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記者曾鴻儒、李明賢/台北報導〕 高公局官員昨日透露,雪山隧道通車近四個月來,至少有廿處地點曾發生滲水,交通部長 蔡堆認為施工過程有疏忽;學者認為工程疏失、大地活動都有可能,應完整檢視資料,才 能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國工局昨向公共工程委員會報告雪隧滲水事故,應邀與會的學者初步認為尚未影響結構問 題,但建議增設位移監測、水壓監測等儀器。 根據高公局統計,隧道通車將近四個月來,高公局先後通報國工局滲水情況廿四次,扣除 重複部分,滲水地點至少有廿處。 滲水地點包括北上車道廿一點零五公里、廿一點七公里、廿三點九公里、廿六點二公里內 、外側、廿六點三公里,與南下車道廿一點二公里、廿三點零五公里、廿三點一公里及六 號車行橫坑、十一、十四、廿二、廿四、廿六、廿八、卅一、卅二、卅三、卅五號等人行 橫坑,分散範圍將近八點五公里,以廿六點二公里的出水情況最嚴重。 國工局三區工程處處長張文城表示,導水管將以三吋口徑鋼管取代原有PVC管,昨夜已 趕工完成,初步鑽孔測試,目前滲水無安全疑慮,也沒有結構錯動問題。 但蔡堆表示,滲水狀況多、範圍廣,意味施工、監工上有疏忽,已要求國工局邀集設計、 監造、施工單位一起善後,未來該如何處理,則尊重學界會診小組意見。 台大地質系教授劉聰桂則認為,滲水的可能性很多,如果是防水設施毀損造成,應該不難 善後,但如果是大地活動造成,處理上會較複雜;所以,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儘速找出真正 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雪山隧道接連發生滲水現象,引發在野黨質疑行車安全,國工局總工程司曾大仁昨向親民 黨團解釋說,隧道發生災變,多屬施工期間壓力差所致,但隧道完工後,應會變成穩定的 狀態,加上目前監控雪隧滲水流量並無異常,代表隧道安全應無太大疑慮。 自由時報 10/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70.20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