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抱歉我還沒打完!!! 等我工作都搞定我馬上把他完成!! 抱歉先不要看!! 我還沒完成 首先先抱歉我這麼晚才回文 m(._.)m 因為前幾個星期行程有點滿。 ※ 引述《chumacher (bbking)》之銘言: : 就我關於圓環的認知 : 圓環經過適當的設計之後,的確是個不錯的路口控制型式 : 但是絕非某些文獻所說的那麼神 的確。 : 我覺得還有待進一步探討的,就是雙車道圓環 : 因為在這樣的圓環中,內圈的車輛要切到外圈準備出圓環 : 或剛進入圓環外圈想要切入內圈的車輛긊: 很容易因為車流交織發生側向的擦撞,因為圓環內部沒有很明確的優先權設計 進入圓環前,要先等環內安全時,才可進入 也就是說 如果有兩輛車並行在圓環內 一定是從同一個腳(leg, or "arm" in British English)進入的 因此,舉英國為例: http://home 舉德州為例,這就很明顯的有 駕駛人必須遵行之軌跡: 很明顯的 如果有碰撞的話 一定是有人跨出了自己的車道 (因此必須負責──提高將來保險費) 當然 以德州為例並不適合台灣,因為台灣有機車 過於複雜的標線反而讓人困擾 但以英國為例,我想還蠻適合套用的 不過的確 如您所說 英國的法律並未規定環內的優先順序(這倒讓我很訝異) http://www.esmerel.com/wagons/rhodes/britcode.html 所以 : 當車輛從圓環外部進入圓環時,可以透過道路定線與交通工程的設計 : 同時配合標誌的提醒,引導準備進入圓環的駕駛者,遵守圓環內部車輛具有優先權的規定 : 並且提供停等的空間,所以即使有匯入的衝突點,但是發生事故的機率較低 : 但是圓環內部就沒有如此明顯的優先權設計 : 只能透過教育的方式,提醒駕駛者,內圈的車輛擁有優先權 : 當內圈車輛要切到外圈時,外圈車輛應該禮讓內圈車輛 : 但是這樣的效果在高交通量時,往往大打折扣 : 目前德國的圓環設計規範,仍舊傾向圓環出口僅設一車道的建議 恩,雖然我沒看過這方面的資料 但我可以理解 : 就是要避免雙車道出口,圓環內圈車道與外圈車道行駛動線交錯的情形 : 從而引導兩股車流變成匯入與匯出的關係 : 此外,目前的設計規範中,雙車道圓環也建議不劃設內外圈車道的分隔線 : 就是希望圓環內車輛,能有混合車流的空間認知與駕駛行為,而隨時注意側邊的車輛 : 但是即使如此,仍舊避免不了上述圓環內外圈車流交織的情況 : 所以在交通量較高的情況下,規範建議在多車道圓環裝設號誌 : 但是這樣又失去了圓環最原始的特性 : 所以通常有號誌的圓環,通常只用在本來就是個大圓環的路口 : 或是都市的地標景觀的路口 : 為了改善雙車道圓環的運作效率與交通安全,讓圓環能應用在多車道公路 : 許多研究機構都投入加以研究 : 我看過荷蘭的一個研究報告,那位教授提出了如蛋型、渦輪型的雙車道圓環車道配置 : 改善了圓環內部的車行動線,減少了交錯的衝突點,並且改善了車流交織的情形 : 讓圓環的運作效率也大幅提升 看起來很有趣。 不好意思,我這邊想要討教 請問這文獻在可以在哪裡取得呢? 要付費嗎?? (我真的很有興趣知道) 我想把這個看完 : 目前也在荷蘭部分郊區公路的路口施行,至於成效如何,還有待分析 : 如果台灣願意施行圓環的控制型式 : 應該還是要先從簡單雙車道公路著手,畢竟單車道圓環還是最理想的圓環型式 : (十字交叉只有四個匯入衝突) : 等駕駛者的駕駛習慣慢慢培養起來了,再施作衝突點較多的雙車道圓環 : (十字交叉高達十二個匯入衝突與四個交織衝突) : 這樣循序漸進的方式,會比較適當 對,沒錯,我非常同意。 這算是「交通手腕」吧 我真的非常同意。 沒錯,的確是要用漸進式的方法 的確要從 附帶一個消息 2005 年出版的<< Freeway and interchange : geometric design handbook>> Joel P. Leisch 也大量加入了 roundabout 其實最初發文本來只是要提到美國開始流行造 roundabout 的趨勢 就這樣而已XDD 我當初另一個發文目的也只是要提醒:台灣的圓環大都設置不合格 事實上台灣的環境真的還很不成熟 不論是交通法規或市交通設施 有兩大根本原因 (1)設施不完善 (2)駕駛人手冊 (1) 交通設施如: 連最基本的 priority junction 的設置都還不完善 即:美國的 stop sign系統、yield 系統 99 % 以上的節點都有標誌,責任歸屬 或是 英國的 give way 系統 台灣很缺乏。許多路口到現在都還沒有設置路權標誌 幹道周圍沒有設置「讓」或「停」 撞車責任歸屬很難判定 因為明明是幹道,但沒有「讓」在岔路上 所以與「右方車先行」的法規矛盾 另外,全世界只有台灣的紅綠燈如此落後!! 惟一!!真的是唯一,獨樹一格... 連希臘、土耳其這些地方都比較進步 (我的意思是,在駕駛人習慣如此差,比台灣差的地方如希臘、土耳其 紅綠燈至少蓋的比台灣好) 台灣沒有轉彎車專用的 沒有左/右 轉黃燈 沒有左/右 轉紅燈... 造成轉彎車的黃登竟然會(1)沒有黃燈 或是 (2)與圓形黃燈一起合併 ORZ 造成眼睛沒有辦法快速判斷燈號 還要先想「這是什麼的黃燈,式左轉燈的黃燈,還是主車流的黃燈」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以上只是小例子 我真的很希望台灣人能真的體會到"完善的交通設施" 因為目前的情況是: 「只要沒出過國,終其一生都不知道,原來世界其他地方運作的方式 可以這麼有效率。」 因為台灣的道路,除了國道之外 (我們的國道真的做的很好) 大都不符合AASHTO <<A polocy of Geometric Design of Highways and Streets>> 以及 FHWA << MUTCD >>的規範標準 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台灣人不用出國,就可以體會到頂級的交通設施」的最高境界... 推到其原因 交通法不夠完善 希望修法之後可以嚴格規定各設施的標準 (先自雖然有標準,但根本不夠完善 比較各國法律,台灣的規定太鬆 每年枉死在陸上的人太多!!我真的很心疼...) 車禍原因如果是 標誌 標線 號誌 不當 也應該勇於告主管機關 (可惜大部分人沒有此法治觀念,因為常常互相告發 但其實兩者都沒錯,是主管機關的錯) (2) 最根本應該是要推到"駕駛人手冊" 這太重要了:駕駛人手冊、駕駛人手冊、駕駛人手冊、駕駛人手冊 因為沒有駕駛人手冊 (駕訓班那本不是...駕訓班那手冊是私人發的,不是公家機關) 於是人們不知道要如何使用各項標誌、標線、號誌 遇到「停」要停都不知道 (這同時又與上一個原因有關: 因為大部分是設施設置不當) 到了斑馬線附近還亂超車 但不一定知道自己錯了...是因為沒有一本準則 連撞車要先看對方保險公司都不知道 這些都應該要寫入駕駛人手冊 改善的作法為: (1)拿到駕照馬上發一本駕駛人手冊 (2)名訂法規:臨檢時要拿行照駕照、駕駛人手冊 雖然有些人會丟著不看 到至少會有一些效果。 離題了,抱歉。 -- ◣◥◣◥◣◥◣◥◣◥◣◥◣◥◣◥◣◥◣◥◣◥◣◥◣◥◣◥◣◥◣◥◣◥◣◥◣█ 《Traffic Engineering》McShane 歡迎同好與我組讀書會 ◢◤◢◤◢◤◢◤ 《Transportaton Engineering》Ashford┌─┐┌─┐ 讓我們為交通工程努力 《都市公共運輸》張有恆 ││X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37.177
chewie:修改駕照考取制度吧 不過又會被批成擾民...:P 10/21 17:52
alen332l:這篇文永遠都沒辦法完成了...太忙了~ 04/23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