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manstein)》之銘言: :  不,上次狼刃兄有現過寶,長江上有一種大型平底船, :  長的像竹筏,但是大上太多倍 長寬都可上10丈的尺寸 :  那種簰可不小, ※ 引述《[email protected] (誅頭)》之銘言: :  該不會是現在湖北還在用的沙船吧 是一種吃水淺的平底船 :  船上有五根桅竿 應該滿長的吧 ※ 引述《[email protected] (manstein)》之銘言: :  我沒有仔細記船種名---我只記得那長相      據最近得到,首見的中國航海學會版「鄭和寶船」資料顯示,    其具有傳統福船之外觀放大形體,總長:125.7 米,總寬:51米,    型深:12米,吃水:8米,總排水量:14,800噸,載重量:7,000噸    。其舵與整體及帆面積成怪異之配比,桅桿長65米,九桅。(見附    圖二)      建造這種尺寸的純木帆船,在今日都是一項工程挑戰;在南京    的河灘不可能建造及下水,因此他們改稱或許在福建建造。單枝桅    高65米的巨木何覓﹖顯見此船之造,純係推想模型之製作考量。      以往諸家論述最大的可能失誤,就是朝傳統經驗、常規、法則    去思考、附會,或依經驗參數檢校放大套用。而忽略了最常見、最    平凡、最不起眼的原始工具與當時純熟慣用的技能。      ……所謂「木簰帆舡」,就是長江特有之帶帆木筏航具。「木    簰帆舡」是什麼呢﹖「簰」從竹排音,原指以大竹竿排比紮成之竹    筏,可歸於浮筏舟艇之屬;排,是動詞也是名詞。木簰就是紮木成    排之木筏。」「舡」從舟從工,缸聲,「工」是圓規方矩的矩架之    意,如今日之「丁字尺」。《商君書.弱民篇》:「背法而治,此    任重道遠而無馬牛,濟大川而無舡楫也。」又長江古稱「江」原音    缸,「舡」音缸,從舟從工;又有專指「江」(長江流域)的方筏    之意。「舡」今引申為「船」之意。故舡也是「並舫」、「連舫」    或「連桴」也。且「桴」、「簰」皆並木為「筏」者;故排、簰皆    「筏」「桴」之屬;神話之「八仙過海」就是乘桴而渡(乘「福」    之意)。……      綜上引證:簰舡桴筏,是舟之宗祖,為船之源頭也。其實舟船    桴筏作為交流工具,它是十分生活化的,畔水居民多能自行造筏謀    生,原是一種生存技能;及至人的生活複雜,分工細化後,方成為    一種專業。濱河文化的發展,促成木材的需求,伐木運聚木墀之地    (墀,塗地也。說文注:凡塗地為墀。為江邊聚木之地也。),因    交易成市,常稱為木墀、木樨、木墟等。「鄭和寶舡」正是造在南    京西邊之這種塗地,經簡化處理後的「寶船灘」作溏。      紮排運木以供營屋造船之情景,在清明上河圖及蘇杭繁華圖中    ,清新活躍。長江上游之川杉,向為造船佳財,其他樟、楠、雜木    等,更為下游民生軍需之所賴;而長江流域森林豐沛,水利方便,    故自古以來,材商紮排放流之技術純熟精良。然運排曠日費時,常    須在排上生活一段時日,故建屋種菜之舉勢為必需。簰舡是江畔居    民所習見之事,因而不以為奇;順江而下,一去不回,是容易遭忽    視的。      1970年中研院民族所淩純聲博士之『中國遠古與太平印度兩洋    的帆筏戈船方舟和樓船的研究』中,頁四十一引述Audemard,1965    ,pp,74-76.說:「長江的木排是世界聞名的,它是一個浮村,上    住有一百至一百五十人。此排由一萬至一萬五千根木幹綁紮而成。    排之長達兩百至三百公尺,闊約三十公尺。航行木排必需在河川中    流,最怕擱淺,因若遇擱淺必需散排重紮,費時甚多,甚至三、四    個月。木排順流而下,主要航行工具有絞車、纜索和浮錨。排的兩    旁有五或六隻三板船,用以運錨。排上建有兩排房屋,中間空出一    條街道。在排的一端堆土成一菜圃,以種蔬菜。」(見附圖四)      又1988年彭德清編輯之《中國船譜》:「木排、竹排由多根樹    幹或竹竿捆紮一起而成,沿江河順水漂流而下,用來從上游住下游    運送東西。木、竹排用的材料自身往往就是被運送的原材料。」又    云:「木排、竹排配上槳、櫓、篙,有的架上風帆,發展成各種各    樣的筏。這種筏可以控制方向,不再隨水漂流;有些筏,如帆筏,    還可利用風力作遠端航行。……」      上引之《中國船譜》又云:「筏構造簡單,製造方便,可大可    小,吃水淺,所以適於各種條件下航行。」另刊有上海金山石化廠    ,運輸二百噸重,長六十米,直徑六米的化工容器之浮排。因長江    木排自民國以後日見稀少,盛況不再,故這種古老之運輸工具,竟    還能引人注目。      1971年夏士德(G.R.G. WORCESTER)之《長江之帆船與舢板》    一書中說:「……揚子江之浮筏,約分為湖南木筏及江西木筏兩種    ……圖示為大而吃水淺的湖南木筏。……漢口附近的長江北岸,有    一個木筏作廠;在此集結上述之湖南木筏,解編重組改造成更大的    筏舡,湖南木筏尚屬小型,長約三百至五百尺,寬約五十至七十尺    ,深度約八至十尺。深吃水型木筏,通常由八至十段筏體組成;它    們以數量約一萬到一萬五千根,其長度約二、三十尺長的圓木材組    成。並在筏面鋪上成千塊,長度約十至十二尺,寬二十四至二十七    寸,厚約三、四寸之板條作為甲板。每段筏體絕無相同,各段端皆    以堅挺之竹纜繫結相連;組成之木筏斷面,呈筏面較筏底寬。深水    木筏之典型尺寸有長二三六尺,寬八十尺,吃水十八尺者,及長九    九尺,寬五二尺,吃水十七尺者。筏舡之邊舷及筏底,無法對稱及    平順是可預期的,崎嶇不平又縫隙不絕。……槳、櫓概與底齊。木    椗長七尺……各筏連結若高低不同,則建以平臺階……艏中有一座    十二至十四尺高之絞車輪盤……架以木條之巨形席質浮錨,狀若水    中風箏,以隨行舢舨攜帶,至於離舡約二百尺適當處之水中,用絞    車、竹纜配合指令運作,就能使舡改變航道渡過淺灘,彎過澳岬,    為深水拉縴的另一方法。……1867年記載,有大量木筏交易,換取    外國資金,以驅逐太平軍……這對長江危害甚大。1912年後至1916    年,森林政策方被重視,長江木舡遂入歷史。」(見附圖五)                      ──曾樹銘〈龍蟠史槎〉  本文作者曾樹銘老師為基隆市銘德模型海舶工作室負責人。 --       「那位神雕大俠為了救王將軍之命,從江西趕到臨安,四日     四夜,目不交睫,沒睡上半個時辰。他和王將軍素不相識,只是     憐他盡忠報國,卻被奸臣陷害,便這等奮不顧身的甘冒大險,為     王將軍伸冤存孤……」這時的楊過,所作所為,已全然符合「千     里赴義」的古之俠者典型了。                   ──陳曉林〈天殘地缺話神雕〉 -- ※ Origin: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bbs.csie.nctu.edu.tw> ◆ From: sw59-226-196.adsl.seed.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