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ublicIssu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XXb5ziY ] 作者: vikk33 (vikk33)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德國的教育制度會不會過於殘忍? 時間: Sat Nov 6 17:57:15 2021 ※ 引述《zhxl (武裝肥宅)》之銘言: : 在德國教育體制下,一個人未來的職業在他十歲時就注定 : 德國兒童十歲時就會被老師強制分班,把孩童分成三等 : 高等學生重點栽培成為高端人才,中等的就讓他們自然發展,最低等只能進技職學校當黑手 : 這種偏科分化的教育,間接提高學生轉換跑道的難度,並且完全不考慮學生的興趣 : 一個汽修科畢業的出來就只能做汽車相關的行業 : 完全就是把人鎖死在特定工作上,並且在其幼年時就命中注定 : 若工業發達需要泯滅人性來換來,那這樣不要也罷 : 德國的教育制度是不是過份殘酷了? 其實要補充一下 德國是16個邦組成的聯邦 學制也不全相同,很複雜 例如柏林是到12歲才分 有的邦如分到繼續求學則能選一般或職技 為何會有如此的制度存在 其實跟一件事情有關,叫做階級固化 大多數人多多少少習慣了人生最後也跟上一代差不多的地位 (有統計過,多數德國人的社會地位與阿祖那一輩相去無幾) 最後產生出如此的制度 雖然因為二戰後產業轉型 使得就讀大學或科大的人口從19世紀的11%擴張到今日60% 但只是配合大環境,改變不了什麼 人生最後也還是跟上一代差不多的地位 事實上即使如美加等國沒有如此極端的學制 多數一般人也不會刻意追逐名校,那是社會上層的事,你有是好運你厲害可遇不可求 (若你到英國,不是社會上層背景,劍橋牛津連紀登斯、伊格頓這些世界級大師都待得很痛苦) 事實上今天台灣也到了階級固化的時代 中國也將要步入(或許已經步入了) 北京大學社會系退休的鄭也夫教授就認為不要太早在10-12歲分流 這一套用於中國不成問題 回首台灣 中研院林宗弘也發現1992以後台灣階級流動機會快速減少 而父母因素對1970以後出生的人的發展有決定性影響 參考 林宗弘,2009,〈台灣的後工業化:階級結構的轉型與社會不平等,1992-2007〉,《台 灣社會學刊》,第43期,頁93-158 事實上 人類有社會開始階級固化一職是常態 流動,反而都是轉型期或者個人好運,可遇不可求 德國這種學制不過忠實了反映這個現實 尤其不要自以為有流動 從托克維爾觀察到大革命之前總有依附權貴之人自以為高人一等 到二十世紀自認流動導致社會結構脆弱混亂最終崩壞導致極權主義(鄂蘭,李普曼,波蘭尼的觀察) 因為這樣的假象只能靠禁不起風吹草動的有限脆弱管道支撐 造成人不願失去因而失控選擇賣你一個夢的強人 (不說別的,台灣一堆依靠黨國體制與聯考的人有多失控就知道) 這樣的固化的社會的穩定 其實仰靠法制史的老生常談"法的演化就是封建特權的不斷擴大" 亦即封建體制下原屬少數的自由權利必須擴及所有人 甚至弱勢者還必須更多 例如福利國家概念或是德國妨礙罷工判3年以下的產生 而不能依靠你死我活又是窄門的階級流動 話說回來 其實有時候我有點羨慕德國這套 我自己出身家庭中間偏上一點 但是我的求學過程屢遭出身下層的8+9霸凌,多次有自殺念頭 至今還有憂鬱自閉傾向 伸出援手的人都是與我出身接近的人 所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33.1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36192637.A.B22.html
yongguo: 看到一半還回去看作者是不是張阿月 114.25.244.2 11/06 18:04
nikewang: 有一個德國油吐伯拍過片 說他朋友在德國 211.252.28.201 11/06 18:04
nikewang: 當麵包師傅 每天工作8小時 月薪8萬 211.252.28.201 11/06 18:04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vikk33 (111.241.133.187 臺灣), 11/06/2021 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