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文章太長,分為二篇: 上篇新竹市段:http://ice2006.pixnet.net/blog/post/22307048 下篇新竹縣段:http://ice2006.pixnet.net/blog/post/22408356 PTT文字版 縣道122位於新竹,是台灣公路最具代表性的縣道之一 全長50公里的路程中,濃縮了台灣公路各式的景色 從海邊的漁村,到峻嶺中的部落 從路寬50米的林蔭大道,到難以會車3米不到的羊腸林道 從車水馬龍的都會幹道,到土石流肆虐的山區公路 唯一不變的是,它的重要性,從頭到尾都沒有間斷過 縣道122起於南寮海邊,是台灣西部典型的漁村 接著東西向橫貫新竹縣市,並身兼國道1號及科學園區的聯絡道 且有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兩大學府以及工研院等學術重鎮 南寮到竹東這段路,日治時代甚至還有手押台車的軌道 竹東再深入至五峰山區,公路開始翻山越嶺 沿著上坪溪谷一路盤旋,經過許多的山地部落,最後抵達土場 土場部落雖是縣道122的終點,但路的本身仍未中斷 改以「大鹿林道」之名,繼續通往雪霸國家公園 最後抵達大霸尖山登山口的馬達加溪口,也是頭前溪的源頭 1 南寮→竹中 縣道122的起點在新竹南寮的東大路 但真正的起點在哪?可謂一團謎 因新竹市段不屬公路總局的養護範圍,縣道122除9K外,沿線均無里程牌 當然,起點告示以及0K里程牌也付之闕如 眾地圖們有的將起點擺在漁港港區內,有的擺在與台15交叉口 新竹市政府設置的公路編號路名牌,則在漁港內就標上縣道122 公路總局的網站,起點資料寫著「新竹南寮」 但備註欄卻說「西行可接省道台15線」(詳此) 換句話說,縣道122的起點比大家「認知」的,還要更往內陸靠? 最後乾脆寫信問問公路總局,沒想到公路總局也給了具體回應 而且還附帶一張「親自繪製」的地圖,說明相關位置 就專為我這封簡單的民眾投書 在此,冰魚要特別感謝公路總局新竹工務段吳先生的用心! 話說回來,縣道122的起點究境在哪裡? 答案是東大路/富美路交叉口 也就是起於舊台15線上,富美宮前 距離新台15線仍有約1公里遠,距離南寮漁港,則有1.5公里遠 也就是說,縣道122起點並未隨著台15線西遷而更改 仍然維持在舊台15線的T字三叉路口 縣道122在新竹市西段,是為「東大路」 雖然它的起點與東大路的終點有段距離 為了完整性,我們還是新竹漁港內的「源頭」 也就是縣道122的「-1.5K」,開始談起 這條新竹縣市的橫貫公路,起於新竹漁港內東大路與新港三路T型路口 看似平凡的路口,卻是新竹市到大霸尖山、橫貫新竹的「公路源頭」,意義非凡 最近南寮漁港正在大力興建觀光設施 如果在此路口,搞一座大霸尖山的石雕模型 並且立一座象徵性的指標,寫上「往大霸尖山」並指向東 應該是個不錯的點子 新竹漁港的舊港口在南寮街底,稱為「南寮漁港」 現已改建為觀光區,著名的地中海藍白色高塔,就位於舊港口旁 因為舊港口淤塞嚴重,1985年左右開始填海造陸,打造新的港口,就是現在的港區 新的港區腹地廣闊,新闢的道路很多,井然有序,當年似有意進行都市計畫 只是海邊風沙太大,街廓內棄而不用的草坪,無意間卻成為放風箏的絕佳地點 加上近年新竹市政府努力將南寮轉型為觀光碼頭 整座港區的面貌,與當年甫完工的風吹沙荒野相比,已判若兩人 出了港區,路幅從四線大道變成兩線道的小路 在東大路與海濱路交會口,出現了第一面印有「縣道122」的路牌 但這裡還不屬於縣道122,且完整的路名是東大路四段 路牌卻忽略「四段」二字,差不多的掛牌心態實不可取 (倒是後方未拆除的舊路牌的資訊是完整的) 雖然縣道122在新竹市境沒有里程牌 但縣道122的標誌卻與新設的路名牌,如影隨形 也聊免當作無里程牌的彌補 南寮歷史悠久,清嘉慶以前即有人在此活動 日治時代,南寮與新竹市之間,有一條手押台車的輕便軌道 這條手押台車路線,已化為今日的15號市公車 東行至-1K,東大路三段與新台15交叉路口 為了改善台15過於狹小的舊線而建,新台15線幾乎捨棄原路線 於偏西的路廊新建一條雙向四線大道,並與台61接軌 新台15線新竹市段於1998年完工,新竹市民多稱其為「西濱公路」 因此,新設立的路名牌,竟然也寫上了「西濱公路」四大字 讓人不禁莞薾 (新竹市境整段台15的路名牌均作西濱公路,正確名稱應為西濱路一段 ~ 六段) 接著東行至舊台15線,東大路與富美路的三叉口 也是縣道122的0K,里程起點,相當不起眼的地方 左轉舊台15線轉進,即銜接舊港大橋,可接縣道118 目前舊港大橋正改建為斜張橋,有機會介紹舊台15線時 再來詳述它的身世今身 從起點至鐵道路(舊空軍支線鐵路)這一段的縣道122 均維持雙向2線道的狹小路幅 受於種種限制,這段東大路無法大幅拓寬,為了紓解交通負荷 現在的縣道122南邊有新闢的天府路,北邊有台68快速公路 尤其是台68,路線幾與縣道122平行,成功分擔縣道122飽出來的車潮 過了天府路口,縣道122東大路開始繞行新竹空軍機場 首先「貼緊」台68快速公路,兩路之間僅一網之隔,形成另類的「共線」 會如此設計,完全是飛機跑道的因素,台68無法高架亦無腹地跨越 只好貼著原有的縣道122,讓兩條層級不同的公路靠在一塊兒 這段S型繞行機場的東大路,亦是新竹市的絕命終結站 可怕的彎道奪走無數生命,不只是車撞車奪命,還發生過飛機撞車的災難 因路旁即飛機跑道末端,每當飛機起降時,碩大的機身低空掠過縣道122上空 沒有心裡準備,一定會被這從天而降的龐然大物嚇到 所以早年設有「當心飛機」的三角形警告標誌,據說是全國唯一的一座 奪命的另一原因,在於角度過大的急彎,又身為重要幹道,車流量非常大 但又恰巧位處飛機跑道的末端,無法設置路燈(怕造成飛行員判斷錯誤的干擾) 造成夜間視線不良,辨識不易; 中央無分隔島,對向來車的眩光又會形成另一殺手 就算不是被飛機撞到,不被車接到 也常有車輛在漆黑中或眩光中,或飆太快,撞擊電線桿 讓這段路變得鬼影幢幢,大家繪聲繪影,甚至還有靈異節目到此體驗 奪命彎道經市府歷年的改善,路幅加寬,並加深彎道的緩衝區 不過南寮居民最期待的,莫過於「截彎取直」 辦法就是蓋一座地下道,穿越空軍基地 這構想已成為正式的都市計畫道路 目前新竹市政府也很認真地與軍方協商當中 穿越了陰森的奪命彎道後,路的兩旁逐漸熱鬧 縣道122來到市區的前哨:樹林頭 樹林頭在康熙時代就有活動,國民政府抵台時又在此設置大規模的空軍眷村 現在眷村已經拆除,道路即將拓寬為50公尺的大道 過去人聲鼎沸、店家林立的樹林頭,已落沒不少 縣道122東大路過了樹林頭,通過鐵道路後 路幅由雙向2線的小路,突然變成路寬50公尺的園林大道 也正式進入新竹市區,卸下了漁村風情 換上縣道122的第二件套裝:都會風情 縣道122東大路這段園林大道,配置雙向4線快車道及4線慢車道 以前這條路和南寮樹林頭段一樣,只有雙向2線道,兩旁都是眷村 後來眷村被「立體化」,改建為一棟棟的國宅 多出來的空地便成為東大路的拓寬用地 今昔對比,實在難以想像以往只有2線又常常塞車的小東大路 東大路拓寬工程約在1991年左右完工 當年的文宣猛打「媲美台北仁愛路」,但完工15年後的今天 分隔島的行道樹種了半天,部份仍然呈現半枯萎的狀態 我還是覺得它和仁愛路差了一大截,甚至台中港路也比它漂亮 但不論如何,東大路的拓寬,對新竹市的交通助益頗大 這段媲美仁愛路的東大路,也是縣道122最寬的一段 縣道122全段最寬的綠園道段,僅1.5公里 到了北大路口,綠園道變成高架橋,也就是「東大高架道」的起點 東大高架道完工於1998年,連結東大路與光復路,全長1.7公里 除兩端外,中途設有食品路、民族路、光復路三座上下匝道 在東大高架道之前,縣道122靠著東大陸橋跨越鐵路 並且還要轉好幾個路口,才能接上光復路 高架道完工後,讓新竹市交通的經脈暢通不少 縣道122也從東大陸橋經南大路的路線,改行東大高架道 東大高架道雖然很好開,卻在中途殺出個大急彎 全程路寬僅20公尺,設置雙向四車道,沒有路肩 單一車道寬度小於3公尺,加上兩側高聳的隔音牆、高樓 全線速限僅50km/h,並插上好幾隻照像機虎視眈眈 行駛其上,壓迫感十足 只是東大高架道全線禁行機車 這1.7公里的路段,機車只能暫時行駛縣道122的舊線 且新竹市的路標,縣道122也是舊線的走法 從東大高架道的側車道,沿著橋下東行 不一會兒就是東大陸橋,曾是東大路跨越鐵路的要道 由於東大高架道與東大陸橋平行 乍看下,東大陸橋似乎是東大高架道的另一入口匝道 如果你抱著這樣的心情駛上東大陸橋,爬到頂點 正想說準備左轉進入東大高架道時,卻找不到出口 只見陸橋開始下降,東大高架道甩了個尾揚長而去 這時也只能留下惆悵地開下橋等紅綠燈 下了東大陸橋到南大路端 這時新竹市的路牌發生了一點糾紛,大家各持己見互不相讓 原來是,直行的東大路,堅持它才是縣道122的原味 橫向的南大路的縣道117,卻提出縣道122與它共線的具體事證 所以直走也是縣道122,左轉彎也是縣道122,誰才是正宗? 「師父,他們在爭什麼?」 「第二。」 「第二有什麼好爭的?」 「因為,第一已經確定了!」 從公路總局的資料來看,縣道122真正的路線應是改走東大高架道 路牌們所爭的,是舊線的走法 而正確的路線,是縣道122左轉南大路與縣道117共線 東大路直行的縣道122路標,顯然是錯的,請自行向淘汰區報到 左轉進南大路,不一會,眼前出現一道高架橋 沒錯,我們又回到東大高架道的懷抱了 橋下右轉,接回縣道122的正線,繼續東行 從這裡開始,「光復路」是縣道122在新竹市的第二個名字 光復路寬不若東大路,僅約35公尺 橋下側車道雖劃為雙向4線道 但嚴重的違規停車,讓車流如溢出的奶昔般,慢慢地流 也因為路寬不足,加上居民抗議匝道造成的影響 東大高架道光復路端,過了食品路匝道後 主線成為雙向2線的高架道路 結束了東大高架道,縣道122光復路繼續東行 (縣道117:別忘了這一段還有我共線啊) 光復路為新竹市區與國道1號、科學園區的聯絡道 只恨當年馬路不開寬一點,尖峰時段,光復路幾與塞車劃上等號 歷屆市長,無不以解開光復路塞車為競選政見 後來隨著公道五、國道1號園區交流道,以及國3等路網的開通 讓光復路如釋重負,塞車的情況也大為改善 光復路之於新竹市 就算不知道它是縣道122,我想很多人也認識這條路 清大、交大、工研院、科學園區等科技理工重鎮,不在話下 近年來異軍突起,知名度勇冠全台的「BUBU飆車族」,也發跡於光復路 尤其是某座以路名為校名的高中,晚上九點半夜校放學時 從校門竄出清一色的白BUBU配紅色安全帽的大軍,那種氣勢,國軍都比不上 冰魚也曾在光復路莫名遭到BUBU單兵嗆聲 拋開磬竹難書的BUBU幫吧 其實縣道122光復路是條很美的公路 尤其從清華大學,一直到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新竹交流道前)這1公里的路段 東行車道綠樹夾道,中央分隔島與人行道上的行道樹的枝葉連成一氣 如果樹木們再茂盛一些,再繼續集氣的話 將來新竹市可能會多一座公路景點: 光復路綠色隧道! 就在這段綠色隧道中,光復路與金城一路交叉路口 發現了一座令人興奮的玩意兒:縣道122的9K里程牌! 是的,它是,縣道122,在全新竹市,唯一的,里程牌 就悄悄地座落在中央分隔島的樹叢裡 縣道122穿出綠色隧道,視野又是一片豁然開朗 來到國道1號新竹交流道,也是交通大學的入口 以往新竹交流道被戲稱只有「半座」 因腹地不足,原本完整的菱型交流道,硬是少了一邊 在國道1號全面拓建為雙向6車道時,也順便改建新竹交流道 只是改建工程命運多舛,歷經包商多次倒閉重新發包,蓋了十幾年才完工 緊臨新竹交流道的是,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正門 入口銜接園區一路綠園道,大型的分流槽化島,架勢不輸新竹交流道 槽化島的草坪上,有座科學工業意象的棕色高塔,是竹科的地標 1980年代的工業區,似乎都有一座類似的高塔當作地標 以往園區一路出來,即接上縣道122光復路 現在園區一路的正門,多了一座高架橋跨越光復路,直奔竹北 這座高架橋的出現,也顯示過去新竹市獨霸的地位,已和竹北平起平坐了 就近五年兩市的人口成長率來看,新竹市平均每月成長300-500人左右 竹北市則是500-700人,雖然竹北市的總人口暫時不會威脅到新竹市 (2008年,竹北市12萬人,新竹市40萬人) 但就生活機能而言,竹北市許多優勢已經讓新竹市自嘆弗如 跨越光復路的園區一路高架道,傳說中即縣道122與117的共線終點 縣道117的新線由此轉往慈雲路接竹北 但這個說法僅見於戶外地圖及新竹市的路名牌 由公路總局一堆資料來看,縣道117似乎仍是行走舊線 也就是從水源路接千甲路、水利路、九甲埔上經國橋 詳情如何?也許未來介紹縣道117時,再來向公路總局請益吧 縣道122東行過了科學園區,來到了新竹市最後一站:關東橋 (更精確的說,龍山、新莊、仙水、金山、關東的商圈,已連成一氣) 此時道路的中央分隔島已取消,路寬縮小至25米左右 關東橋,早期因「淚灑關東橋」的營區聞名 近年則因園區三期的安遷戶住宅區的設置,發展一飛衝天 生活機能已能自己自足,應有盡有 並且新增了科園國小、新科國中等學校,可見其人口成長速度 未來關埔計畫區,以及高架捷運化的台鐵關東(新莊)車站完工 加上慈雲埔頂路口的Costco開幕後(預計2009年開幕) 位處新竹市邊陲的關東橋,有機成發展為新竹市的副都心 關東橋的發展,已經與竹中連成一片 關東橋位於縣道122的11k,竹中則為12k,均沿縣道122而發展 只是關東橋地屬新竹市東區,竹中卻屬新竹縣竹東鎮,讓縣市界出現糾纏 這種情況猶如中壢與平鎮的交界帶,或者高雄五甲的關係 從南寮到關東橋,從漁村到都會到科學園區 縣道122所橫貫的新竹市,是晚近才發展的區塊 許多項建設也是近二十年才完成的,有別於市中心的小街古城樣貌 雖然這條橫軸在清代就成形,且還有手押軌道車行駛其間 橫貫了新竹市,出了關東橋,縣道122又成為新竹與山城竹東的連繫幹道 新竹縣段的縣道122分為三個段落 一為12k的竹中至19k竹東口,全線雙向四線道,是新竹市與竹東鎮的聯絡幹道 二為竹東市區段,縮為雙向二線道,從19k竹東口至22k的下公館 三為五峰山區段,從下公館至終點土場部落的49K,是以單線為主的山岳道路 ‧12k竹中→19k竹東 竹中位於新竹市縣交界處,地籍屬竹東鎮重頭里 目前是1路公車的終點,許多人以為公車終點就是「新竹中學」的簡稱 其實這裡的竹中,乃位處新竹與竹東之間,名之曰竹「中」 與竹北、竹東、竹南等地的地名由來一樣,但層級卻差了十萬八千里 竹中現在與關東橋連成一線,形成一個生活圈 交通方面,竹中除了是1路公車的起終點外 內灣線的竹中車站也正改建中,完工後將是座高架車站 且是內灣線與六家線的轉乘車站 過了縣市界,縣道122的養護單位從新竹市政府交給公路總局 所以,馬上就一座12K的里程牌,不偏不倚地落在縣市界線旁 從竹中至竹東,縣道122的路名從光復路換成了「中興路」 中興路是新竹、竹東之間的交通幹道,重要性不輸省道 但路幅不太寬,雙向4線道以及不足1車寬的路肩,尖峰時段流量很大 這一切,在與之平行的台68快速公路完工後,才得到緩和 縣道122至竹東之間的這條廊道,也是早年居民從新竹一路打拼到竹東的路線 從竹中到竹東市區,會依序經過「頭重埔」、「二重埔」、「三重埔」、「四重埔」 一、二、三、四的順序,是縣道122新竹往竹東的順序,也是先民開墾的順序 頭重埔現為工研院中興院區,周邊也發展為工業區 二重埔現為四個重埔最大的一座,以住宅區為住,並有一個小商圈 三重埔及四重埔以國道三號為界,腹地不大,散落在縣道122沿線,為住商混合區 經過四個重埔,繞過一小段的山路,路旁逐漸熱鬧 縣道122的18K,為竹東鎮五豐里,屬於新興發展區,住宅大樓林立 拜台68快速公路與科學園區所賜,五豐的發展略早於竹北的縣政特區 街上商圈的熱鬧呈現不亞於竹東市區 內灣線鐵路也在五豐增設新車站(榮華站),輸運通勤的居民 縣道122又東行1公里,來到竹東的「入口」 這座放射狀的路口,往北的縣道123可至芎林、台68及國道3號; 往西為縣道122的來時路,聯絡新竹市 往東進入竹東市區有二條路,一為東寧路,一為長春路 這兩條路很整齊地平行,皆為路寬12公尺左右的小路 縣道122則取道東寧路而行 這座放射狀的路口,也象徵著竹東鎮的門戶 ‧19k竹東→22k下公館 竹東的地形狹長,發展軸線大致沿著縣道122 最熱鬧的區域(市中心)落在新竹客運竹東總站,地位猶如西部城鎮的火車站 雖然台鐵內灣線也有一座竹東火車站,但它設立較晚,是時竹東的發展已經成形 且內灣線班次不多,無法和早年新竹客運密集的班次相比 (當時縣道122的新竹客運,還有直達車與非直達車的等級區別) 現在新竹客運竹東總站仍然健在 特殊客家建築風格,是台灣各客運總站少見的外表,保存也算完整 雖然客運沒落了,但仍衷心希望未來不要粗爆地拆掉它 從新竹往橫山、尖石、五峰、北埔、峨嵋等山區聚落,需穿越狹長的竹東市區 在竹東外環道(北興路),以及台68竹東段未完工前 縣道122東寧路以及與之平行的長春路,肩負著大量通過性車流 且當時的竹東鎮,因為地形封閉,成為平地與山地之間的轉運點 加上台泥、亞泥、中油等工業廠區,創造大量的就業人潮 竹東的商業活動也一直高於竹北市,長春路的地價始終保持新竹縣的龍頭 諸多原因,讓路幅狹窄的東寧路與長春路,時常性壅塞 曾有一段時間,這兩條路實行「單行道」,將車輛分流 東行方向,走的是縣道122東寧路;西行方向,則改走長春路 有點類似苗栗市區的中正路與中山路 近年來,隨著外道道北興路完工,以及台68的開通 路過性車流不再經過竹東市區,且台泥、亞泥遠走東部 造成工商退燒,竹東市區這兩條老大哥的地位也日漸消退 不知何年何月,東寧路與長春路也恢復為雙向道了 縣道122東寧路,在竹東市區東行至21k 到了中正路,熙攘的商業氣息突然靜止了 「中正路」與「中山路」向來是各城鎮最熱鬧的一條路 不過竹東鎮的中正路與中山路,卻顯得有些寂靜,非常有趣 過了中正路之後,縣道122兩旁成為工業區 規模最大者莫屬台泥竹東廠,目前已經停止營運 跨越縣道122上空的輸運道,曾經是台泥竹東廠的地標 現在則是過去風光的歷史見證 循著台泥廠區東行,又經過了中油竹東廠 穿越灰白色調的工業區,路的兩旁又燃起了商業氣息 這裡是縣道122與台3線十字交叉、竹東城南的下公館 下公館為五峰山區入口,以及北埔、橫山、峨嵋往來竹東的轉運點 加上台3線縱貫公路的經過,是一座因交通地位而繁榮的聚落 下公館的地標為新竹客運下公館站,位於縣道122與台3線路口旁的橘色建築 竹客下公館站與竹東總站一樣是大型客運站,腹地寬廣,為竹東總站輔助站 特別的是,竹東總站與下公館站在同一條路上,相距僅3.5公里 但兩站都是擁有十數個月台的轉運站,各自有各自的發車路線 部份路線兩站均停,部份路線僅停靠其中一站 縣道122班次最集密的公車,就是從「新竹-下公館」這條線 這兩座客運總站,如同雙轉運站的關係 以縣道122的線形中心,牽動著新竹山區的公車路網 但,新竹的大眾運輸,和全國有著同樣的命運--運量萎縮 下公館站的月台上,只剩殘缺的路線、稀落的班次和候車的老人 除了少數下公館發車的路線仍停靠月台外,原本應該進站停車的客運 現在直接改在下公館站的路邊上下客,不招手還不一定會停 縣道122來到下公館的台3線 也宣告著縣道122平地段即將結束 過了台3線之後,縣道122將成深入竹東、五峰的山區公路 所以,物質沒有買齊的,記得先在下公館補給完畢再上山 ‧22k下公館→49k終點(土場) 原本一路東行的縣道122 從下公館開始,便跟著上坪溪轉為南行深入五峰山區 下公館至終點土場這段縣道122,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南清公路 南清者何也?南寮到清泉也!事實上「南清公路」指的是整條縣道122 只是新竹市區段、新竹竹東段,都有官訂的路名 「南清公路」之名,因此也只存在於竹東至五峰山區這一段了 才剛跨過台3線,縣道122便給了一段陡坡下馬威 時而可見的水稻田,錯落在滾滾而來的上坪溪谷地 過了下公館之後的縣道122,其實仍有許多集村式聚落 第一座是24K的員崠,國小、國中及東泰高中在此比鄰而居,形成全學制的文教區 員崠還有一座油田,這座油田,也是中油在下公館設立廠區的原因 繞了一段山路,縣道122來到27k的軟橋 軟橋的地名不是客語或台語所譯的漢字,而是貨真價實的「軟橋」 根據地名檢索系統的資料,當年的古道在通過岩壁時 先民以麻竹塔成棧道,旅人步行其間,棧道便柔軟地上下振動,而有「軟橋」之名 目前的軟橋聚落在上坪溪谷有一處河川沖積而成的農耕地 台電亦設有一座小型的水利電廠 從員崠到軟橋的縣道122,路寬忽大忽小 有時候是雙向2線道帶路肩,有時又成為單線道 一旁的上坪溪谷愈見險峻,藍色溪水在大片白色礫床間潺潺而下 有時一座岩壁擋在路邊,迫使縣道122不得不鑿壁而行 我想,這些岩壁就是當年以麻竹搭建的「軟橋」所在吧 軟橋南行至29K,為五指山叉路口 這條叉路編號為鄉道竹37-4,可抵五指山下 五指山為新竹地標山,天氣好時,新竹市可以清楚地看到五指山景 距離五指山較近的竹東鎮,東望的景色更脫離不了五指山 五指山有五座山峰,像人掌五指,最高的中指峰達1061公尺 在1985至1995年間,台灣瘋狂新建遊樂區的年代 竹37-4鄉道上也有一座知名的遊樂區:大聖御花園 取名之因即孫悟空到如來佛的五指前撤野的故事 這座遊樂園後來轉型為大聖渡假世界,現況如何筆者就不清楚了 從五指山路口再前行1k至縣道122總里程的30K 抵達竹東鎮的最後一座聚落:上坪 (謎之音:好熟悉的名字?是的,上坪溪就是以上坪而名之) 上坪為漢人與原住民交接的關卡,聚落住民仍是客家人 縣道122在上坪之前的聚落,如員崠、軟橋等,均為客家人的聚落 過了上坪後,則全為原住民的部落,彼此分野非常明顯 難得的是,縣道122的上坪段,竟保有一排圓拱門的老街 這排老街均為磚造,設有騎樓,應是早年的商業區 老街建築保存完整,毫無心裡準備就突然現身在路旁,就這麼獨立在山中 不同於北埔、大溪等依附在城鎮裡的老街 縣道122又沿上坪溪谷南行至32K 為竹東與五峰交界處的「五峰檢查站」 以往進入五峰鄉,需辦理入山證,所有車輛均須在此停車辦證 有停車就有商機 五峰檢查站也因此開了不少商店 成為旅人的中途休息站 過了檢查站不久,一座顯眼的大橋佇立路旁 護欄漆上了原民風的紅色幾何飾紋 橋後的路是位於上坪溪谷對面的羅山道路(竹62),連絡山區部落 最後接上尖石鄉的錦屏部落 由錦屏部落還可直攻玉峰道路、石磊道路以及司馬庫斯 每一條路都在我心中的地圖盤繞不已 縣道122進入五峰鄉,東行至35.5k 在群樹成蔭底下,有一個叉路口,路旁有鐵皮屋搭建的卡拉OK小吃店 路口有座木牌寫著「十八兒」 十八兒為泰雅族遷居的部落,以客語音譯為漢字的名稱,現有新舊二址 「舊十八兒」需由這條沒有編號的叉路陡上 「新十八兒」則是前方的五峰鄉行政中心 不過,這條路除了通往舊十八兒,還可以到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地方:山上人家 其實縣道122有三處叉路可通往山上人家,這些道路原本都是默默無聞的山區道路 在近年高山休閒風的帶領下,才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近它們 縣道122南清公路又南行至36.7K,來到五峰市區 五峰市區即為「新十八兒」部落,因位於縣道122,且為鄉內規模最大 被選定做為五峰鄉的行政中心之後,新十八兒便通稱為「五峰」 但實際上卻屬於五峰鄉大隘村,沒有五峰村,情況如同雲林縣沒有雲林市般 山地鄉內各部落都有不同的名稱,命名時通常不會以行政區的部落名做為鄉民 (例如三民鄉改為那瑪夏,就有很多不同意的看法) 「五峰」得名於五指山的五座山峰,與隔壁的尖石鄉一樣,以鄉內自然景觀為名 此舉較能獲取共識,也不容易有爭議 過了五峰市區(新十八兒),縣道122路幅又縮小,彎曲的程度也加大了 沿著上坪溪西岸而行,這時公路的方向,也完全變成南向 標高維持在海拔400m至500m之間,坡度不大 路旁林相仍以平地的闊葉雜林為主 不論是山壁,或是山崖,均是整片的綠色植被 纏繞的縣道122來到40K的高峰部落與茅圃部落 高峰、茅圃相距僅約800公尺 高峰部落為大隘矮靈祭入口,周邊多是沿山開墾的梯田 茅圃部落規模不大,只有幾座鐵皮屋修飾的房舍夾道 在原住民生活被漢人改變後,已失去許多原有的生活習慣 若無經過後設的再造運動,部落本身就很難保有自有的文化 諸多的矛盾,一時也說不清,還是繼續上路吧 縣道122南清公路南行1公里至42K 路邊有個展望台,可以東眺對岸的912高地及上坪溪曲流 912高地是座高聳尖起的尖山,如斗笠狀,三面是陡險絕壁 雖然尖山的絕壁試圖披上綠樹織成的外衣,卻掩飾不了破損處裸露的崢擰面孔 上坪溪在912高地垂直500公尺的腳下轉了個90度大彎 溪谷兩岸均為直挺的高壁,看得出來它們都是被上坪溪所切割 這座曲流及尖起的高地,讓我想起台16線地利至合流坪的濁水溪大曲流 而上坪溪及912高地,顯然比濁水溪大曲流要溫和許多 欣賞了自然神的雕塑之作,再沿縣道122前行500公尺 公路轉了個髮夾彎 彎道上還有一座人工與自然合作的奇妙景像 怎麼說呢?這裡有一條瀑布通過縣道122的上空。 瀑布?上空?? 在抵達這座上空瀑布之前,只覺得縣道122似乎要過隧道了 但此隧道竟非隧道!它只是一條公路上方的引水道 穿越引水道再回頭看,原本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的景色一下子理絮都分明了 這裡原有條急流的小溪,如果將岩壁打掉,水流將無處可去 於是在岩壁上,另外加蓋一座引水道,讓溪流「高繞」縣道122 再細仔看,溪流流過引水道之後垂直落下,形成瀑布 這瀑布所依的岩石,原本應是與公路後方的山壁相連接的 縣道122硬是要穿越的情況下,將岩壁一分為二,再於其上蓋一座人工引水道 讓水流得以繼續,最後就形成人工與自然、公路與瀑布共存並生的景像 「遇水築橋」是公路開闢之常態 這回雖然也是築橋,但築的卻是「水橋」,也算是特例 縣道122又南行至44K,來到桃山隧道 桃山隧道為縣道122唯一的隧道,也是縣道122最高點(海拔600公尺) 隧道全長僅380公尺,看似不長,走起來卻感覺非常「長」 因為桃山隧道非常狹窄,只有3.5公尺寬 隧道內燈光暗淡,似有若無,且路面不良,積水成池,相當難行 冰魚當天在隧道內,不知道壓過什麼滑溜的玩意兒,差點雷殘 好消息是,桃山隧道即將改建拓寬為雙向道 屆時照明一定也有所改善,預計2009年底完工 桃山隧道窄,桃出隧道之後的路更窄 經過桃山部落,縣道122的路幅又更小一號 45.3K附近一段竹林邊的路段,主線連3公尺都不到 體積悄大的車輛,大概要壓著水溝蓋前行吧 如果技術好,沒有壓到水溝蓋 縣道122會笑著說:你還有下一次的機會 果然,到了45.5K,一排水溝蓋就這麼橫切過馬路 不想壓也不行! 縣道122又南行至46.5K,有一個展望,可以眺望山谷中的清泉部落 清泉之泉有二種,一為溪谷的「清泉冷泉」,水質清澈,時有游魚 一為熱呼呼的「清泉溫泉」,屬弱鹹性的碳酸泉,水質亦如清泉之名 清泉也是張學良被軟禁的地方 其故居正整修中,預計將於2009年底對放開放 遠眺清泉部落,左邊有一道怪怪的人工建築,乃清泉瀑布的遺跡 2004年艾利颱風,清泉瀑布成為土石流,奪去19條人命 當年的重創,在山坡留下一道傷口,至今仍未完全癒合 再前行至47K,公路分叉了 左邊的下坡路,路幅較寬,通往山谷中的清泉部落 右邊上坡者為縣道122,路幅較小,通往大鹿林道至雪霸國家公園 由於路口僅一面路標,且未標示公路編號 一般人可能會以為縣道122的終點就在清泉 (若以「南清公路」的定義,也的確如此) 不過公路總局的規劃,縣道122並未真正進入清泉中心 而是繼續前行至50.4K的土場部落 大部份的遊客,都是直接通往清泉 加上大鹿林道未完全修復,雪霸國家公園觀霧區尚未正式開放 過了叉路之後,縣道122的路況也不若叉路之前那般良好 不時有大鹿林道下山的砂石車隊,代表林道正在修復中 這一段的縣道122,河山之美更甚於清泉之前 上坪溪在清泉分為二源,縣道122沿著主支源「土場溪」繼續攀行 其中一個展望,在土場溪谷旁的一條山脊,竟被溪水快狠 準地一刀切下 就像是斷裂了的瑞士捲 清泉之後的縣道122,修復路段仍然很多 2004年艾利重創之後,造成地質震盪,逢大雨時這段路便拉警報 現在路上不時可見來回清道的怪手及小山貓 或者修了又斷,斷了又修的護欄缺口 以及怎麼清也清不完的路面砂石 甚至直接用水泥覆蓋,充當一下臨時的「剛性路面」 行駛時需格外小心 短短3的公里,不一會兒,縣道122的終點:土場到了。 終點又是一個叉路,左邊接縣道122續行的是大鹿林道,可通往觀霧及大霸尖山 右邊上坡小路為風景優美的白蘭產業道路,下回本站會有專文介紹 不過抵達終點時,出來迎接的,除了一面終點告示牌外 還有一連串大大小小紅白夾雜的警告牌,每面告示的內容大同小異 因為大鹿林道受創太重,多處路段仍具危險性,加上修復期間砂石車隊來回 政府也不希望民眾冒然上山發生危險,所以立牌警告 至於土場部落 還記得小時候曾在土場溪邊露營,上方還有一座土場瀑布 2004年艾利颱風,土場溪惡魔附身,化為土石流將土場部落夷平地 用Google尋找資料時,出現的盡是一條條令人哀傷的文字 願無辜的天使能夠永遠安息 縣道122終點之後的大鹿林道,全長50多公里,長度又是另一條縣道122 林道土場至觀霧,為柏油路面;觀霧至大霸尖山登山口的馬達拉溪,則為碎土石路 早年曾有計畫將大鹿林道劃為縣道122,並繼續向東延長至台7甲 大略沿著大霸尖山登山步道,攀至大霸尖山稜線西 再由聖稜線西坡南行,於雪山西跨過3400公尺的脊線 最後沿蘇七蘭溪谷至台7甲環山 這個計畫的抱負很大 若成真,縣道122將改寫兩項紀錄:台灣最高的公路,台灣最長的縣道 (目前最高公路為台14甲合歡山公路;最長縣道則為花蓮的縣道193) 不過這個夢想很早就被貼上封條 2004年艾利颱風的豪雨重創新竹山區後,至今大鹿林道仍然柔腸寸斷 聽起來很夢幻的縣道122「大霸至環山段」計畫,也漸被淡忘 50.4公里的縣道122,寫到這裡是結束了 因為地緣關係,所以對它的文字敘述多了點 寫作時間也比預估的多了好幾倍 兩篇粗算大概超過萬字,如此的長文希望不會造成各位閱讀上的困擾 從南寮到清泉,縣道122除了它的樣貌多變外 50公里的路程中,約有45公里都有密集的公車行駛 南寮至新竹市區的東大路,有市公車15路 新竹市區到竹中的光復路,有市公車1路、2路等線 新竹市區到竹東下公館,還有班次密集的下公館線公路客運 就連五峰山區路段,也有固定時刻的竹東=清泉線班車 特別要提的是縣道122五峰山區路段的公車,班次比想像中密集 竹東至五峰(新十八兒),10-40分就有一班公車,至清泉約60分一班 均以小巴行駛,以適應縣道122盤旋的山路 對於遊客來說,還算便利 五峰、尖石山區,除了縣道122 還有許多鄉道、林道及產業道路等誘人的高山公路 縣道122周邊,也有許多產業道路通往山區部落 例如白蘭產業道路,一路上升到1000公尺,可遠眺新竹市 此外還有鬼澤古道、石鹿古道、霞喀羅古道等登山路線 對比起點南寮的海岸風景區 縣道122的觀光資源,可說是包山包海 它所經過的地貌、風土、民情,也是包羅萬象 若將它排為旅遊路線,也包準適合 -- ╭───────╮公路貼圖公路記錄公路猜一猜公路討論公路貼圖公路記錄公路貼圖公 │ 公 路 邦 │http://road.club.pixnet.net/公路猜一猜公路討論公路貼圖公路 │ │公路討論公路貼圖公路記錄公路猜一猜公路討論公路貼圖公路記錄公 │ Road Club │公路討論‧公路貼圖‧公路記錄‧公路猜一猜公路討論公路貼圖公 ╰───────╯公路猜一猜公路討論公路貼圖公路記錄公路貼圖公路猜一猜公路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4.4.20
ccheihw:未看先推!頭推! 11/25 18:43
qosiel:有看有推~ 縣道122真的很精彩 11/25 18:44
xxxcc:有看有推 11/25 18:54
yuchengtsai:你寫了很久我也看了很久 11/25 19:26
xiaowei:喔喔,下出來了 (未看先推) 11/25 20:16
evanzxcv:122!!未看先推 11/25 20:17
xiaowei:另外推簽名檔XD 11/25 20:18
lafu:太詳細了! 11/25 20:19
bicmosY:未看先推 11/25 21:02
maninwind:補充~122線光復路段有3座里程碑喔 XD 11/25 21:26
gishileh:推 我喜歡122 終於等到這條路線 11/25 21:46
NRS:大推 11/25 21:48
justloveaki:大推 冰魚大是一次拍完整條路線嗎?? 11/25 22:00
gishileh:大聖度假世界 已經在幾年前 變成 成豐夢幻世界 11/25 22:07
alccz:先推再看 11/25 22:22
courtyard:看完再推 11/25 22:40
hudson109:先推再看! 11/25 22:51
chemevil:看了就推 11/25 22:56
ianqoo2000:有看有推 11/25 23:35
a1213100:推一個,下次去看看! 11/25 23:48
Janifer2:推~~好詳細 11/25 23:51
Deming:驚?原來光復路還有3座里程牌...我太不專心了 改天再去找找 11/26 01:15
wandawjaw:有嗎?騎了不上百次 我怎麼看只有9那個里程牌說 11/26 01:40
wandawjaw:下個里程牌 13已經在竹中那說 11/26 01:41
pedi:東大路跟舊台15線路口原本是有縣122的0公里里程牌的(至少以前 11/26 02:20
pedi:在交大唸書時有看過),而且我印象中是在東大路延平路口 11/26 02:24
pedi:另外慈雲路光復路口原本是可以通的,市府指標中的縣117新線就 11/26 03:08
pedi:是在這裡接上光復路,但冰魚大照片中這個路口不知為何封起來了 11/26 03:08
pedi:縣117新線的走法是從台1線58K處上湖口台地,經過湖口勝利村.鳳 11/26 03:11
pedi:山崎後進入新埔鎮,下山後與竹14共線至義民廟右轉,直行過縣118 11/26 03:12
pedi:後上新高架橋,接著走自強北路-自強南路-經國大橋-慈雲路,最後 11/26 03:12
pedi:在光復路口右轉與縣122共線至水源街後接回舊線;原本縣117在經 11/26 03:14
pedi:國橋下九甲埔往千甲路這段相當難找,很多人在這邊迷路XD 11/26 03:14
cbate:未看先推 11/26 12:32
fluteofwind:新竹人大推! 11/26 14:12
fluteofwind:補充一下...龍山社區在很久以前就改名"科園社區"囉~ 11/26 14:38
wandawjaw:不過我看很多租房子都還是叫那邊是龍山社區說@@ 11/26 16:28
dansy:大推 今年暑假才剛去觀霧 122跑到底XD 11/26 18:40
wansten:光復路在金城一路口前後 路中央分隔島有舊式石作的里程牌 11/26 20:04
wansten:矮矮的那種 不過是幾年前的印象了 現在不知還在不在 11/26 20:05
Deming:樓上所言是個令人興奮的消息...這幾天一定要去找找看 11/26 21:47
cucc:推 11/26 23:21
pups914702: 04/20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