跟我說小班都教了啥啥啥.. 最後問我:"那要不然妳小孩的幼稚園都教什麼?" 我囁茹回答:"他們都是玩教具.".... 果然換來不以為然的眼神... 其實,有時真的很擔心,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會不會現在讓孩子無壓力地學習,反而讓他上小學後跟不上別人, 導致挫折? 正好在FB上看到朋友的分享文,忽然覺得自己可以再堅持一下了.. 學前教育破壞想像力.......臺灣的孩子真的「輸在起跑點」 德國人獲得諾貝爾獎人數佔總數的一半,但德國憲法禁止過早開發孩子的智力,避免 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Hard Disk),留給孩子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 任務」就是快樂成長。教育重點在: 1、基本社會常識。 2、動手能力。 3、保護孩子情感胚胎,澆灌情商,不該過度開發孩子智力。 原以為在德國祇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 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 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 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 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個星期後我再次 去見老師,並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證書,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師用一種奇 怪的眼光看著我,似乎我像來自外星的人一樣。」 老師進而解釋,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 想像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電腦的硬盤(Hard Disk),常此下去,孩 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 儘管如此,我對德國禁止學前教育的做法還是不太理解。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 專門請教了德國的教育人士,他們讓我找《基本法》來看看。翻開聯邦德國《基本法 》(即憲法),我大吃一驚。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 (Vorschule)。 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為何這樣規定,只好再請教有關的教育專家。他們告訴我, 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 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 一、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二、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 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三、培養孩子的情商,特別是領導力。 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後來查了一下歐洲有關國家的情況才發現他們 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例如匈牙利立法規定:嚴格禁止教授幼兒園期間 的孩子學習寫作、閱讀、計算等。幼兒園的教育是免費的。 (Ungarn: Es ist strengstens verboten in diesem Jahr den Kindern Schreiben, Lesen, Rechnen, usw. beizubringen. Die padagogische Arbeit der Kindergarten ist kostenlos). 學前教育破壞想像力 與歐洲相反,臺灣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 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臺灣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 是多餘的。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 事情。表面上看臺灣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他們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經 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暫且拋開中西教育優劣的爭議和評判,讓我們來關注德國教育的成果:自諾貝爾獎設 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 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70多億人口只 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難道這是種族的問題?恐怕沒有這麼簡單。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教育,看看他們的 做法是否值得我們藉鑑。 (摘自 父母學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9.109.54 ※ 編輯: ragirl 來自: 114.39.109.54 (07/17 00:07)
leprosy :以下開放反方父母發言: 07/17 00:10
drama :我是覺得沒什麼輸贏可言,各種文化特色不問,適情適 07/17 00:47
drama :性發展即可,只是孩子性情與環境有衝突時,父母要能 07/17 00:49
drama :發現並適當調整 07/17 00:49
ytan1155 :我倒是覺得現在小孩好不快樂,不像我們以前! 07/17 02:54
mechtec :我一直堅持:人生是龜兔賽跑,不要在意輸在起跑點 07/17 05:41
mechtec :反過來說,若台灣小孩輸,輸在父母教育態度的起跑點 07/17 06:20
TripleC :如果不含移民美國的不知道人數是多少? 07/17 08:36
praysoulmate:父母往往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為寶貝選擇幼兒園。 07/17 09:10
praysoulmate:顯示的除了是父母的期待,往往也是呈顯父母的擔憂> 07/17 09:11
praysoulmate:從小英文不好的父母會選擇雙語學校, 07/17 09:11
praysoulmate:從小在水泥叢林中長大的會選擇有大片綠地的學校.. 07/17 09:12
praysoulmate:我選擇的是重視身心靈平衡,不重視教導英文算數語文 07/17 09:13
mechtec : 回T大:List Nobel Prize Winner by Nationality 07/17 09:13
praysoulmate:的學校,...那大家就知道我缺乏的是什麼了,哈哈哈 07/17 09:13
mechtec :US:338 UK:119 Germany:103 但我沒時間把Peace Prize 07/17 09:15
mechtec :拿開來看 07/17 09:15
mechtec :也沒時間追溯誰是德國歸化移民 07/17 09:17
djboy :身為讀了再興15年的我,我把女兒丟進了 只求快樂成長 07/17 09:55
djboy :的天主教幼稚園。每天看她和妹妹二個人表演跳舞,就 07/17 09:56
djboy :很開心了。至於附件那3所雙語,嗯……操場還是大點吧 07/17 09:57
yangb :我認為過與不及都不好,順著孩子的個性去教比較重要 07/17 11:24
其實,昨天還發生了一件事,想順便分享一下; 我的表弟今年國小畢業等著進國中,暑假都待在安親班.. 因為他爸(我舅)在大陸工作,而他媽要上班 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由時間比較彈性的我媽幫忙接送.. 表弟總是希望我媽早點去接,常常下午兩點多就狂CALL我媽.. 結果昨天我媽照例應他要求提早去接,安親班老師卻不讓他走 說他學校發的數學作業還沒寫完.. 搞得後來場面很尷尬(正值反抗期的表弟在那邊發脾氣).. "他不是都畢業了,哪來的作業啊?" 我聽我媽轉述時問.. "妳不知道喔,他六月底去國中報到,就拿回一疊暑假作業了."我媽答.. 聽到這裡我已經很驚訝了,記得以前我們報到只是去量制服而已.. 哪會先給作業啊!? "那是複習國小的東西嗎?他怎麼不會寫?他成績不是不錯?"我又問.. "是國中的東西."我媽說:"所以才需要安親班的老師教他啊." 我聽了很氣;"怎麼可以這樣?!那沒錢上安親班的人怎麼辦?" "最後就跟不上,自生自滅啊."我媽說:" 所以妳的小孩也是,萬一上國小一開始跟不上別人,後來就受到挫折, 就不唸了...巴拉巴拉" 我聽完真的很無奈,台灣的教育什麼都要提早.. 然後讓幼稚園或補習班來肩負填鴨的工作.. 什麼12年國教,底層的模式根本沒改變,只會越改越糟罷了! 個人的一點小感觸... ※ 編輯: ragirl 來自: 218.173.170.154 (07/17 11:57)
SJ0516 :我覺得以後成長的過程~課業壓力只會更重不會更輕 07/17 11:52
SJ0516 :所以幼稚園就讓她們快樂的玩吧!!!好好的享受一下 07/17 11:52
drama :以前國中有先修班啊.... 07/17 12:08
ragirl :真的嗎? 難道只有我們國中沒有? 07/17 12:10
ragirl :喔喔 那有可能我表弟拿的是先修班的功課 07/17 12:11
ragirl :我媽記錯了 07/17 12:11
leprosy :我以前國中也有先修班 07/17 12:16
praysoulmate:以前我們國小畢業時,國小老師就蒐集一些功課不錯的 07/17 14:19
praysoulmate:的同學,到某個國中數學老師家補「先修數學」。 07/17 14:19
praysoulmate:英文也是,功課不夠優的還不能加入。...這種底層文化 07/17 14:21
praysoulmate:歷史悠久呀~ 07/17 14:21
fanttaa :以前國中暑假也有先修班,然後暑假結束就能力分班了 07/17 17:39
ikarih :我忘了升國一有沒有暑期輔導 不過好像真的有暑假作業 07/17 18:44
ikarih :但沒記錯的話 國一數學第一單元前面四節好像都是國小 07/17 18:45
ikarih :的東西 第五節絕對值才是國小沒聽過的玩意兒 07/17 18:45
CUTENOTER :這篇網路文章立意雖好、但內容有很多誤解。 07/17 19:09
ragirl :真的啊?好好奇是哪些誤解? 07/17 19:11
CUTENOTER :回給你了喔! 是關於基本法的部分他誤解誤很大 07/17 20:24
CUTENOTER :不過和本文的討論沒甚麼關係 就不另回文了^^ 07/17 20:24
謝謝CUTENOTER的說明如下: 首先是諾貝爾獎的德國人的人數 推文裡有講到就不提了 另外關於德國憲法的部分也有誤 作者立意雖好,但資訊錯誤,而衍生誇大。 他關於基本法Vorschule廢除的意思有所誤解,是張飛打岳飛。 廢除vorschule,是在威瑪憲法時已有規定,其目的是廢除只有富人才能上的收費特殊小學, 而各邦皆有義務設免費,且教學內容足以銜接中學教育的小學。 而基本法延續了這條照抄。 目前的德語vorschule是指preschool ,但在兩部憲法中, 該字的意義是中學預備學校,也就是貴族小學"。 可以參見基本法官方中文譯本。 http://www.recht-harmonisch.de/GG-chinesisch.pdf 結論:我個人會將這篇網路轉文視為都市傳說,半真半假資訊交雜。 ※ 編輯: ragirl 來自: 218.173.170.154 (07/17 20:40)
CUTENOTER :讓孩子很有創造力好好去玩吧! 我也很贊同這樣 :) 07/17 21:03
showme :賴皮大第一句回文好好笑XD 07/17 21:54
yangb :就我所知,德國要上好的高中跟大學競爭是很激烈的 07/18 09:26
yangb :資訊來源:德國實習與當地同事聊天得知 07/18 09:29
ladyluck :其實...我小時候上私立學校,除了課本學校還有編補充 07/18 10:32
ladyluck :教材,後來我發現都是國中課本的東西 07/18 10:32
CUTENOTER :網路文章也就是一面之詞 實際情況還是有很多變化 07/18 17:20
CUTENOTER :但是幼稚園就寫功課這在歐洲幾乎沒聽過啊... 07/18 17:24
kareon :推,德國要上好學校那才比台灣更難拼吧! 07/18 22:43
freesmile :外國人的法律就是對的....我不以為然 07/20 12:55
freesmile :求知慾是每個孩子都有的 要不要學 自然就好 07/20 12:56
tomlang :回樓上,這樣的法律是用來規範大人,因為大人會忽略 07/20 19:56
tomlang :兒童的發展能力,以自己的想法要求記憶、背誦專業知識 07/20 19:58
megaboost :贏在起跑點上,然後趴在半路上 <-台灣 07/22 00:11
megaboost :我只希望我女兒(3y)好好地玩,找她有興趣的事就好 07/22 00:13
milkfish9 :我幼稚園時讀蒙特梭利,天天玩,小一才接觸注音符號 07/22 18:41
milkfish9 :兩個弟弟也都如此,現在看來並不比別人差喔,家庭教育 07/22 18:41
milkfish9 :還是比較重要的  07/22 18:42
CUTENOTER :ㄟ 樓上各位:這個網路文章把人家的法律誤解啦!y 07/24 01:24
CUTENOTER :德國憲法的那一條根本不是禁止開發腦力 07/24 01:25
CUTENOTER :跟學前教育也一點關係也沒有 07/24 01:25
CUTENOTER :也許作者覺得提出法律更權威更能說服別人 07/24 01:29
CUTENOTER :但內容已經錯誤 再討論法律也就沒意義了吧~ 07/24 01:30
viivii :看過一篇文章,內容大約小孩越快樂大腦的發展會越好 07/24 21:57
viivii :之後學習力跟記憶力也比較優秀.... 07/24 21:58
viivii :不論如何,總之就是給小孩一個快樂童年吧~ 07/24 21:58
akjsd :我是覺得幼稚園跟國小好好玩就好,在台灣教改一直改 07/30 10:02
akjsd :就算贏在前頭,最後還不是趴在半路上 07/30 10:03
akjsd :台灣的大學生太多了,學歷泛濫,一樣是大學畢業生 07/30 10:04
akjsd :能力跟其他國家的比起來…結果如何?嗯…… 07/30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