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nB_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rien (B-jam)》之銘言: : 最近想了一些事情 : 也跟幾個人談過 : 決定還是跟大家講一講好了 : 昨天聽到有朋友說 : 「All-4-One好聽的就只有第一張的一、三首」 : 無意護航 畢竟每個人聽音樂都很主觀 : 但這句話仍然讓我感傷 : 現在板上的敗家、收齊風氣 其實已經有點誇張了 : 自從去年九月一個「我的RnB收藏」話題開始 : 到現在我整整買了七十五張的R&B專輯 (不知道有沒有人比我多) : 在買的當下 虛榮與心情發洩比真正為了音樂而買多了很多 : 在面對自己成等比級數增加的CD(還包括電腦裡80G的mp3)之時 : 心中總是質問自己何以如此 : 我回想當年初入門的聆聽過程 : 或許比較無知 : 但是充實也快樂許多 : 不記得有沒有說過 : All-4-One他們這第一張 我最開始聽的也是只有兩首 : "So Much in Love"和"I Swear" : 前者是跟朋友一起唱的 a cappella歌曲 後者是大家熟悉的芭樂 : 後來又發現 耶 第三首"A Better Man"也是a cappella 比第一首還要動聽 : 那時候高中生沒什麼錢買CD 我又有個睡覺聽CD的習慣 : 雖然一張CD覺得好聽的只有三首 還是會邊聽邊睡就把整張聽過去 : 這樣一個累積的過程 久了之後發現 : 其實第二首和第五首也很不錯 94年的作品 但是有復古的感覺 也是很抒情的好歌 : 五首歌反覆聆聽一段時日 稍嫌無趣了 再繼續往後摸索 : 第六到第十一首節奏比較硬 偏NJS(當然當時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東西) : 但是其中的音樂相當有趣 : 除了團員之一Delious唸rap 歌詞也開始情色 還有些巧妙的設計和創意 : 當然 在與朋友一同唱歌練習和聲的時候 也會注意到A41這個團是怎麼樣用和聲營造氣氛 : (如果大家只在a cappella的歌曲才注意到和聲 實在是很可惜的事情) : 於是A41的第一張 對我來說是個很完整的聽覺經驗 : 是個從「幾首主打歌馬上打進心底」到「仔細咀嚼之後 還發現其他美妙之處」的過程 : 真正時間我不記得 可能或多或少有半年 : 然後為了繼續追求這樣子美好的經驗 : 後來的專輯"And the Music Speaks"、"An All-4-One Christmas"、"On and On"、 : "Live at the Hard Rock"全部都是如此聽了又聽 好好聽過再買下一張 : 我很慶幸當時我是這樣聽過來的 : 不然我今天不會在這裡 All-4-One對我來說 可能也只是個「就那幾首好聽」的團 : 幾年後的現在 似乎已再難重拾如此的感覺 : 少有專輯是真能夠好好聽過 : 試問板上的大家 是否也是在聽了一張CD兩三次之後 便驟下結論 : 「那個XX首超正的」 「平淡如水 就沒聽了」之類的 : 或者是看到CD封面上面有黑人 連名字都不知道還是買下來 : 我覺得這樣做真的是亂花自己的錢 : 我們不是樂評 不是DJ(呃 我是) : 沒有必要強迫自己做大量而不精的聆聽方式 : 或許有人會認為 : 一生能聽的音樂有多少 如果每個東西不管它看來是不是垃圾都這樣聽 豈不浪費時間 : 但我想這才是聽音樂有趣之處 現在聽音樂的時間很少 有時候會因為自己的生活而喜歡上某首歌 甚至因為裡面的歌詞 其實 音樂是從生活裡面衍生出來的不是嗎? 沒有人心中那主觀的想法跟情緒 要如何創造出音樂這種東西呢?? 不是像版上任何一位 有多麼豐富的樂齡 只是我覺得 為什麼我們要去限制住音樂呢? 為什麼我們要去要求其他人對於音樂的看法 所以在碰到有和自己一樣想法的人 無論在什麼樣的事情上 不是顯得更難得嗎? 碰到能和自己唱以前我們曾經唱過的歌的人 不是很高興嗎?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對不起 我只是無聊空虛寂寞 想要找一點參與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85.70
deepdish:因為聽多了所以耳朵開始挑了 140.115.200.77 06/05 10:48
molemilk:我倒是因為聽多了 對於音樂已經沒那麼沉 61.229.134.62 06/05 11:41
molemilk:重了 現在買音樂 聽音樂 都是一個快樂 61.229.134.62 06/05 11:41
jasonshu: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 見山又是山 202.178.154.26 06/05 18:12
ruffryders:好不好聽真的是主觀意見而已 或許218.162.171.243 06/06 05:34
ruffryders:你耳中的好音樂在別人耳裡根本就是屁218.162.171.243 06/06 05:35
ruffryders:但 只要你覺得好聽 別人說什麼都是屁218.162.171.243 06/06 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