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顧曲韻諧)》之銘言: > ※ 引述《"馬英九" <[email protected]>, 看板: SAN》之銘言: ~~~恕刪~~~ > : 取而代之。劉備又厚在那裡,仁在何方。劉備自己不為漢家盡心盡 > : 力,卻念念不忘漢家這面破旗,用皇叔之名撈取好處。 > 至於最念念不忘漢家這片破旗的,恐怕也是曹丞相孟德先生。 > 劉備這種宗親的身分,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 > 姓劉的人一堆,劉備撈到的好處未必大於劉繇、劉表、劉璋, > 反過來,自從國都搬到洛陽之後,漢家的丞相,可只有一位曹公,絕無僅有。 > 抱緊漢家的破旗,撈到的好處誰比較大?怕不會是劉皇叔玄德。 ^^^^^^^^ 這點我非常認同.... 我也覺得漢室這張就破旗曹操用得最多 不然為何要一直強調自己是漢室的丞相 別人才是漢賊.反抗朝廷 只是不想在歷史留下污名.讓自己變成最篡位之人 不然大可像他兒子一樣乾脆.直接就稱帝啦 為何他兒子敢稱帝.他卻一直用漢室的破旗 直到他死前.天下局勢都未曾改變 其實也只是為了個"名"字 > : 上海大學教授朱學勤說:“隻有經歷了這個世紀,歷史才明白一個 > : 此前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意外’,那就是:能給窮人造成災難的, > : 是有富人的浮華,但是,能給窮人造成最大災難的,不是別的,恰 > : 恰是那些許諾為窮人謀最大福利的高調主義。……個別的富人能害 > : 死個別的窮人,但要大規밺 狾a餓死窮人,隻有那個‘為窮人的主 > : 義’才能做到,窮人為‘為窮人的主義’所害,這才是窮人歷史性 > : 的悲哀。” > : 跟?動不動就拿妻子當衣裳,拿子女當籌碼的人幹革命,的確不是幸 > : 事。因而僅有愛民之表面文章是不夠的,還要有踏踏實實的改善民 > : 生的實惠。當年跟隨劉備南逃的人,還不是被劉備的虛偽搞得妻離 > : 子散。等到了劉備建國時,最初跟劉備打天下的人,剩下來的已經 > : 十不一二了。即便僥幸活: 下來的人,先是劉備連年征伐,後使諸 > : 葛亮軍事大躍進,蜀國的老百姓又有幾人過上了平安的日子,倒是 > : 那些跟?漢賊的曹操和孫權的臣民,生活得很愜意。自己的老百姓 > 最好是他們生活的都很愜意。 > 孫權一上任馬上就開始討不從命,誰敢不支持他就殺, > 曹操佔領區內也是內亂一堆。 > : 都沒有過上好日子,又憑什麼講“拯斯民於水火,解諸民於倒懸” > : 呢?! > : 在魏蜀吳中,數劉備最可憐。曹操官宦之家,眾望所歸,孫權二世 > 相對的,最可憐之人可以混到跟其他人接近同等地位, > 是否也代表其人能力頗高。 > : 經營,軍民擁戴,惟有劉備起於阡陌瓦礫之間。先依袁紹,後歸曹 > : 操,跟過陶潛,投過劉表,擁抱過劉璋,同呂布搞過關系正常化。 > : 前半生,東奔西跑,上串下跳,寄人籬下,一個十足的盲流。長期 > : 的打擊和壓抑,使得劉備ꐺ 葅F上留下不少創傷和扭曲,和曹、孫 > : 比起來,多少有點小家子氣。唯一值得自豪的是撈了個“皇叔”的 > : 頭銜。在“上品無世族,下品無寒門”的門閥等級社會裡,靠自己 > : 的努力能在上流社會有一席之地,也夠難為這個貧家子弟了。 > : 演義開篇交代:劉備不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行於色, > : 這說明劉備有性格內向的一面。 > ^^^^^^^^^^^^^^^^^^^^^^^^^^ > 這句話就是典型「說了等於沒說」。 > 任何人都「有」性格外向的一面,也「有」性格內向的一面,這應該是常識吧? > 至於整體而言,劉備的性格究竟是偏向內向還是外向? > 恐怕還是外向的。 > 《三國志》記載: > 「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 內向的人會「好交結豪俠」嗎? > 如果他真的內向,遇到豪俠恐怕必之唯恐不及呢。 > 「少言語」、「喜怒不形於色」,可能代表他心機很重,但不代表他內向。 > : 行為卑者言欲偽。謙虛並不為過,謙虛過分便是虛偽。虛偽不除, > : 人人自危。老實人的虛偽更可怕,民間亦有老實人最壞的說法,因 > : 為老實人存在?潛在可怕的破壞力。魯迅先生說過:“自稱為正人 > 劉備是老實人嗎? > 三國裡面,最不老實的大概就是他了, > 老實人?要說老實也是劉協、何進等一幫, > 劉備如果老實,早就掛的乾乾淨淨了。 > : 備也被打扮成了倡導“王뤺 D”主張“仁政”,推崇忠義智慧的仁 > : 君形象。 > 沒錯,這些什麼忠義智慧的仁君形象,的確是後人家給劉備的, > 那,這能怪劉備嗎? 仁與不仁都是後世人加上去的 我們看到的也只是各種史書的記載 其實很難去斷定到底如何... -- ※ Origin: 向 日 葵 <bbs.im.cyut.edu.tw> ◆ From: 61-62-28-75-adsl-tai.DYNAMIC.so-net.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