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ailwa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不知道更生日報有沒有看過完整的構圖,跨站站房也可被稱為是鐵皮屋? 那民雄大林也是有鋼構的也可稱為鐵皮屋囉?一直講拉皮拉皮只是沒把花蓮站整個 打掉重建就叫拉皮嗎?依照花蓮縣官員更生日報的發言,難道是要花個幾百億地下化 或是全打掉蓋一個超大車站才叫經典車站?花蓮站是該改善改建,雖然無法打掉蓋一個 新的是無法達到一些人的要求,但我並不認為沒有拆掉全部重建就要批的一文不值 http://www.rrb.gov.tw/s/NewStation/index.aspx?sid=21&ssid=88 花蓮站改建期中簡報 新聞一 http://www.ksnews.com.tw/newsdetail.php?n_id=0000259403&level2_id=102 優質的政務官及公務人力是推動國家政務之中堅,更是政府施政效能與效率的樞紐,交通 部長毛治國最近二項言論,已引起東部人質疑是否「看扁了花蓮人」,一是在台北說「從 台北出發無論從東線或西線三小時就到達台東」,二是前天在花蓮說的「花蓮火車站是增 建不是拉皮」。 政務官在隨著總統大選日愈來愈近,選舉氣氛也愈來愈熱,政務官都「出動」了,由於政 務官係隨政黨輪替上臺或下臺,理論上,政務官在行政中立的前提或規範下,發揮輔選或 發揮政策宣導或辯護之功能,但千萬別「把老百姓當成三歲小孩」,更忌「隨便說說,敷 衍了事」,毛治國上述之言,恐不僅不能發揮政策辯護,更恐讓老百姓反感。 持平而論,毛治國所說的花蓮火車站係「增建」不是「拉皮」,但依鐵工局的規劃設計, 嚴格說,就是在原有的建物上端搭建二層樓高的鋼架,也就是在站前空地架起遮雨棚而已 ,說「拉皮」還是客氣話,認真說,應是搭建「臨時鐵皮屋」,這種鐵皮屋,送給花蓮人 都不要,交通部應該立即停建。 六點九億的增建預算,其中約六七成經費用在搭建橫跨前站與後站的通廊鋼架,這算什麼 增建?毛治國別把六點九億看成六十九億,硬說是增建非拉皮,選舉期間,花蓮要求不多 ,僅是一座可長可久的經典火車站,老百姓及政府不要不負責的政務官充塞,不要為了消 化預算浪公帑的政務官,任何建設應按需求編列,否則不切實際。交通建設以整體經濟效 益層面規劃,平衡區域、創造產業、改善都市發展的政策,是治國要務,身為政務官的毛 治國,如果治國不力恐愧對國人。 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台灣競爭力論壇治安政策組召集人楊永年最近撰文 發表指出,政務官對其部會的施政或政策最為瞭解,既謂政務官,當然也負責政治責任或 應該為政治擔負責任;或者,政務官擁有最豐富的政府施政與政策資訊,應該為其擬訂的 政策背書。 換言之,總統大選打的不是一個人的選戰,而是團隊的選戰,執政黨必須讓人民有感,感 覺政府真正是為了民眾福祉努力。換言之,政務官對於其管轄之政策應該讓人民最有感, 或如果無感,可能也難以為自己的擬訂的政策辯護。有必要讓政務官直接和選民接觸,讓 他們直接感受人民對政策的反應或回應。 (記者/田德財) 新聞二 http://www.ksnews.com.tw/newsdetail.php?n_id=0000259403&level2_id=102 原建物搭高、興建一條從前站到後站的通廊 毛治國:花蓮火車站是增建 記者田德財/報導 交通部長毛治國前天在花蓮說,花蓮火車站是「增建」,不是「拉皮」,地方人士極為震 驚說,毛治國此言差矣,距「增建」相去甚遠。 依據鐵工局東部工程處目前規劃,花蓮火車站的建築結構是鋼材,在原火車站場基地的目 前建物,再搭高架二層,並興建一條約二百多公尺的通廊,從前站到後站,寬十二公尺的 通道留六公尺供旅客進出通行,另六公尺設為攤商區、休息區,這些經費約佔總預算的六 、七成。 將建遮陽棚、電扶梯 鐵工局東工處昨表示,另外在站前空地,另搭建開花式、煙火形遮雨或遮陽棚架多座,讓 旅客有更寬廣候車區,在軟體方面,還有電扶梯、自動過票機、商店、遊客中心…等設施 。 東工處表示,花蓮火車站的規劃設計報告,會整合各方意見,但大體增建的方向不會改變 ,只是色系的選擇,細部計畫約明年六月完成,審定後即可公告招標,預定八月到十月間 開標。 地方人士指出,依鐵工局東工處的設計圖及施工建材,其實等於是把原有的房屋上面再搭 建鐵皮屋,並且在原房屋前空地搭建遮雨棚,這樣的工程設計,毛治國說是「增建」,恐 沒有人會相信增建的事實,這與民間在屋頂上再搭建鐵皮遮雨棚沒有兩樣,談不上增建。 與目前台灣最常見的五種違建:屋頂平台增建、一樓平台增建、露台增建、地下室增建以 及夾層屋相近,只是民間有沒有取得建照而已。 建築界人士指出,在「建築與構造字典」對於增建的定義是:「一棟既存建築物任何增加 高度、樓地板面積之營建」,事實上,我國建築法中對於建築增建的定義也是「於原建築 物增加其面積或高度者,但以過廊與原建築物連接者,應視為新建。」花蓮火車站搭建鋼 構,非原建物增加其面積,是否為增建,交通部心知肚明。 增建需考慮結構、美學 建築界人士說,建築增建是一種多元整合的設計,必須考慮到空間、結構與美學三個層面 的議題。由於建築增建的動機絕大多數是使用空間需求,需求空間的數量、性質、形式、 配置是設計初期首先必須解決的課題,其次新舊建築間結構安全穩定性之考量關係到是否 能夠確實達到增建空間設計的目的,最後適當運用美學議題中的設計手法,讓建築增建整 體意象的訴求更清楚地呈現。 地方人士指出,花蓮火車站應停止「拉皮」,交通部不應亂用預算匡列建設,這是倒果為 因的錯誤政策,應是先有建設共識再編預算執行,換言之,就是「應先有建設計畫,再編 預算,但交通部是先有預算再列建設計畫,是浪費公帑。 換言之,在公共建設議題上,不應喊出許多未經深思熟慮的構想,也提出了所謂的建設與 完工期程,意圖製造拚建設的假象,這不是一個成熟的政府所當為。如此行逕,完全是「 急就章」的投機作法,實已造成政府施政之信賴原則及可靠性的破產。 政策研擬要嚴謹,許多計畫恐怕連完整的架構都談不上,其實行政院提出建設計畫之前, 計畫構想應先經過各種可行性評析,政府施政都不能以信口開河的方式,像兒童玩「大富 翁」遊戲般,爽足了一擲億金的虛無氣魄,實際上卻一無可行、一無可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214.179
kudo070125:請排版 12/29 00:50
※ 編輯: s026312345 來自: 115.43.214.179 (12/29 00:56)
aahome:不是因為有爭議..所以無限期計畫暫停嗎 12/29 01:04
komachi275:也是增建的嘉義先期交通轉運中心表示: 12/29 10:44
s1an:那花蓮不要的話,下一位輪到誰 12/29 10:53
Honorguard06:埔心:原來你也懂鐵皮屋 12/29 10:59
starbuckser0:再16天就沒問題了,不用太認真~ 12/29 12:51
kenny53:覺得樓上很中肯>"< 12/29 13:29
notc:看看基隆車站,拉皮拉一半叫施工完成,真的是有夠醜的 12/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