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ailwa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 chewie:高鐵現有附屬事業土地特許部分本來就是50年(鐵道才是35年) 07/04 17:17 : → chewie:其實現在做的比較純熟的房地產BOT特許大概都在50~70年間 07/04 17:18 : → chewie:當初的35年定的樂觀過頭了... 07/04 17:18 : 推 mstar:英法海底隧道表示: 07/04 19:26 拿其它土地特許來比較,真的也很難作為基準。 像我個人住過台北市,也在台北買過房子。 目前台北市房地產一年的租金,大概只等於房價的2%、甚至更低。 而你買房子,50年後回本,還能把土地賣出去,搞不好還能賣更高。 你說的房地產BOT,可是要花錢蓋一棟大樓,然後期滿可是一毛錢都得不到 你去租房子,付2%的錢,卻不用負擔建一棟大樓的責任和負擔 而且這些BOT,真的只要期滿把建物交回去,期間不用付給政府權利金? 我印象中都還是要的 70年後這些建築還有其價值嗎? 而台灣高鐵BOT最重要的價值根本不是在土地 以目前1000多億給政府的回饋金,根本只等於高鐵3年的營收 大部份的價值其實還是西部高速長程交通的營業價值 說35年樂觀過頭,其實過於武斷 你如何能預測35年後的財務數字是多少 就像當初歐晉德董事長說:高鐵這種交通建設,3年內旅客成長就會出現瓶頸 結果你去看上個月的數字,高鐵上個月的年成長是多少 4年前他又說,14萬5千人就能轉虧為盈 結果上個月財報和統計來計算,根本至少要16萬人以上 如果說通車6年,你都算不準了,何以認定35年太過樂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