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ul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公共媒體 新銳音樂文化的腹地 文:鄭凱同(獨立音樂工作者) 英國知名電台主持人John Peel驟然去世,讓全世界的樂迷與音樂人感到悲痛又遺憾,大 量湧進BBC網站的致敬留言幾乎要灌爆留言板。他的節目風格向來以五花八門的風格著稱 ,只要是他喜歡的,再怪的音樂都放,因此世界各地的新興音樂創作者都會寄自己的專輯 或Demo給John Peel,希望能夠獲得他的賞識,介紹給節目聽眾認識。像pulp樂團就是被 John Peel發掘的,在pulp還沒沒無聞的時候,主唱Jarvis Cocker給了John Peel一張 Demo,後來John Peel在節目中播出,1981年pulp上John Peel的現場節目表演,兩年後 pulp就在音樂廠牌Velvel旗下發行第一張專輯 "It"。 John Peel在音樂文化上的貢獻無數,其影響力橫跨了將近四十年的音樂發展歷程,他對 於新音樂類型的探索軌跡幾乎就是一段經典搖滾的歷史。但是當我們在感佩John Peel的 文化成就之時,也別忘了結構性的外在條件也是推動青年音樂文化的重要因素。英國行之 有年的公共廣播制度,提供像John Peel這樣有心的文化推手一個能夠揮灑自如的空間, 完全沒有商業上的壓力,也無須刻意討好聽眾。另外,在英倫搖滾的發展過程中,國家和 BBC扮演了極重要的輔助性角色,如果不是英國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扶植本地(local)的音樂 創作,我們很難保證英倫音樂文化是否能有今天的盛況。 事實上,不是只有英國政府重視本地青年音樂文化的發展,世界上許多的國家都注意到青 年音樂文化的重要性,紛紛制定相關的文化與媒體政策。像澳洲SBS(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的Whatever Music Project就幫助澳洲境內各種文化背景的新興 創作樂團錄製音樂作品,每月固定在網站放上不同樂團的照片、歌曲和訪談,並且將錄音 作品集結成合輯發行。 在鼓勵本地音樂創作之餘,SBS還企圖拓展更大的音樂視野,其下的Alchemy Radio以提供 全球新興音樂創作者發聲空間為己任,主動在網站上公開徵求來自世界各地的Demo;此外 還定期贊助國內的音樂祭活動,如果你沒辦法去現場參加音樂祭,沒關係,Alchemy Radio也提供了立即實況轉播的服務。在節目製作方面,SBS廣為招募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 人才,加以訓練之後投入SBS的製作行列,以呈現更豐富、更有深度的多元文化樣貌。 看看國外的例子,再回頭看看台灣的媒體環境,兩相對照之下就可以知道媒體政策的改革 有多重要。台灣不但需要媒體公共化,還要往正確的方向去進行。媒體公共化不應該是虛 有其表的口號或是政治打壓的工具,對於台灣文化發展有所期待的公民,應該持續監督政 府,並要求政府提出更實際的作為。 ============================================================================== FROM:http://www.bigsound.org/publicmedia/weblog/2004_10.html -- 這是我的blog http://blog.webs-tv.net/camaya 不定期會放些音樂上去 ^____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6.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