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戀戀臺北)》之銘言: : ※ 引述《[email protected] (夏天的天空是藍色)》之銘言: : : 曹公給關公恩惠,劉備跟關羽有患難生死之交 : : 所以關雲長 以功報恩,以義報主 : : 報完恩就回去找劉備了 : : 正史確實有記錄他說過這句話 : : 不過是呂伯奢的5個兒子想要抓他去領賞,所以他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  「卓到,廢帝為弘農王而立獻帝,京都大亂。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 :   ,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 : 劉宋裴松之於此注云: :  「《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 :   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 :   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   《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 :   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   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 :   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 閣下謂「正史確實有記錄他說過這句話」, : 若精確一點說,應是注陳壽這部「正史」的裴松之在他所採集到的資料中, : 有記錄過類似的話,即孫盛《雜記》中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 跟 GFDS 兄所問者並非全然相同。 : GFDS 兄問「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一語, : (原 po 的 yoshen 兄引作「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 係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回「廢漢帝陳留為皇 謀董賊孟德獻刀」,應為演義語。 : 演義作者將裴松之所引資料中的「寧我負人」誇張至「寧教我負天下人」, : 果然劇力萬鈞,教後世多少人引為曹操罵柄,但這並非「正史」所載之言。 : 我們當然可以說:裴松之注引的資料補充了許多《三國志》的不足。 : 但不意味著裴松之所引的資料即必然全部正確為紀實(同理,《三國志》亦然)。 : 尤其在曹操逃亡遇呂伯奢的這段故事,裴松之注引了三個不同來源的相關記載, : 而這三段記載中容有相互扞格之處,如《魏書》記載說呂伯奢之子與賓客欲劫曹操, : 但《世語》卻截然相反,說是呂伯奢五子皆對曹操「備賓主禮」, : 是曹操自己疑心病發作而殺人! : 在這種史料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我們應採信哪一種呢? 魏書的作者是王沈,檢示一下王沈的身家背景和魏書的官方性質, 就知道呂氏血案應該發生過的機率很大, 王沈的記載中有若干不合理處,打劫曹操?當時逃亡的曹操有何好打劫的? 孤身逃亡的曹操連一個小小的亭長都可以制服他了, 密謀打劫的呂氏一門連同賓客會輕易被曹操殺出一條血路? 個人對魏書的記載是相當持疑的,若以郭頒、 孫盛的記載對照, 疑心病發作是極有可能也相當符合曹操個性,王沈替曹操隱諱的可能性極高 -- 陳某《火鳳燎原》 繁衍的確是一件奇妙的事 越早得到的幸福 越是滅亡的源頭 越早得到的痛苦 卻是成就的衛士 -- ※ Origin: 臺大電機 Maxwell 站 ◆ From: ppp-218-32-150-6.KH.sparq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