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伊達楓)》之銘言: > ※ 引述《Eltanin (你猜我為誰發痴)》之銘言: > : 在下是三國新手。:) > : 周郎似乎沒"一般認為"的那麼厲害啊。:P > 嗯........... > 想了幾天才回.....XD > 我真是遜咖.... > 很多人扯到周瑜就會三國志跟三國演義扯到一塊(魏延也是~:P) > 我先說說歷史小說好了..... > 本來, > 歷史小說就是一種創作, > 而真正的史實往往比較單調乏味,所以作者在史實中加油添醋, > 來增加劇情情節,也是無可厚非的。況且周瑜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如此活靈活現, > 以致於現在人家總是拿來說羅貫中貶低了周瑜,這不也代表羅貫中的文筆超群, > 足以影響史實麼? > 況且, > 對於普遍大眾來說, > 他們想要看的,是戲曲,小說中的精采情節與活靈活現的角色,他們根本不在意 > 三國志裡面的周瑜是怎麼樣的人。而真的有興趣鑽研歷史的,就更不可能被三國 > 演義所左右。 > 簡單的用一句:“小說,跟史實不同。”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應該不用說太多.... > (題外話:我們系上的老師說,今年來應徵歷史系的高中生在面試時,有很多都說 > 是因為喜歡看三國演義而想進來歷史系的。他說他對這件事情很失望,因為研究歷 > 史並不是看歷史小說那麼一回事...當然....這離題了...XD) > 至於周瑜這個人, > 我看了一下原作者的文章, > 總覺得有點像是遊戲影響後的結果~:P > 所以, > 我想就這個角度來看看..... > 周瑜是軍師? > 其實,為什麼不從另外一個身分來思考, > 周瑜是個“智將”呢? > 當然, > 這麼說起來似乎有些模糊...... > 綜觀周瑜在正史上的記載,其實他的能力是比較偏向一個將領的型態, > 且看三國演義中孫策死前說的: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 再看孫權在面臨送人質,赤壁戰前決策這幾件“外事”時, 這幾件事情 並不是單純是一個將領的型態 以面臨送質為例 這也牽扯到外交 > 聽的是誰的意見? > 而且我們觀察周瑜傳中的紀錄,完全沒有周瑜在內政上的一些作為~ > 或許是史實沒有記下來,但也可以說是他在這方面可能沒什麼特別的建樹。 > 那從軍事上面來看呢? > 周瑜在戰略上不用多說,就東吳君臣一致的共識--取荊州、併益州,北連西羌而 > 圖中原。 > 在戰術上,有人說那都是部下的策略,與他無關。然則為上者,能否採取部下策略, > 判斷部下策略可行否,難道不需要胸襟、統馭力跟智慧嗎? > 試想,在赤壁之戰這種幾乎退無可退的關鍵之戰中,周瑜身為總指揮,能夠隨便採納 > 一個部下的建言而去冒險嗎?不可能吧?史書不可能記載如此詳細,但想必周瑜一定 > 心中有所盤算,才能夠用黃蓋的火攻。 > 對於劉備的態度上,周瑜跟魯肅只是意見不合。 > 對周瑜來說,也許他身為一個將領,比較沒有注意到東吳實際上的國力,沒有常常在後 > 面的魯肅看的清楚。但也是周瑜他一心要幫東吳取天下,不願意留下劉備這個阻礙, > 才有不同的盤算。 > 魯肅當時的聯劉政策是很高明的,綜觀當代,恐怕只有諸葛亮跟曹操兩人心中雪亮。所 > 以也不能怪孫權把魯肅的聯劉政策當作是一短了..... 是否周瑜的政策是否高明 誰也不知道蓋因為沒有實行 (就如同魏延的子午谷戰略一樣) > 總而言之, > 我個人覺得,周瑜的才幹是無庸置疑的。 > 只是有些人對於他的定位有點模糊, > 他是一個可以帶著大軍出去征討四方,不用擔心的智將, > 而不是隨時在君主左右出謀獻策,在官場中鉤心鬥角的軍師謀士..... > 小小淺見。 他的定位 說真的很難說是一個定位 外交上他也可以處理(如送質)戰場上他也可以處理(這不多說) 話又說回來 其實古代對於一個人才的定位可以說是很模糊的 尤其是那種屬於位居核心地位的人 更是模糊到極點......... -- 傳說 兩個男人一起去長安 就能得到幸福 -- ┌─────KKCITY─────┐  線上音樂新震撼   bbs.kkcity.com.tw ^_^ / 隨選隨播免等待 KKBOX ^_^ / └──From:163.21.80.31 ──┘   http://www.kkbox.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