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ge317 (望斷天涯)》之銘言: : 前文刪... : : 這裡的時間點有點問題 : : 根據武帝本紀曹操於建安四年八月進軍黎陽 九月回到許昌並分兵守官渡 : : 十二月曹操親自到官渡 : : 建安五年一月曹操先回師打垮劉備 然後迅速回到官渡 : : 二月的時候袁紹大軍開始南下 袁紹的中軍到黎陽 分兵圍白馬 : : 四月 曹操先擊破顏良於白馬 再擊敗文醜於延津附近 : : 之後袁紹進軍陽武 曹操回到官渡 雙方展開對峙 : : 八月的時候袁紹主力直接壓迫官渡的曹軍 : 依資治通鑑 袁紹大軍進逼官渡的時間是九月 不知道八月的說法是出自何處 請不吝指教 武帝紀 : : 能否請教七月這個時間點的推論? : : 根據孫盛的說法則應該是在四月被刺殺 請問孫盛此說法的根據?可能是在下疏忽,看漏孫策死亡的時間點。 : 不好意思 看資治通鑑沒看清楚 不過我的意思是七月"前" 也沒有錯太多 : : 對於這裡的說法小弟我比較保守 或者說對於曹操來說確實主力大部分在官渡 : : 因此要說成曹操與袁紹對峙於官渡其實也不能說是有錯 : : 況且孫策有意襲擊許都不只孫策本傳有提到 郭嘉傳也有提到 : : 連武帝本紀也提到說:" 孫策聞公與紹相持,乃謀襲許,未發,為刺客所殺。" : 重點是孫策本傳和郭嘉傳在有意襲擊許都的前面 都加了"相拒於官渡" "相持於官渡" : 的字眼 依孫盛合情合理的解釋 可以證明這是後人偽作的史料 而魏武帝本紀的記載 : 又一向較列傳疏漏 "乃謀襲許"的可信度自然要打上一點折扣(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鑑 : 就因此不採孫策襲許的說法) 不過史料的可信度雖然打了折扣 「相拒、持」或許只是用字比較概略性的表達,曹操實際上從建安四年年底就軍官渡 以下以《後漢書鄭玄傳》參考史書用字: (建安)五年春,.....,『時袁紹與曹操相拒於官度』, ......,其年(建安五年)『六月』卒,年七十四...... 可見「相持於官渡」並不侷限於短兵相接,應該是從曹操軍官渡、袁紹南下開始 另,郭嘉一事,以邏輯來看,不管郭嘉是否事先知情, 但仍不能斷言孫策必死及時間點,根本無法以邏輯解釋,郭嘉傳史料問題不少, 在下以前認為郭嘉事蹟多有灌水,近來以為或許用士氣論為另一解法, 畢竟曹操已經力有未逮,廣陵有陳登,汝南有李通,曹仁、滿寵也可以為援 固然可能難擋孫策鋒芒,但此刻與其擔憂孫策只是自亂陣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2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