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武運昌隆ꄩ》之銘言: > ※ 引述《moonlike (品閑顧曲間)》之銘言: > : ^^^^^^^^^^^^^^^^ > : ^^^^^^^^^^^^^^^^^^^^^^^^^^^^^^^^^^^^^^^^^^ > : 這說的很好,算是道破了某一種不可取的心態。 > : 不過看起來還是有些自打嘴巴: > : 請看作者周瑜搞的「正名」,不斷強調「羅貫中這樣構思巧妙的伏筆」, > : 難道不是是「與擁演義相同思想」? > : 既然已經選邊站了,是否也應如自己所言 > : 「兩方面的人都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 這裡作者應該是要正演義真正為周瑜設的角色,故應該是以演義角度來看。 > 正文:「先要為周瑜正正名,洗掉點自古以來人們對其的偏見。這裏的偏見,倒不是指由 > 看演義而養成的周瑜是個心胸狹窄之人這種舊規念,而恰恰是對於沒有看清楚演義真意的 > 人,所產生的這種理解的誤區的糾正。」 > : 這種抱持以「網路清潔」為己任的人,我個人是討厭的; > : 不過要突顯這個問題,有需要去厚誣古人嗎? > : 這其中是不是有文字上的陷阱? > : 難道這樣的「器度恢弘」跟三國志裡面所描寫的「器度恢弘」能等同嗎? > : 我持疑問的態度。 > : 因為這兩種「器度」,人們對前者評價似乎一直不高, > : 試想,萬一演義改寫成周瑜想要邀請孔明而來不成,而一笑置之, > : 而沒有後面一連串的小動作,這難道不也是描寫了「器度恢弘」? > : 可是這兩者相差何止里許?難道只要是「器度恢弘」就通通都能等量齊觀? > : 演義因戲劇效果而犧牲周瑜,即令如此也未嘗不可, > : 畢竟這是藝術創作; > : 不過未必一定要挖空心思替羅冠中說話, > : 不必求備於一人,但也沒有必要把有人的缺點掩蓋來塑造完人。 > 當然無法等同,但作者此處是說演義裡為周瑜刻畫的角色,非大多數人更誤解演義的本意 > 。讀正史者也多多少少有人因又誤解演義刻畫的周瑜而大大的貶損其一番。我想作者本意 > 在此。 > : 「幫助遠不如後人想像中那麼明顯」相同的話其實可以用來指稱任何一個人: > : 舉凡郭嘉、荀彧之流;或龐統諸葛亮之備皆然。 > : 因為沒有曹操的能力,郭嘉、荀彧的想法恐怕沒人去聽, > : 所以應該把一切歸功於曹操本身? > : 再說諸葛亮好了。所謂隆中對,用原作者這種標準來看也沒什麼了不起了: > : 既然原作者可以把周瑜的想法看成是不可行,進而作為立論根據, > : 言下之意是不是說「可行性」是很重要的? > : 周瑜的想法(滯留劉備、取蜀等)可行與否不知道,因為他沒機會去實行; > : 可是隆中對呢?有去實行,有成功嗎? > : 是否也能就此論斷諸葛亮「幫助遠不如後人想像中那麼明顯」? > : [前文已回,敬刪] > 其所言戰略方面還有進言不納質及赤壁戰二事,這兩事的確有疑點。 > 不可諱言,可行性也是評估戰略一個重要的指標,再就全局戰略角度等確有討論空間。 只看到戰略未實施就把可行性評估的很低 就跟那個對於子午谷戰略評估可行性有何不同? > : 如果要以此作為批評周瑜,其實也是把自己陷入矛盾的境地中: > : 東吳與劉備要如何相處,境內本來就有兩種聲音, > : 鷹派如周瑜,鴿派則如魯肅,爭論一直未決。 > : 其實爭論本來就應該繼續,因為跟劉備是戰是和,要看的是東吳自身的實力。 > : 如果實力是壓倒性的強過劉備,那當然馬上把他吃掉就好了; > : 如果實力是顯著弱於劉備,那當然要跟劉備「好好相處」, > : 甚至還要依賴其保護呢。 > : 偏偏局勢就是在這兩者之間,究竟誰強誰弱, > : 即令是今天也很難斷言;因而也無法論斷究竟應該採取鷹派還是鴿派路線。 > : 所以即令是周瑜自己在某個時間點突然轉向親劉備路線, > : 也不能據此論斷周瑜是個「反覆之人」, > : 大環境(東吳與劉備的勢力消長)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 : 若劉備原本有很大缺點,突然改了而國勢一躍千里, > : 與周瑜易地而處,難道還要死鴨子嘴硬跟他對抗到底? > : 完全把事情歸咎於個人,而不考慮環境,是會漏掉很多訊息的。 > 東吳實力那時應該還是強過新得荊州的劉備,不過就全局眼光來看那時的確不適合和備再 > 開戰。在此處作者應該是強調其反覆太快,用以見其戰略眼光不當。 可以提出 "實力那時應該還是強過新得荊州的劉備,不過就全局眼光來看那時的確不適合和備開"之 證據嗎? 當時的曹操還有足以南下的實力嗎?北方情勢如何? > : ^^^^^^^^^^^^^^^^^^^^^^^^^^^^ > : 其實魯肅就是能人。 > : 不過這位能人他選擇與周瑜不同的路而已。 > : 不知所謂「差」與「不差」是從何觀點來看? > : 就算這位大哥所言皆是,其他這些人都不比周瑜差, > : 難道就代表周瑜差了嗎? > 從其戰場表現來看吧? > 作者也沒說呂範是有廢到那去啊^^" > _可꘺ 瑼: 甄I子,卻又往往又被後人冠以最能體現其“雄烈”和“睿智”的。呵呵,當然,周瑜還是位“大戰略家”,不過充其量也就是14K的了。 > : 所謂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又不知算不算是跟班? > 作者本意也許是,也許不是,不知。 > 但單從此記載而言周瑜確未有獨當一面表現的機會。 > : 反過來說,難道掉到後方去就是沒用嗎?也請連想一下關羽。 > 所以這方面舉證有些薄弱 > : 而是不是首功者,跟是戰略家與否,又有何干? > : 試想開漢的首功者劉邦說是蕭何,那張良算不算戰略家? > 這裡作者是跳至戰術層面了,詳見其本文。 > : .... > : 毛澤東先生...在二次大戰前,也是一副土匪樣, > : 偏偏就是沒有人能打敗他。 > : 土匪也是有強有弱的。 > 此處不知作者土匪定義為何。 看作者的文就知道 他對"土匪"還是保持著是個嫩B的想法(不幸的 很多人都認為土匪是嫩B) > : 突然發現,本文作者是不是很愛用驚嘆號? > : 一整篇驚嘆號看下來,讓我心驚膽跳...題外。 > : 只不知「分不得半點功勞」又是如何談起? > : 據我所知,前漢名將李廣,他的士卒奮勇殺敵,因而他常常打勝仗, > : 是否也應該將勝仗的功勞通通歸於士兵,李廣「分不得半點功勞!」? > 這裡有些疑問…難道是李廣運氣特好,帶到一群強兵,才常打勝仗嗎? 你看得懂他說的意思嗎? > : 你可能忘了 "製片" 所扮演的腳色了。 > 但就戰術此一層面而言,周瑜的表現實在是… > : 剛好相反。這只是讓製片去兼導演或演員而已。 > : 一個製片本來就不必去"親自"下海演出。 > 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了,但作者重點不在此處。 > : "唯諸葛論"呢? > : 諸葛大名垂宇宙... > : 丞相祠堂何處尋... > : 功蓋三分國... > : 諸如此類,是否也應該接受同樣的檢視和批評? > : 文學創作一定要用這種方法來檢視嗎? > 我也不認為文學要依此檢視。 > : 好像食神的用語 -__-" > : 真正在古時又不是在打電動, > : 難道要用程普他就得馬上來前線當先鋒? > 這點也有些奇怪。 > : ^^^^^^^^^^^^^^^^^^^^^^^^^^^^^^^^^^^^^^ > : ^^^^^^^^^^^^^^^^^^^^^^^^^^^^^^^^^^^^^^^^^^^^^^^^^^^^^^ > : 同樣的情形也可以用來形容孔明,比方說 > : 好傢伙,智力一百,在普羅大眾中能被認為智力在一般人之上已屬不易, > : 何況是更凌駕於一切人之上的智力 "一百" 呢? > :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正文一開頭部分): > : 「兩方面的人都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 難道現在又有人要抓著擁葛人士的命根子狂打了嗎?^^" > : 而採用這些計畫的人是周瑜。 > : 剛好說明了他有統籌全局廣納意見的能力。 > : 難道公司董事長就一定要去直接跟客戶推銷商品? > : 難道製片者就一定要兼導演兼演員? > : 典型不知分工為何物的想法。 > 作者只言於戰術層面。 > : 看下來... 這一大段,這位作者根本不知管理為何物。 > : 身為一個管理者,讓組織動起來而完成目標是其天職, > : 即令他什麼都不做,一切都是由部下做完, > : 這人仍然是最好的管理者---因為他做完了。 > : 相同的道理,如果管理者什麼事都做一些,雖然自己做不是很好, > : 可是部下看了士氣大振因而努力工作,最後做完了, > : 這個管理者仍然是最好的管理者---因為他做完了。 > : 只要目標達成,他自己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就可暫且不論。 > : 周瑜在戰爭中獻過什麼計,跟他是不是好將領,一點關係都沒有! > : 只要是好計策,管他是誰提出的? > : 黃蓋能提出好計策,難道周瑜硬要說「我有更好的」來展現自己的能力? > : 反之,能重用黃蓋、呂蒙等人的計策, > : 正好說明了他才是最好的領導者。 > : 這是管理學中最基本的道理,竟然會完全被這位作者忽略? > : 難道...真的只因為是由大陸轉來的文章? > : 所以完全沒有接觸過這些觀念? > 作者只言於戰術層面。 > L要꨺ 漱: 憭H騷客不知祥情地為其吟詩作賦而顯赫至今。 > : 所以這個結論... 實在是... > 引了那麼具爭議性的文章,有點被版友群起攻訐的感覺…= =" > 現在也來說說我對其的看法。 > 作者在批周時明指其才,主要是從其被稱為「軍師」的資格, > 也就是其在戰略、戰術上的表現來作探討。至於帶兵、識人、 > 用諸將進計這點倒是沒有多表示意見。尤於小弟不能全知作者 > 是在何種情境下發表這篇文章,對於其在文中作者自己發表的 > 意見也不能妄自作闡述詮譯,所以希望就文中「可討論」之處 > 作討論,否則現在此篇作者也不看這版,豈不叫他被批也無從 > 得知。想來也有些冤枉。 既然敢轉貼(或者是PO文)就應該要有被人批的打算 還有 你有獲得該作者之同意嗎? -- 傳說 兩個男人一起去長安 就能得到幸福 -- ┌─────KKCITY─────┐  ̄ ▌ ̄ ╲╱ BBS 城邦 bbs.kkcity.com.tw ╴ ▌ ▌ ▏ KK免費撥接 └──From:61.229.184.206 ──┘ 電話:40586000 帳號:kkcity 密碼:kk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