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ailwa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接受與否是一回事, 使不使用又是另一回事 基本上台北捷運跟台鐵比, 拿汐科來講好了... 車站引道過長 (誰叫它想通吃住宅社區跟科學園區蓋出超長南北站體) 月台與列車間隙過大 (車停好時人要掉進縫裡很容易) 下雨天雨遮無效化 (下大雨時完全沒有遮雨作用 , 所以才蓋玻璃月台候車屋) 出入閘口過少 (南站只有一進一出 , 最後人塞太長只好再開放立牌式刷卡機) 其他班距跟列車誤點問題就不用多談了.... 所以不少汐止人在汐科通車後反而對台鐵印象又更差 那實際上汐止人搭不搭火車呢? 以前幾篇翻到的前三十名旅次來講 旅次排名(前30名)依序為台北、桃園、中壢、高雄、台中、台南、板橋、新竹、樹林、 松山、彰化、花蓮、屏東、嘉義、基隆、鶯歌、汐止、員林、豐原、內壢、竹南、斗六、 苗栗、羅東、新營、瑞芳、七堵、汐科、宜蘭、楊梅。 一個定位為通勤站的車站能比宜蘭還多旅次, 我想汐科站已經取得符合預期的成功了吧! 至少對台鐵來講, 蓋這個車站的意義出來了, 它是有人使用的而不是蚊子車站 (中南部的太原大慶大橋應該也不差吧?) 重點是汐科站有實際吸引原本不搭火車的使用者而不是單純轉移汐止車站的旅客 因為汐止車站的排名還在前二十上頭 那麼汐止車站的使用者多嗎? 本日 22:41 在汐止車站下車 , 這個時間點台北捷運都準備收班 , 要十二分鐘一班車了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melix&f=7477164&i=18408905&p=43 車剛到月台, 開始有人出來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melix&f=7477164&i=18408911&p=44 人增加了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melix&f=7477164&i=18408913&p=45 大家開始擠在閘門出口前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melix&f=7477164&i=18408916&p=46 右側可以看見過了一分鐘後大家還是排隊出站的狀況 從上方時刻表可看出 22:43 與 22:57 各有一班南下列車 , 班距 14 分鐘 北上的下兩班是 22:47 與 22:52 , 五分鐘一班車跟這個時間的捷運比班距還短一點 其實只要能維持好班距又不誤點, 我相信台鐵捷運化對汐止來講是很實際的東西 罵歸罵, 但數據跟照片說明了汐止人實際上還是很需要這樣一個交通工具 因為台鐵可以讓汐止人比北投人還要快到達台北車站 可是不是每個時段的班距都能五分鐘一班, 台鐵排點有時班距長有時班距短並不平均 要捷運化至少在班距上要縮短, 固定幾分鐘會來一班車 而不是一小時八班車結果前三十分鐘來六班後三十分鐘每十五分鐘才一班... 另外就是出口問題, 台鐵列車進站後大家都擠到這個出口, 排隊人籠遠比捷運長 而且台鐵的車站出口設計跟捷運有非常大的不同!!!! 捷運在淡水線上只有幾個小站才是採取這種單一出入口位置的設計 其他市區的車站基本上都有兩個出入口, 一個靠車頭一個靠車尾 像汐科就有南北站設計, 可是汐止在南邊秀峰路並沒有出入口 變成大家都要先走到中間這裡進站...無形中等於要繞一圈才能上月台 試想市政府站如果在靠近統一阪急的都要走到另一頭進站乘車會是什麼情形 ?? 公館站在新生南路口的人都要走到水源市場才能進站又會是什麼樣的情形 ? 所以也希望新蓋的樟樹灣站能夠在樟樹一路跟樟樹二路口都設一個出入閘口 (可以的話還滿希望用光復街天橋來當出入口的....那位置就能服務到很多人了) 撇除這些軟硬體因素, 在來就是宣傳 (洗腦) 跟政策了 過去捷運系統是獨佔市場, 台北捷運跟高雄捷運都是在地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艾思博表示: ) 可是台北地區即將在南港專案第三軌完工後進行台鐵捷運化 以及桃園捷運經營的機場捷運將要完工通車 未來大台北地區等於有三種軌道系統在運作, 政府必需要強而有力的由上整合 台北捷運因為是市政府掌握股權進行命令, 所以要跟市府結合貫徹命令都很容易 市政府也可以很容易因應市民需要而改變捷運的行駛規劃或計劃接駁公車什麼的 可是台鐵是交通部的單位, 台北市政府或新北市政府根本無法直接溝通 若是公司化, 新北市政府必然要像入股台北捷運公司一樣取得一席之地 因為從那三十排名來看, 新北市就有板橋 樹林 鶯歌 汐止 瑞芳 汐科 在列 加上人也很多的山佳 / 快通車的浮洲 / 附近開始開發的五堵 及東線上的幾個站 新北市有太多沒捷運卻又像衛星城市的車站仰賴且要打亮台鐵捷運化的招牌 我認為台鐵在班距跟準點率達到和捷運一樣後要改變觀念剩下的點就在錢錢的問題 講個很實際的: 台北捷運轉乘公車有半價優惠, 台鐵有什麼? 台鐵轉捷運要重算基本里程, 轉公車又沒優惠, 也沒計劃接駁, 吸引力當然不如台北捷運 可是未來三家營運商服務大台北, 政府要強勢主導路網整合 像是規劃台北地區軌道路網圖, 納入機場捷運跟台鐵及台北捷運路線圖 轉乘優惠是一定要給予的, 台鐵車站和捷運車站的轉乘站也要有相互的資訊 最後有一個不太必要的點是民眾認為台北捷運不用看時刻表, 台鐵要看 所以像台北到南港或板橋會直覺去捷運站而非火車站, 因為感覺不用等 這部分等台鐵捷運化班距 OK 後應該能改善, 不然就是看見機場捷運卻有時刻表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53.196
mackywei:用心分析,不過我猜敗因可能是在台鐵的非自動閘門? 05/04 01:36
mackywei:至於轉乘優惠嘛,對促進大眾運輸有效,但是對單一業者來 05/04 01:38
mackywei:說,會有效益外部化的困擾。避免的作法是什麼呢? 05/04 01:38
mackywei:好像又兜回票證閘門系統....(歎) 05/04 01:39
Kouzuki:推薦這篇文章,另外我私心覺得通勤潛力最大的是山佳 XD 05/04 02:24
eslite12:台鐵公司化成為控股公司 不同區間成為獨立公司比較妥適 05/04 02:31
CORSA:不過還是希望台鐵捷運化應該要自己設計捷運化區域~而不是只 05/04 08:02
CORSA:是傻傻的配合政府圖厚高鐵的政策!走出屬於自己的通勤化模式 05/04 08:03
komachi275:轉乘優惠的問題是政府的責任 人家臺中就有... 05/04 11:42
september02:汐止汐科都是自動閘門啊 05/04 15:33
starbuckser0:推用心. 另,轉乘優惠的問題,市場責任應該不亞於政府 05/04 19:26
MOTCT:台鐵不同區間成為獨立公司,那就會重演JR 7社只有3社賺錢... 05/05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