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引用德國的黃燈設置準則: 速限 黃燈秒數 50km/h 3sec. 60km/h 4sec. 70km/h 5sec. 這個黃燈的秒數,是綜合考量車輛的運動特性,與駕駛者的反應時間獲得的結論 大家可以比照一下道路的速限,看看黃燈秒數是否得宜 另外有網友提到號誌連鎖,其實號誌連鎖並非大家所說單純 如果車流只有一個方向,哪綠燈當然能跟著車流抵達路口依據開啟 可是一般的市區道路都是雙向通行,因為每個路口間的路段長度不一定一樣 就沒辦法確保兩個方向車流是同時抵達路口的,這時候號誌續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再加上車流量大小影響綠燈時間長短、轉向車流影響時相數 所以號誌續進實際上的效果,絕非大家想像的萬靈丹 回到最原始的問題,台灣路口號誌多的原因 除了網友說台灣街廓小、民意凌駕專業等因素外 最重要的原因是台灣沒有實施道路分級制度,以及落實「優先通行權」的觀念 道路分級之後,只需要在主要道路與主要道路交叉口設置號誌即可 次要道路與主要道路交叉口,因為交通量較低,只要用「停」或「讓」的標誌控制就好 至於次要道路與次要道路的交叉,則遵守右方來車有優先通行權的原則 但這只是理想,台灣次要道路與主要道路交叉口設置的「停」或「讓」 幾乎沒有人遵守 變成主要道路經過次要道路匯入的地方,還要小心有沒有車從次要道路穿出來 不小心發生事故,通常主要道路的車也會被判決成「未注意來車」 弄到最後變成經過每個大小路口都要小心翼翼的 政府為了減少事故率,只好犧牲交通效率裝設號誌,連巷道出口也裝 這個就是沒有落實道路分級與優先通行權的結果 最後要談一下台北準備試辦的紅燈倒數計時 基本上這是個挖了一個大洞之後必須來填補的結果 台灣的駕駛者不喜歡看自己的號誌,喜歡參考別的號誌來決定車輛起步 一方面當然是守法習慣的問題,但是這個是可以透過交通工程設計改善的 對於看橫向車流變成黃燈就準備衝出去的駕駛行為 台灣的號誌應該改成近端設置就足夠,事實上,德國的號誌就是近端設置的 台灣不曉得為什麼近遠端都要設置,好像錢很多的樣子 對於看行人倒數計時就準備衝出去的駕駛行為 必須檢討一下行人倒數計時的必要性,畢竟這個號誌做的這麼顯眼,駕駛者不看也難 如果已經做了怎麼辦,可以用遮光罩的方式,讓只有正前方某個視角範圍的行人看到 加裝汽車號誌紅燈倒數計時器只是浪費另外的錢來彌補先前浪費的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其他交通的議題,可以參考我的網誌 http://chumacher.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8.73.32.231
Chungli28:遠端不設號誌,那在停止線前的車要怎麼看號誌? 10/05 16:19
Chungli28:請考量台灣的號誌大多是懸吊式,非直立式。 10/05 16:21
sayin:請參照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231條 10/05 17:53
samjhang168:會在停止線前的車,除了紅燈越線,要不就是路口中左轉 04/17 01:27
samjhang168:的車輛和機車待轉。 04/17 01:27
samjhang168:對於第一者,紅燈本不該越線,所以問題不存在。 04/17 01:31
samjhang168:而對於後二者,只須要再加裝輔助號誌即可。 04/17 01:32
samjhang168:至於號誌的形式,其實跟有無遠端設置沒甚麼關係。 04/17 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