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從1932年開始通車的連接波昂和科隆的高速公路開始,到1980年代 高速公路好像都以路塹為主說。看看1978年通車的中山高、日本 1963到1972開始通車的第一批東名、名神、中国道、九洲道、関越 道、東北道。或是韓國1970通車的京釜高速。德國A1、A9之類的沒 有很多高架橋,或許是這樣才能當軍事用途吧? 德國的高速公路可以承受波音747的重量供他起飛和降落,起自於納 粹時期的產物,他當初的功用使德意志地區更加統一,也使威瑪共和 國時期崩盤的經濟迅速成長,產值翻了一倍,也奠定了希特勒的野心 。所以主要用途還是軍事上,如果作高架橋,那戰機就比較不適合使 用了吧? 但是到了80年代末期興建的高速公路,開始大量使用高架橋,如二 高、山陽道、新名神、新東名、伊勢灣岸道等等,是技術的克服嘛 ?還是時代的氛圍不同?30年代到80年代世界經歷了二戰和冷戰。 90年代蘇聯解體後,世界戰爭也轉為經濟戰、科技戰(美蘇常玩的那 套)但是高速公路的一個重要功能還是軍事,但二高的環境應該不適 合飛機起降吧?新東名新名神也是。 還是說高架橋大量使用是技術克服,才廣泛使用的工法?80年代以前 高架橋真的不多,雖然說日本首都高速、名古屋高速、阪神高速都是 60年代開始通車的,但是山區地形的東名和名神還是以路塹為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5.6.39 ※ 編輯: ginsachai 來自: 1.165.6.39 (08/27 00:56) ※ 編輯: ginsachai 來自: 1.165.6.39 (08/27 00:59)
xxxcc:地形因素吧 2高在南部土堤路塹還是不少 北部多山區 隧道高架 08/27 01:22
xxxcc:橋 08/27 01:22
aibakoji:高速公路在現代軍事上的用途比起以往已經低了不少 08/27 01:33
aibakoji:因為現代軍用機需要的不只是跑道而已 08/27 01:35
aibakoji:至於高架橋的廣泛利用,主要是因為工法成熟後造價降到 08/27 01:36
aibakoji:合理的範圍內,加上高架橋在路線選擇和地形適應上較路堤 08/27 01:37
aibakoji:有更大的彈性,自然使用的比例會上升 08/27 01:38
kikkansya:高架橋下的土地可以做一些低價值的利用 08/27 15:55
JCC:橋貴 但路塹會有整個阻斷的感覺 08/28 10:49
chewie:應用大跨度高架橋才能克服地形 規劃出比較理想的路線線型 08/28 11:56
chewie:比如中山高常有的急升/急降坡(林口段,三義段等等) 在二高( 08/28 11:57
chewie:尤其中二南二高部分)幾乎就不會出現... 08/28 11:58
Yijhen0525:我想假如那時中山高就用高架橋技術的話.... 08/28 18:22
Yijhen0525:那麼三義-泰安休息站這一段,應該也會很壯觀 08/28 18:23
Yijhen0525:另外中山高在苗栗段,彎道好像也不少... 08/28 18:23
JJLi:發傳單: 支持中山高伯公坑-泰安段改建工程(咦!? 08/28 18:30
xxxcc:支持樓上建議 快發 08/28 18:47
pfry19855:三義段用高架橋技術...今天娛樂新聞可能還看得到許瑋倫 08/28 18:50
ginsachai:我也想過高架化、林口泰山段做一個隧道哈哈。只是這要做 08/28 21:50
ginsachai:是大工程 08/28 21:51
ultratimes:三義可能直接挖隧道過去了 08/28 22:14
xxxcc:那北邊出土段可能要到銅鑼了 三義地勢就是比較高啊 08/28 23:01
JJLi:高架橋還是便宜些(況且三義交流道不能廢XDDD 08/29 10:02
chewie:另外高架橋/隧道比較能克服地質問題 像高雄的月世界附近 08/29 10:32
chewie:如果用地塹 興建困難 一遇大雨還可能封閉道路... 08/29 10:34
aibakoji:三義交流道不用廢阿,移個位置就好XD 08/29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