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ailwa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無音樂網誌:http://sanjeff.pixnet.net/blog/post/26627524 港鐵即「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簡稱,英文為Mass Transit Railway(MTR) 2007年,香港地鐵與九廣鐵路合併而成,狹義上有9條港鐵路線 包括荃灣線、觀塘線、港島線、將軍澳線、 東涌線、東鐵線、西鐵線、馬鞍山線、迪士尼線 但廣義上還要加上 1 條機場快線、12 輕鐵路線、1 條纜車系統昂坪360 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城際客運及中國鐵路貨運服務(已停止服務) 以2009年為例,整年累積載客量超過12億人次,日平均量為350萬人次 除了交通運輸外,在許多車站還進行了大規模的造鎮聯合開發 在整個港九新界地區可謂是包山包海包天下,號稱是全世界最會賺錢的鐵道公司。 來到港鐵車站,除了用萬能的八達通卡搭車外 這裡也有車票的售票機,可購買單程票、一日卷等等 機台的使用平面跟高雄捷運很像,港鐵真不愧為高捷的顧問公司 車內門上的看板除了顯示車站名,也顯示了要在哪一邊「落車」。 港鐵整體的設計方式邏輯,我覺得都是蠻「以乘客方便」的角度規劃的 好比每個車站的月台邊所顯示的是「列車行進路線」和「路線圖」而不是「站名」 因為你自己從哪一站進來自己會不知道嗎?重點是要搭車的目的地方向才對 而在車上的人注意的點就是「站名」了,所以站名都會在月台上的柱子或牆壁上 更貼心的設計,比如路線間的轉乘方式,後面還會再做介紹。 在港鐵的9條路線之中,紅色的這條荃灣線通過的路段如下圖所示 經過了整個港九地區的心臟地帶,包括中環、尖沙嘴、油麻地、旺角等地區 可以轉乘的路線最多,運量堪稱港鐵之最,稱它為港鐵中的一哥是毫不為過的。 荃灣線的起站是號稱「港鐵第一站」的中環 這裡交會著荃灣線和港島線,再加上東涌線和機場快線的香港站 算是香港特區唯一「四鐵共構」的天王級車站...XD 我們就從這裡,踏遍這條紅色的荃灣線吧! 月台上怎會都沒人呢?難道這裡是高雄捷運嗎? 事實上是前一班車剛走,下一班車在對面月台 所以說,只要有心,連香港地鐵都可以拍成「乘客寥寥無幾、看來虧損嚴重.....」 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接著來介紹一下本站的轉乘方式吧! 搭著荃灣線列車即將到達中環時,列車門上的電子看板就會如下圖所示 到達中環站可以轉乘的地鐵有橘色的東涌線以及港島線 下圖為中環站月台的剖面圖,在這裡轉乘港島線必須搭手扶梯上一層或下一層 轉乘位於香港站的東涌線和機場快線則需要上一層手扶梯後 再經過兩個電動步道(約500公尺)才能到達 看起來似乎還好,但這裡已經是原本的香港地鐵中「最複雜」的轉乘方式了 以下面照片來看,從荃灣線的月台層搭一次的手扶梯上下 步行50公尺以內,就是港島線的側式月台(上環方向在下,柴灣方向在上) 要到香港站的話,就在遇到港島線月台後繼續走幾步路就有電動步道 在舒舒服服的冷氣中,還有商店相伴的環境下 雖然遠了一點,但可以感覺出有用心在設計 不用5分鐘就可以到香港站了,只是...人真的好多啊....... 在中環搭上往荃灣方向的列車,下一站是金鐘,也是港島線的轉乘車站之一 除了語音播報外,在列車上的看板上就會有乘客最佳的轉乘車站表示 以搭著往中環的荃灣線列車為例 在列車接近金鐘站時港島線往柴灣方向的燈就會亮了起來 參考下圖的金鐘站的月台剖面圖就可以發現, 乘客根本不必換月台就可以轉乘港島線的列車 其實用常理就可以判斷,大部分的旅客下車就是要轉搭另一線, 搭錯車回頭的畢竟是少數 這樣的設計對於轉乘者而言,是多麼貼心的一件事啊! 接著就是哪一線和哪一線交會的問題了 以搭著荃灣線往中環的列車的旅客要轉港島線來說, 往柴灣方向(銅鑼灣、北角...)的一定比往上環的多 所以往中環與往柴灣的就在同一個月台B2,不必換月台即可轉乘 B3月台是一樣的邏輯,方便港島線的旅客轉乘往荃灣方向(尖沙嘴、旺角...)的列車 港鐵的特色,就是會想盡辦法的把乘客轉乘的步行距離盡量的減到最低。 金鐘站寬闊的月台,月台的另一端就是另外一個路線的列車 金鐘站之後,荃灣線列車經過了維多利亞港下的海底隧道 從港島那一端來到了九龍半島的這一端,首當其衝的車站當然就是傳說中的尖沙嘴了 雖然路線圖上標示著從這裡可以從尖東轉乘西鐵線, 雖然這裡也有電動步道沿著麼地道下方直通尖東站 但是這裡的轉乘是要「出閘門」再「入閘門」的 (刷八達通有30分鐘內視為同一車程的優惠) 而且要轉乘東鐵和西鐵還有更方便的九龍塘站和美孚站 所以大部分的香港人還是把尖沙嘴當作逛街的目的地而不是轉乘的車站之一。 荃灣線的班次似乎沒有什麼離峰時刻,所看到的幾乎都是兩分鐘一班車 手扶梯旁會掛滿滿的海報式廣告也是港鐵的特色之一 連警示標語看起來都很像廣告用詞一般..... 尖沙嘴車站幾乎沒有啥人少的時刻,這狹窄的穿堂層簡直跟「摸乳巷」沒啥兩樣 (是要大家趕快逼卡入閘門嗎...XD) 雖然港鐵內也標明了禁止飲食,但閘門內並沒有禁止飲料食物的販售 荃灣線是屬於比較早期興建的地鐵,所以無障礙設施還蠻需要加強的 好比下圖所示,要先爬上這短短的幾層樓梯才會右轉接手扶梯 對於拿著大行李的乘客或殘障人士蠻不友善的,也是另我很匪夷所思的設計之一 尖沙嘴這幾個比較老的車站才會有這種「地鐵出口」 比較新的車站都是直接跟賣場共構了 這個地鐵口後面是九龍公園的清真寺和永遠擠滿人潮的海防道 尖沙嘴的下一站是佐敦,英文是Jordan 為啥Jordan不是喬丹呢?問問說廣東話的香港人吧! 來觀察一下荃灣線各車站的站名標示,清一色的都是這種彩色磁磚+細明體字的設計 剛開始看覺得有點醜,但看習慣了又覺得很有一種說不出的個性 接著,我們來到了油麻地,我第一次聽到這地名時就不自覺的聯想 他跟麻油雞有啥關係嗎?好吧!我承認還蠻冷的 但這一站有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廟街了 廟街裡的廟就是下圖的這間天后古廟。 天后是誰?還用問嗎?當然是袁詠儀囉! 她跟劉青雲、秦沛在新不了情電影裡面 就在這棵榕樹下吹薩克斯風表演樂器的啊! 晚上的廟街,除了地攤貨和路邊大牌檔外 也是聲色場所的大本營,俗稱「男人街」.... 回到港鐵本身吧!大家應該都發現了, 從油麻地起,包括旺角、太子等三站,荃灣線都是和觀塘線共線的 這一段的港鐵把轉乘上方便的設計更是發揮到淋漓盡致 油麻地這一站是觀塘線的終端車站,搭荃灣線來到這兒時並不會有任何轉乘的廣播 往荃灣方向的列車會到旺角才廣播請往「調景嶺」的旅客轉觀塘線, 所以這列車分別會在兩個車站交會另一線往不同方向的列車 搭觀塘線要轉荃灣線的亦然,旅客們可以不用換月台,以最短的步行距離換車。 往荃灣的列車的電子看板會在旺角顯示轉乘觀塘線 旺角之所以「旺」,就是有這條女人街和各式各樣的餐廳,人潮到了凌晨1點多還是散不了 這裡可以用台北來類比的地方就是西門町吧! 太子是Prince Edward 此太子為愛德華8世,即歷史上有名「愛江山不愛美人」的溫莎公爵帝 1936年1月20日登基,卻在同年的12月11日宣布退位,為英國第一個退位的皇帝 原因是教會和國會不允許國王迎娶一個離過婚的女人 他在1922年參訪香港時的路後來取名太子道,其後設地鐵站,即為太子站 太子站接下來依序是深水土步、長沙灣、荔枝角和美孚 每一站的磁磚站名標示都是不同顏色的唷! 美孚站可以轉乘西鐵線,不過筆者沒有實際轉乘過 美孚的下一站是荔景,是荃灣線和東涌線的轉乘站 到站前列車上的轉成指示燈還是要照例的閃一下的 荔景站是一個依山而建的車站,是大堂在中間 兩個島式月台一上一下的設計 轉乘方式依然是不同路線在同一個月台 機場快線的通過軌就在旁邊。 一邊是紅色的荃灣線,一邊是橘色的東涌線 站名面向荃灣線這一邊是「磁磚式」的設計 東涌線這邊是「平面壓克力」的風格 雖然是同一個月台,但設計方式很壁壘分明 香港這邊轉乘的月台通常特別的寬大,台灣這邊真該好好的學一下 尤其是高雄捷運,都以港鐵為師了,還只學個半調子而已 (美麗島的月台不寬,車站步行的距離倒是挺寬的...) 在荔景可以感覺到兩線班次明顯的差距 荃灣線2分鐘一班車,東涌線6分鐘一班車 真的是一班抵三班,港鐵眼中的「偏遠路線」 接下來的荃灣線筆者就沒有搭乘過了(因為要去東薈城血拼去囉!) 參考維基百科,荃灣車站這個終端車站是兩個側式月台,而且沒有月台門的設計 有機會再訪香港時再來做紀錄了。 -- 男的國字為啥要這麼寫.... (因為下面有力才是男人啊....) 我的部落格:http://sanjeff.pixnet.net/blog/post/2605576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0.192.131
quaketw:推! 07/20 02:52
fallsvilla:推 香港鐵路超發達 07/20 10:48
fallsvilla:不過 應該是"不愛江山愛美人"才對吧 07/20 10:51
causewaytw:"乘客寥寥無幾、看來虧損嚴重"=聯合報在高鐵嘉義拍的景 07/20 22:31
Sanjeff:推causewaytw 您是住苗栗的銅鑼灣嗎....XD 07/20 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