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ginsachai (沙裁)》之銘言: : 日本的高速公路很窄這一點是大家都知道的,大多車道維持在基本的2+2(雙向 : 4車道)外還有一種叫做暫定2車線,意思是因政府預算問題建設高速公路時先 : 以開闢兩線道為主,旁邊的土地徵收以四線道為補以利隨時擴寬之需要。 : 至於如我們二高和中山高的基本款雙向6線道除東京往外的幾條主要高速道路 : 或自動車道外,只有靠近大阪、名古屋、京都才有,但大多路線不長;而在 : 本洲地區以外的地區只有九洲的九洲自動車道的部分路線才有6車道寬的規格 : 北海道和四國幾乎都以暫定二車線和雙向四車道為主。 中央自動車道倒是八王子到高井戶這段都還是維持2+2 原因是土地徵收極度困難 : 而我這次探討的問題是日本車流量最大的東名高速道路和名神高速道路,東名 : 顧名思義是東京到名古屋的高速公路,正式名稱為東海第一自動車道;名神則 : 是名古屋到神戶的高速公路,正式名稱為中央自動車道西宮線。這兩條路事實 : 上同一條路,起自於20世紀50年代的東京到神戶高速道路草案,從東名起點東 : 京IC到名神終點西宮IC共536公里。 : 開闢之初全線維持四車道為主,但很快就不敷使用開始擴寬,但也僅有部分路 : 段而已,現今大半路段還是四車道,最長的六車道路段(部分為7車道)是東京 : 到駒門PA大約90公里左右(約中山高基隆到新竹的距離),再來就是部分路段才 : 有六車道或七車道規格;至於名神路段也都是車流量多的部分才是維持在 : 六車道以上,其中草津JCT到瀨田東JCT和天王山隧道到梶原隧道為日本高速道 : 路和自動車道最寬的雙向8車道(但後者以隧道擴寬採取四孔單向二車道隧道) : 或許是因為東名和名神有很多路線都有大量的隧道經過,擴寬工程難上了些, : 但最主要還是預算問題。以下東名和名神合稱東名神,東名神全線536公里隧道 : 上行有29個;下行有21個,這在日本不算多,但遇到擴寬工程就夠麻煩了。現今 : 名神遇到連續隧道區間採取原有六車道分為上下2+2車道擴寬,所以全線就變成 : 了2+2+2+2的八車道寬,如同中山高王田IC到大肚溪橋那樣,東名則是原有四車 : 道變為下行,另闢一條3車道的上行路線,所以變成2+2+3的規格。 : 儘管擴寬過,但東名靜岡和愛知路線大半部分和名神幾乎一半以上的路線都還是 : 4車道的模式,就像08年以前中山高員林IC到楠梓IC那樣。然而東名全線每日車流 : 量都維持在7萬到8萬,有些部分大概是10萬到11萬;名神則是除了少數路段外都 : 維持在7萬以上。中山高大概北部路段是7萬到10萬之間,順道一提高雄鼎金JCT : 到高雄IC在2010年是11萬輛,這邊道路規格為雙向十車道為全台之最(但車流量 : 最多是桃園到五股,所以現在雙向八車道也不夠用才要五楊高架)。 不過說真的 日本高速道路或是都市高速道路的車流量,就目測來說跟台灣還是有點差距 恐怕跟台灣的機動車輛人均密度是日本的三倍有關 : 如此可怕的車流量是建立於日本高速公路過路費昂貴的情況下,如果民主黨提倡 : 的的高速公路無料化得以實現,那必定會不敷使用。 當初東名高速道路的建設經費,有一定比例是跟世界銀行借的 原因是日本的資金不夠(1990年日本才全數還清世界銀行的借款) 不過等到東名高速道路完成後,日本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可以不用外國的資金就能建設 自己的高速公路 而且原本東名和名神高速在還清世界銀行的借款後要改成免通行費 只是1972年田中角榮上台後,為了推行日本列島改造計畫,籌措全國建設經費 改成半永久(實質永久)的高速道路有料(通行費)制度,持續至今 跟台灣的國道一號在還清建設經費後繼續維持收費至今,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BLOG有寫一些 http://blogs.yahoo.co.jp/rnryn709/25995141.html : 東名和名神塞車問題嚴重性之大,日本政府大概在90年代開始發展第二東名跟第 其實早就1980年代末期,日本泡沫經濟全盛期 東名名神原有路段就已經不敷需求了 然後新東名和新名神陸續完工的現在,日本卻已經失落20年了 : 二名神計畫,2005年新名神部分通車;而在今年4月,第二東名一口氣通了162公 : 里,但礙於日本政府預算短絀,規格從原有的雙向6車線減為暫定四車線,橋梁、 : 隧道、土地收買都是以六車道規格,以利將來隨時擴寬。等全線通車新東名新名 : 神透過伊勢灣岸自動車道(雙向6車線,全程高架橋)連結或許可以大大減輕東名 : 和名神的龐大車流量。說到新東名部分,接近交流道和很多隧道部分都已經是完成 : 六車線的建造,而且旁邊的柏油都已經是幾乎鋪完六車道的樣貌,我覺得其實早就 : 可以直接建設成全線六車道。 : 但日前日本教授中村英樹對於新東名這種暫定四車線的方式很不滿,他指出六車道 : 的功能和4車道的功能是相差極大的,我想這點也同樣套用在舊有的東名和名神身上 : 。對於車流量極大的高速道路6車道或許是基本款,從國內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過 : 去中山高的四車道和如今的六車道、八車道甚至是鼎金JCT到高雄IC的十車道開起來 : 的壓迫感相差很多。二高南部路段或許沒必要開闢到六車道,但是二高南部路段開 : 起來的舒適感或許是全台高速公路之最。 : 其實不光是東名和名神,東北自動車道、関越自動車道、中国自動車道現有六車線 : 路段也是經常塞車,以日本的個性要擴寬成八車道機率極低,當初的名神草津JCT : 到瀨田東JCT擴寬成八車道也是因為這段短短3公里的路段就有將近12萬輛/每日的 : 驚人車輛日本政府才通過預算的。日本的高速公路或自動車道路寬狹窄他們國人的 : 感受最為深刻,儘管道路平坦,設施優美,連隔音牆都建設的有美感,全世界的路 : 面技術日本可能僅次於德國而已。但是我曾在一位台灣網友貼在日本網站的中山高 老實說,日本的高速公路還無法無限速,也缺乏臨時戰備功能 跟AUTOBAHN早期就考慮到軍事用途是不能比 : 速公路的車載動畫上的泰山林口路段看到一為日本網友在彈幕這麼寫道: : 『主車道加上登坂車道(爬坡道)共10車道,日本不可能』可以看出對於他們對於外 : 國寬敞的車道感到羨慕。 沒什麼好羨慕的 日本的塞車問題和交通事故發生率/死亡率都比台灣要好得多 更別提台灣很多地方,沒汽機車就等於沒腳,日本連不少人煙稀少的鄉下都有鐵道經過 -- 20330 6/17 - □ (本文已被吃掉) 幹!這梗有毒...救命~~ 20331 6/17 - □ (本文已被吃掉) 〒 〒 20332 1 6/17 - □ (本文已被吃掉) ▼▼▼▼ 20333 XX 6/17 - 囧 (哈哈拎北有毒) \▲▲▲▲\ = ●20334 1 6/17 - □ (本文已被吃掉) 20335 6/17 - □ (本文已被吃掉) 口卡口卡嘗百草ψArmou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9.223
ginsachai:當初東海道新幹線更慘,龐大利息最後造成日本國鐵破產 07/19 14:11
ginsachai:日本大概到80年代末期後開始大規模修築高速公路,這點他 07/19 14:12
ginsachai:們十分後悔,九零年代日本財政赤字趨近嚴重,才會造成那 07/19 14:13
ginsachai:麼多暫定兩車道和新東名、新名神的暫訂四車道。 07/19 14:13
ginsachai:當初建設東名跟名神時的經費的確不足以建設成六車道以上 07/19 14:14
ginsachai:要不然一般而言,當初田中角榮高速公路真的不用在收費 07/19 14:15
ginsachai:我想東名跟名神接近都會區路段八車道可能才足夠 07/19 14:15
而且日本高速公路的最高速限還是100KMH 根本就是1960年代名神和東名通車時的最高速限標準沿用至今,別說跟美歐為首的西方國 家比,就算是跟台灣韓國中國這些鄰國比也落後一些 問題是1960年代能用100KMH巡航多半是高性能車 現在連輕自動車(日本特有的迷你汽車)甚至卡車巴士都可以輕鬆上100KMH了
traystien:國道基金大概還要十年才能打平 07/19 15:00
yamatobar:其實1970年代日本就開始大量修築高速公路網了 07/19 15:12
yamatobar:只是日本修築的速度太慢(跟北美歐洲一比),又,日本汽車的 07/19 15:13
yamatobar:普及速度在1970年代大幅增加 07/19 15:13
※ 編輯: yamatobar 來自: 111.248.9.223 (07/19 15:25)
jrxcombine:唯一的好事是去年震災後,日本政府終於體會到替代路網 07/19 21:38
jrxcombine:的重要,新名神原本被凍結的路段得以進行 07/19 21:38
jrxcombine:一些暫定二車線的拓寬工程也陸續解禁 07/19 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