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之銘言: : ※ 引述《[email protected] (豪氣干雲 )》之銘言: : > 大家指教的是,看了大家的指點迷津,覺得每個人都很有學問, : > 誰敢說羅貫中所寫的不是真的呢,只有陳壽寫的三國誌才是正 : 笨蛋, 因為陳壽寫的三國志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的藍本 : 哪有藍本寫的錯, 依據藍本掰的小說反而寫對的事? 應該說除了陳壽寫的三國志外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使用大量裴松之注的部份 而且比起來也許裴注比起陳壽三國志更文更接近三國演義的藍本 裴松之注三國志的目的 不外補闕備聞 考異明事 提供(裴自以為較正確)的歷史判斷 (關於第三點 可以看賈詡傳裡的陳壽筆和裴注 兩人觀點歧異 裴甚至認為賈詡因為人品過差 和二荀同傳是所比非類) 其中補闕這部份最珍貴 因為保留許多至三國演義成書時乃至現代 一些已經亡佚的史料 如江表傳 魏略等 拿江表傳為例子 陳壽應該是接觸得到這本書的 該書中周瑜寫信給孫權時說曹軍號稱八十三萬 實際不過十五六萬 但在三國志中陳壽就沒有引用這個數字 那可能是因為經過史家主觀裁量認為這數字不可靠 裴松之有時也會提供一些自己的見解 比方官渡他就覺得陳壽誇大了曹操的用兵 因為他認為如果雙方軍力比真是十比一 曹軍沒有能力守著本營 出兵偷襲 陣線打開又能與袁軍相持 這又是他的主觀裁量了 除了史家主觀裁量外 政治因素一直是中國史書不可不考慮的外在影響條件 皇帝是不能調閱史官所紀起居注的 (當然這各朝不同 不過大抵是昏君對史官怎麼說他並不在意 賢君不怕史官直書其事 聰明的暴君 史官通常會自己識相記些不痛不癢的) 但每個朝代剛建立就是要修前朝之史 好聽點是觀其得失以供察考 難聽點就是思想控制並警告仍想效忠前朝的人 現在已經改朝換代 也就是說 史書是有出版檢查的!  雖然四史都是私人所撰不是後來發展成的官修國史  但其中三國志應該可以算是有受到檢查的例外  史記因為開始是私下流傳算是比較不畏當朝  漢書因為作者本身就較為政治正確歌頌漢室  所以都較沒有引發官方的注意  但由於陳壽出身的蜀漢是被魏兼併的  而著書時的晉室 政權基礎是篡魏而來  加上大家也都知道司馬遷在史記裡把漢景帝與漢武帝修理得多慘  因此要將史書呈現給當政者並通過出版檢查  必須以曹魏為正統    但羅貫中受宋朝以來封建禮教進一步加強的影響  (宋承唐末五代之亂和外族侵凌之恥 特重君臣大義和華夷之防   因此有生殖器串連正統...說好聽點是姓氏和民族正統論)  傾向認定三國時以劉備的蜀漢為正統  因此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  採取大量對劉備有利對曹操不利的史料 : > 統嗎,那我們為什麼還看的這麼高興呢,豈不是違背了自己良心  看得高興的確和是不是有事實基礎是兩回事 -- 仰視著秋天的雲像春天的樹一樣向著高空生長著。 朋友們都健康,只是我想流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102.183