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residentL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http://ppt.cc/KfRK 閒話李敖 王篤學  (2005.10.10~11) 中時人間     我從來不相信有什麼聖人,古今中外有什麼完人;一生之中,只要有一件事做得很完 美,受今世景仰,後世懷念,就足夠了! 一 四十年前,我在台灣日報寫了一篇文章「閒話李敖」。當時台灣的學術思想界,被姚 餘學派、新儒學派、熊十力的門徒霸佔,復古的氣氛非常濃厚。傳統下獨白的李敖,以一 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獨樹一幟,倡言西化,觸怒了大老們,於是引起一場中西文化論戰 。 論戰雙方,眾寡懸殊,印象中好像只有李敖一個人力搏群儒;爭辯到極其慘烈的時候 ,李敖少年氣盛,口不擇言,文不避諱;於是,由筆墨官司打成了司法官司。東海大學名 教授徐復觀向台中地方法院控告李敖毀謗,李敖面無懼色,欣然到台中應訊。 我默默的靜觀經過,前因後果了然於胸。非常遺憾的,自覺沒有資格參與論戰,只好 在場外助威,寫了那篇閒話李敖。 三年以後,名導劉家昌在西門町武昌街看電影,因頭髮留得太長,被警察「抓」進派 出所理髮,引起社會大譁。我非常訝異警察對於人民除了擁有拘留權以外,竟然還有理髮 權。當時是經國先生主政,他比他父親更箝制人民的自由。先總統蔣公,雖然訂了出版法 ,但是除了政治不能碰以外,其他都「出入可也」。經國先生受「俄化」出身,豈止是言 論?連服裝儀容都要管!不許張俐敏穿「乞丐裝」上電視,不許劉家昌留長頭髮看電影。 我實在忍無可忍,在自立晚報寫了一篇文章「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必須容許特立獨行之 士」。 劉家昌算不了特立獨行,我是藉他有感而發。我似乎預感到李敖會出禍,整篇文章的 重點還是暗中為李敖避禍,希望替自由思想界留一線生機。 其後,李敖大紅大紫,雖然一度大黯,但隨即名揚中外,備受關懷。黨外菁英帶著「 朝聖」的心情攀附,用不著區區多置一詞。 二 多年以來,由於我的工作職務關係,經常聽到或看到有關李敖的小道消息。其中有些 是八卦,有些確有其事,更有不少他公開承認過。對於以上種種,我都置若罔聞。因為, 「名滿天下,謗亦隨之」,「不招人嫉是庸才」,「大德不踰閒、小德出入可也。」唐太 宗是何等人物?但,「玄武門之變」,是「逆倫」,至今沒有人當一回事。歐陽修名列唐 宋八大家一代文豪,他與外姪女的曖昧關係,是「亂倫」,自宋朝以迨,如今你可曾見過 有人公開非議?我從來不相信有什麼聖人,古今中外有什麼完人;一生之中,只要有一件 事做得很完美,受今世景仰,後世懷念,就足夠了! 光看李敖的文章、聽他的講演,不足以窺李敖這個人的全貌。他的言詞犀利,咄咄逼 人;他的文章大氣磅礡,睥睨士林。極少人知道他深情款款,文質彬彬,最難能可貴的是 疏財仗義。中國自古以來的讀書人,被人瞧不起的是寒酸!依人作嫁,為五斗米折腰;經 濟不能獨立,有何獨立的人格可言?書讀得好的上朝為官,奉旨行事;書讀得差一點的設 帳授徒,靠束脩維生。千百年下來,書讀得好,生意也做好的,只有一個陶朱公。杜甫晚 年無以為生,陪公子哥兒冶遊秦淮河,賺取犒賞,招致物議,他為這樣的作為自嘆因「可 憐兒女未成年」。 李敖常說捐助這個資助那個,千真萬確,只有一點他太謙虛了!他說:「我沒有錢, 我現在還坐計程車。」你知道嗎?三十年前,他就有自備的進口轎車,劉家昌請他當製片 人,就是看準了他有錢。他現在改坐計程車,這正是他的精明之處。李敖高於傳統讀書人 的智慧,就在懂得經營,擅長理財。「人不求人,品自高」,我不做你的官,不拿你的薪 水,能奈我何? 三 李敖這次訪問大陸,名利雙收,滿載而歸,使我更加欽佩胡錦濤!如果不是胡某人雄 才大略,高瞻遠矚,李敖能去得成嗎?胡執政以後,首先揭櫫寄希望於台灣人民,讓連戰 、宋楚瑜、郁慕明等去暢所欲言,純粹的民間人士李敖去大放厥詞,這是向台灣摻砂子, 向共產黨內部的保守人物清洗頭腦。回過頭來,展開外交攻勢,向美國的後院中南美洲挖 牆腳,斷掉台灣的呼應,企圖徹底孤立化。李敖在大陸的言行,其實符合胡錦濤的盤算, 當然不會受到任何打壓。遺憾的是海峽兩岸若干不明事理的人士,說了一些不相干的話, 雖然無關宏旨,但是不能不略予糾正。 李敖在北京大學演講以後,我在電視螢幕上看到一名大學生說:「咱們國內自五四運 動以後,像李敖這樣的人從來不缺。」這真是睜眼說瞎話,大陸如果不缺李敖這樣的人, 試問:請他去作什麼?你能指出誰跟李敖一樣嗎?大陸能夠容忍得下一個李敖這樣的人物 嗎?最令我又好笑又好氣的倒是「咱們國內」居然也有一批人在電視上說一些酸溜溜的話 ,也不計自己的斤兩還引用四十多年前胡秋原、徐復觀等人的「髒話」,一字不改的痛罵 李敖。什麼時代了?連罵人都毫無長進,只會抄襲沒有一絲創意。老實說,到今天為止, 那場文化論戰,我不認為是蚍蜉撼樹,而是後生挖根。 李敖在復旦大學說:「雷震在台灣辦了一份雜誌叫自由中國,辦了十年停刊了;只影 響到一個人,就是我李敖。」李敖這幾句話,真是擲地有聲,寓意深遠,足以流傳千古。 他的本意應該是這樣說:別小看我李敖,今天我在這裡演講,只要有一個人受到我的影響 ,對中國文化思想的改造,「永垂不朽」。 李敖最大的長處之一,就是有自知之明;三場演講,他都沒有定位於學術;談純學術 ,何其枯燥無味,聽眾呼呼入睡,收不到一點效果。他自知辯才無礙,言之有物,語必驚 人,於是乎高談闊論。有許多警句,意在言外,真值得大家參考學習。例如他在北大兩度 提到李自成,其實他在暗捧李闖賊、呼應毛澤東。因為,毛澤東稱許李的烏合之眾為「農 民義勇軍」。他沒有直言「六四」天安門事件,但是他一再強調坦克、機關槍,痛罵「王 八蛋政府」,令人心領神會,真是痛快淋漓。 某些不學無術的人,說李敖的演講插科打諢,像是說書,這是莫大的無知與誣衊。中 國說書人最講究的是「能文章、擅詞令」,只會寫不會說等於少一隻手或腳。台大前法學 院長薩孟武口才奇佳,論起高深的政治學來,穿插西遊記紅樓夢中的小故事以資襯托,收 紅花綠葉之效。我的老師吳兆棠,做過救國團副主任、教育廳長、政大教育研究所所長, 由於口吃又怕別人誤會他沒有學問,說起話來結結巴巴,更糟糕的是把中文德文化。由於 他留德,常說「若干個普遍的一致性」,真的是不知何云。如今不止台大師生政學界都懷 念薩孟武,還有誰知道吳兆棠呢? 當然,各行各業要成為一個人物,尤其是著書立說成一家之言,不能純靠耍嘴皮子。 誠如李敖所說「表裡一致、始終如一」極重要。我和李敖僅有一面之緣,不曾往來當然沒 有私交;不過,他可能不知道,我默默的觀察他四十多年,公私行誼都頗為清楚。謹奉勸 大家,品評一個人要看大不看小,從整體衡量不要偏執於一端。至今,海峽兩岸還沒有出 現第二個李敖,我們應該包容維護。我絕無私心,正如同另一個人物黃年,我們也無私交 ;我人前人後都頌揚他,遲早要寫一篇閒話黃年。你知道黃年是誰嗎?聯合報的總主筆, 至今還是李敖一類型的人物,堅持立場信念,絕不妥協動搖。如今主持一報的筆政,默默 耕耘不求聞達,挑戰威權守護報格。聯合報的社論,我們隱隱約約嗅到當年大公報重慶時 代的味道,你能不佩服黃年的「一枝獨秀」。 四 李敖常在電視上夸夸其談,嘲笑同年齡的人,白髮蒼蒼垂垂老矣,而自己如何威武雄 壯。這一次他在上海,倒是坦白招供了。他暗示今生可能無法再來大陸了,聽起來不無蒼 涼的感覺。我比李敖癡長一個月,因為不曾受過折磨坐過牢,健康情況自認比他好。不過 ,偶爾也覺得來日無多;對於大限,雖不歡迎,但無從抗拒。至此,我想摹仿李敖,借用 一下李氏幽默;趁有生之年,先寫好一幅輓聯奉送李敖,讓他先睹為快,以免死不瞑目。 聯曰: 有功於兩岸 無愧於平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5.182.75.90
hazel0093:XDDDDDDDD 03/06 22:16
boc:查新聞有:中國時報前社長王篤學病逝(2012年1月5日) 03/07 00:17
boc:RIP 03/07 00:18
bowenwin:好文 03/20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