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goo.gl/maps/ekK9k 如圖,旁邊的路肩很明顯過大,寬度我沒有看過數據 但至少有3.6M的寬度 原本國一中部拓寬打算採取全8車道,但後來二高通車後 變為如今只有彰化系統到彰化為8車道,其餘為6車道。 而事實上王田到大肚溪橋是採取2+2+2+2=8的拓寬法 既然這樣當初就連大肚溪橋一併拓寬為8線道不就好了? 其實在當初還有腹案,國一中部不拓寬,國三中部全8線道 當然很明顯這不太恰當,畢竟經過中部精華區是國一不是國三 儘管國三中部路段車流量也不算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5.4.110
pfry19855:中拓最早規劃的8車道區間是王田彰化,後來因故變更為彰 05/10 22:44
pfry19855:化系統~彰化間。當時其實就是國道系統中部路段要12車道 05/10 22:45
pfry19855:才夠輸運,12車道要怎麼分配就兩條國道去喬看看XDD 05/10 22:45
ultratimes:不只12吧,蓋國三時6車道是全線基本了吧XD (屏東除外) 05/10 23:49
ultratimes:所以就代表國一最多也只能6車道? 否則6+8變14車道了 05/10 23:50
pfry19855:最早國工局的規劃是:中二高8車道搭配國1中部段4車道 05/11 13:01
pfry19855:或是中二高6車道搭國1中部6車道兩種組合。 05/11 13:02
pfry19855:國1中部拓寬很多路段都是山區,要拓到8車道難度其實不小 05/11 13:03
ultratimes:國1大安溪橋以北才有山區吧 大安溪橋以南全平原 05/11 13:19
aitt:台中系統以北拓到6車道...台中系統-埔鹽系統拓8車道也是ok 05/11 14:53
aitt:台中系統以北車流量明顯少於台中系統以南這段.. 05/11 14:55
pfry19855:中拓計畫100K~154K(大安溪橋)算山區,154K~211K算平原 05/11 17:09
pfry19855:比例將近一半...算多了吧 05/11 17:09
pfry19855:當年中部拓寬的兩個特點「省錢、快速」 05/11 17:10
pfry19855:基本上已經可以算是和五楊類似的緊急工程了,因為國1中 05/11 17:11
pfry19855:部路段民國80年代初已經塞翻了,加上中二高又發生路線爭 05/11 17:12
pfry19855:議...所以可以注意中部路段是直接在既有邊坡上用擋土牆 05/11 17:13
pfry19855:增加第三車道,不像後來南拓有調整邊坡融合第三車道 05/11 17:14
kill90206:高雄市路段也有用擋土牆 05/11 17:45
pfry19855:高雄市是因為要外拓2車道,用地不足 05/11 18:06
pfry19855:台南市區段相反,為了要闢建平面側車道所以砍坡腳打擋土 05/11 18:08
aitt:不過中部路段拓寬拖了很久也是事實 05/11 18:08
pfry19855:不像當年中部拓寬是不論城鄉全部用擋土牆 05/11 18:08
pfry19855:中拓命運多舛阿...包商倒掉起碼三次 05/11 18:09
pfry19855:正好那幾年營造業不景氣...所以工期延後有2~3年 05/11 18:09
pfry19855:三義以南到員林工期還算正常,苗栗段延誤得一蹋糊塗 05/11 18:10
aitt:中部路段塞爆應是民國70幾年就有的事了.. 05/11 18:10
pfry19855:七十幾年是逢年過節塞爆,到八十幾年是天天塞爆從早到晚 05/11 18:11
pfry19855:反而南部路段到八十幾年其實還滿空的 05/11 18:12
aitt:南部路段看那裡.如果是高雄都會區路段那時候也已經不太好走 05/11 18:16
aitt:中部路段在2001年以前只有南北各兩線道.無二高.. 05/11 18:24
aitt:到了2002年因全部完成拓寬.變成三線道容量.2004年二高全通 05/11 18:25
aitt:粗估二高在彰化系統以北吸走約25%中山高流量.. 05/11 18:27
aitt:效果相當於是當年的兩線變成四線.只是過節尖峰 05/11 18:27
aitt:還是會因為南北各路車在這交織而打結.... 05/11 18:28
aitt:現在中部段如果還要拓寬的話大概也只能玩高架了.. 05/11 18:34
aitt:中彰快要南延或北延雙接中山高或國4等.目前來看也不是那麼 05/11 18:39
aitt:實際.一來中彰(台74.74甲)有些路段是平面有號誌. 05/11 18:40
aitt:二來中彰的交通量也快差不多了... 05/11 18:40
aitt:民國80年代初-中期應該是整段中山高的黑暗期.... 05/11 18:41
aitt:當時就有一堆長時間性塞車的路段.基五段.桃園段.中彰都會區段 05/11 18:42
aitt:還有高雄都會區段..如果是假日更是大串聯成上百公里車龍. 05/11 18:44
aitt:過年收假的車龍甚至可以由高雄一路往北延伸到桃園南崁一帶. 05/11 18:46
pfry19855:1997年中拓工程延宕期間交部曾經要求高公局評估中拓全部 05/11 21:34
pfry19855:改高架拓寬,之後的南拓也全部用高架 05/11 21:34
pfry19855:後來是中拓高架不可行,南拓段在台南預留未來高架擴充 05/11 21:35
pfry19855:如果當年真改高架,可能會出現竹高高架這個龐然大物XDD 05/11 21:36
aitt:中拓只適合在平原段做高架吧..... 05/12 12:36
aitt:中二高如果走山線效益會提升不少.里程也會縮短... 05/12 20:41
aitt:但是山線的施工難度甚高也是事實 05/12 20:41
gogodavid:二高走山線的話 苗栗沿線的服務人口數少很多 05/12 23:53
shun01:那如果不從烏日而從豐原切到山線呢? 05/13 01:11
pfry19855:中二高初期定線就是從清水斜切清泉崗到環中路路廊,至大 05/13 09:14
pfry19855:坑經過生四或生五走廊到霧峰,目標是解決中港路壅塞問題 05/13 09:15
pfry19855:不過因某海線有力人士爭取,中二高才變成清水沙鹿龍井和 05/13 09:16
pfry19855:美烏日一線,還順便搶走了原屬台74的和美快官路廊XD 05/13 09:16
gogodavid:如果當初國三斜切清泉崗 然後走生四或生五路線的話 05/13 18:41
gogodavid:還會有現在國四的出現嗎?另外切過清泉崗軍方是不是有意 05/13 18:42
gogodavid:見呢? 05/13 18:42
pfry19855:大概不會有國4,斜切清泉崗那段會用掉現在的國4路廊 05/13 21:02
pfry19855:然後台中系統會蓋在豐原與大雅間 05/13 21:19
pfry19855:這個方案優點是解決大台中東西向交通問題,缺點是徵地費 05/13 21:20
pfry19855:比較高,如果走生五路廊工程難度比較大 05/13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